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唱指挥排练准备工作-合唱指挥艺术

合唱指挥排练准备工作-合唱指挥艺术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唱指挥排练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做好排练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合唱指挥需要进行的排练准备工作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合唱指挥就能够明确如何对合唱作品进行处理与表现。合唱指挥在对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合唱指挥只有深入地体会分句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表达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对该合唱作品进行指挥。

合唱指挥排练准备工作-合唱指挥艺术

合唱指挥排练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做好排练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合唱指挥需要进行的排练准备工作有三个方面。

(一)熟悉合唱作品

合唱指挥在进行排练前,必须要对合唱作品进行熟悉,这有助于合唱指挥更深刻地理解合唱作品,从而对该合唱作品的指挥奠定基础。而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熟悉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合唱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第二,合唱作品运用了哪种形式。

第三,合唱作品有怎样的特点。

第四,合唱作品的创作者所运用的音乐表现手法,包括节奏、曲体、和声、记号等方面。

(二)分析合唱作品

合唱指挥在进行排练前,除了要熟悉合唱作品,还必须对合唱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对其风格、歌词、音乐、创作手法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合唱指挥就能够明确如何对合唱作品进行处理与表现。具体来说,合唱指挥应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合唱作品的分析。

1.合唱作品的风格分析

(1)合唱作品风格的表现

合唱指挥在拿到其要指挥的合唱作品之后,首先应分析该合唱作品的艺术风格。这是因为,合唱指挥只有准确把握住合唱作品的艺术风格,才有可能表现出合唱作品的真正内涵。

在这里,以冼星海的合唱套曲《黄河大合唱》为例,具体说明合唱指挥准确把握合唱作品艺术风格的重要性。该曲子由七个段落构成,而且每一段落的演唱风格是不同的。比如,《黄河船夫曲》(例9-1)开始部分的急板乐段与中部的广板乐段在演唱风格上就有较大的差异。在唱急板乐段时,需要对船夫们与惊涛骇浪做斗争的场景进行生动地艺术性再现,因而需要运用硬起声的演唱风格,表现出呐喊般的紧张情绪。而当唱广板乐段时,应运用软起声和轻声的歌唱风格,以便将船夫们在与惊涛骇浪作殊死斗争后疲惫且安然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两种演唱风格的转变,既能够使歌曲形成多样化的表现风格,也能够调整听众绷紧的神经,从而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9-1:《黄河船夫曲》(节选)

(2)合唱作品风格的影响因素

合唱作品的风格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以下几个:

第一,体裁。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体裁在与合唱艺术相结合时,会演化出多样化的合唱风格。作曲家在创作合唱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将其所采用的体裁的特征融入其中。因此,借助于这些体裁特征,合唱指挥就能够大致把握合唱作品的风格。从这一角度来说,体裁是影响合唱作品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题材。题材也会对合唱作品的风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合唱作品的题材单一,其风格也会相应呈现出单一性特点。不过,很多合唱作品并不会采用单一的题材,而是对多种题材进行交叉运用,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因此,合唱指挥通过合唱作品中所涉及的题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把握,就能够大致把握该合唱作品的风格。

第三,民族文化。在合唱作品风格的影响因素中,民族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不同的民族在民俗、民风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而这必然会影响到合唱作品的风格。就我国来说,目前已发现有23个民族创作并传承着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民歌合唱。合唱指挥通过对这些民歌合唱中所涉及的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就能够把握其风格。从这一角度来说,民族文化也是影响合唱作品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2.合唱作品的歌词分析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分析时,歌词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合唱指挥在分析合唱作品的歌词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合唱作品歌词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

创作者在创作合唱作品时,通常会融入一定的情绪。而合唱指挥要想把握合唱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必须要知道合唱作品的主题思想。由于合唱作品的主题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歌词表现出来的,因此合唱指挥通过分析合唱作品的歌词便能得出其主题思想。

在这里以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为例,对合唱指挥如何通过分析歌词来把握合唱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详细分析。合唱指挥在对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之际。透过这一时代背景,就可以明确该作品的主题是让人们在铭记过去的同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要更加热爱祖国和共产党。合唱指挥把握了这一主题思想,就可以明确该作品的情绪了,即庄严、自豪、歌颂。

(2)对合唱作品歌词的形式进行分析

合唱指挥在分析合唱作品的歌词时,歌词的形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歌词的形式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歌谣体;另一种是新诗体。一般来说,民歌以及一些小的歌曲中,歌谣体是最为常见的歌词形式。它所具有的短小精悍、爽朗明快等特点,使其更容易被群众认可和接受。新诗体在用字方面是比较自由的,能够更为细致、深刻地描写事物或景物。合唱指挥在明确了合唱作品歌词的形式后,便能进一步把握该作品的曲式,继而明确如何更好地处理与表现该作品。

