(一)《大漠之夜》的简介
《大漠之夜》通过刻画在沙漠中无怨无悔、艰难前行的骆驼形象,赞扬了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该作品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第一名和第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二)《大漠之夜》的结构分析
《大漠之夜》属于复三部曲式,其结构如图9-2所示。
图9-2 《大漠之夜》的结构图
(三)《大漠之夜》的排练
合唱指挥在对《大漠之夜》这首作品进行排练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1.引子的分析与演唱
引子的前四小节由钢琴在高音区演奏出的八度音型如夜幕中叮咚作响的驼铃,不仅营造出黑夜的空寂之感,而且使黑夜增添了一些神秘气氛。
在对引子进行演唱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男高音声部的哼鸣需控制与女中音的音色对比,尽量保持前面女中的位置与状态。
第二,后半部分Ⅳ声部连续两次渐强、渐弱处理时,可通过男低声的音量变化来调节合唱色彩的浓淡。
2.呈示部的分析与演唱
呈示部在钢琴伴奏的烘托下,男低声部唱出了模仿骆驼步履的旋律。整个乐段织体主要采用了声部叠入手法,而后半部织体由Ⅱ声部变为Ⅳ声部,前后乐句属、主落音的呼应,都使得呈示部变得更为完整。
在对呈示部进行演唱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对长音“澳”和“过”进行演唱时,需保持母音状态的稳定和共鸣腔的通畅。
第二,声部叠入前后应把握音色的统一性,在对色彩融合的“渐”进行体现时,尽可能用“淡入”或“渗入”。
3.连接段的分析与演唱
连接段的伴奏声部在原有基础上采用了分解和弦的织体形式,歌词也简略为“啊,骆驼”三字,这两处微妙的变化使音乐情景由对行进在沙漠中的骆驼的描绘转为发自内心地赞美骆驼。
在对连接段进行演唱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进入声部时,必须要保证音色、音程能自然、平稳地进行衔接。
第二,三个声部进入时,要切实注意音量的递进变化,以形成与展开部f力度的自然过渡。
4.展开部的分析与演唱
展开部的第一乐段钢琴伴奏高声部采用了抑扬格式的节奏型,增强了音乐内在的动力性,而合唱织体Ⅳ声部与声部的巧妙衔接,形成了合唱色彩的浓淡变化,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二乐段的节奏拉宽,钢琴伴奏采用引子部分模仿驼铃声的织体音型,每一乐句的旋律线条呈弧形,从而将憧憬生活的骆驼翻过座座高山、走向前方的情景展现在观众面前。(www.xing528.com)
在对展开部进行演唱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第一乐段中,男低、男高声部演唱“跋涉”二字时,可用很强的力唱出轻而不虚的声音。
第二,第二乐段的乐句采用渐强、渐弱的处理方式,男、女声相互转换时要自然,不要有音量、音色上的断裂。
5.间奏的分析
94-101小节属于间奏,它是展开部情绪的进一步延伸,后两小节进一步渲染了再现部的意境。
6.再现部的分析与演唱
再现部包括了A段和扩充段,A段的结尾处,在钢琴密集伴奏织体的推动下,合唱音响不断渐强,预示了全曲最高潮的来临。
在对再现部进行演唱时,应特别注意合唱音响从mp到f的渐强,同时低声部在渐强时要逐渐增加胸腔的共鸣与音量。
7.扩充部的分析与演唱
扩充段的调性由前面的a自然小调转入a和声小调,明亮的大三属和弦,为全曲带来刚劲有力的阳光色彩,结尾音调“”的贯穿,使全曲的统一性得到加强。
在对扩充部进行演唱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声部应有明确的分句。
第二,声音强而不炸,具有内在推动力。
第三,长音演唱时需稳定、准确,忌有滑音。
8.尾声的分析与演唱
尾声力度的回落,实际上是引子材料的缩减再现,即让情景逐渐回到引子的意境,驼队逐渐在黑夜中消失了。全曲由柔和的a自然小调开始到较明亮的a和声小调结束,暗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一定会到来。
在对尾声部进行演唱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气息稳定地演唱长音,最后的长音可采用循环呼吸。
第二,四个层次须有明显的力度变化。
(四)《大漠之夜》的指挥
合唱指挥在对《大漠之夜》进行指挥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板速度、抒情流畅,动作以线条为主,线中含点。
第二,注意声部进与收的预备。
第三,注意不同乐句主动拍与跟拍的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