(3)对合唱作品歌词的词与句法进行分析

在对合唱作品歌词的词与句法进行分析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对歌词中涉及的实词与虚词进行分析。在合唱作品的歌词中,实词与虚词都是必然会出现的。这些所说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而虚词主要包括连词(如和、因为等)、介词(如当、把等)、副词(如都、还等)、叹词(如啊、哎等)等。由于实词有具体的意义,因而在演唱时宜稍加强调;而虚词通常不具有明确的含义,因而在演唱时不宜过于强调。

第二,对歌词中涉及的叠字与衬字进行分析。在合唱作品的歌词中,叠字与衬字也是经常会出现的。它们在句中虽不占有中心的位置,但在作品的情绪表达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对合唱作品歌词的词与句法进行分析时,也要重视叠字与衬字的分析。软溜溜、泪汪汪等就属于叠字,其能够形象地对声音进行描摹,或是对动作进行表现,还有加强语言声调的功能。呀、哪等就属于衬字,起着衬托作品情绪的作用。若是所衬托的作品情绪是欢乐的,就要唱得轻快一些;若是所衬托的作品情绪是悲痛的,就要唱得沉重一些。

第三,对歌词中分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合唱作品的歌词中,上句与下句之间通常会有紧密的联系。合唱指挥只有深入地体会分句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表达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对该合唱作品进行指挥。

(4)对合唱作品歌词的声韵进行分析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的歌词进行分析时,声韵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通常来说,歌词为了表现其音乐性和艺术性,需要重视声韵问题,即要正确地表达声韵的轻重与高低的变化。

“双声叠韵”在歌词中的出现是十分频繁的,在对其进行演唱时,应力求唱出圆润的效果。

3.合唱作品的音乐分析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分析时,合唱作品的音乐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而合唱指挥在分析合唱作品的音乐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合唱作品的节奏进行分析

对于每一首合唱作品来说,节奏是其灵魂。通过对合唱作品的节奏进行分析,可以把握音乐的连贯性、规律性、变化性与组织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领悟合唱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合唱指挥在分析合唱作品的音乐时,必须重视对节奏的把握,并要注意在指挥过程中将作品的节奏准确地表现出来。

(2)对合唱作品的速度进行分析

对于合唱指挥来说,将合唱作品的速度准确地指挥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合唱指挥必须重视对合唱作品的速度进行分析。音乐中所使用的速度大致来说有两类:一类是快速度;另一类是慢速度。不过,在快、慢两种速度的基础上还能演化出一些其他的速度,如小快板或小慢板、中等速度、极快速度与极慢速度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唱作品中,极快速度与极慢速度是很少会出现的,因为其很容易使演唱者的气息、吐字、发音等受到限制。

合唱指挥对合唱作品的速度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选择适合合唱作品演唱与指挥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合唱指挥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的速度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歌词的内容及其要表达的情绪。歌词的内容影响着歌曲要表达的情绪,而歌曲的情绪决定着歌曲的速度。因此,合唱指挥必须以歌词的内容以及歌曲要表达的情绪为基础对合唱作品的速度进行选择。

第二,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的速度进行选择时,必须考虑到合唱作品的风格与背景等。只有这样,合唱指挥才能引导合唱团员在演唱中表现出当代人的精神风貌。

第三,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的速度进行选择时,应确保所选择的速度能够与合唱团的能力相适合,并能够使合唱团自然地进行表演。为此,合唱指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乐句中有很多的音和字,同时乐句需要唱出圆连的效果时,演唱的速度应适当减慢,以确保演唱者能够唱清楚;二是当乐句有较大跳动的音、有较大变化的节奏以及较困难的音程与转调时,演唱的速度应适当减慢,以确保演唱者能够唱准音;三是当乐句遇到长音时,演唱的速度应适当加快,这对于保持乐句和感情的连贯具有重要的作用;四是当乐句为重复句时,要注意在演唱速度上体现出对比变化,以便重复句表现得更为生动。

(3)对合唱作品的力度进行分析

合唱作品的力度,也就是合唱作品中音乐的强弱。一般来说,合唱作品中的节拍形式就规定了音乐的强弱关系。不过,在确定音乐的强弱关系时,也可以不完全遵照节拍,而是在原作节拍的基础上,以歌曲的内容为依据,对合唱作品的力度进行适度改变。而合唱指挥对合唱作品的力度进行适度改变,能够帮助听众更深刻地理解合唱作品,从而确保演出取得理想的效果。

(4)对合唱作品的和声进行分析

有不少合唱作品在对某一形象进行表现时,除了会借助于曲调,还会借助于和声(或伴奏部分)。因此,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分析时,绝不能忽视对和声的分析。即使指挥一首齐唱曲,也应重视从曲调中寻找和声关系,以更深刻地把握合唱歌曲。在此基础上,合唱指挥就能明确何处该突出哪一个和弦,从而保证演出的效果。

(5)对合唱作品的曲式进行分析

合唱作品的曲式有很多,但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小型曲式,如一部曲式、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等;另一类是大型曲式,如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套曲曲式等。

在这里以《歌唱祖国》为例,对合唱作品的曲式进行深入分析。该歌曲属于三段体曲式,每个乐段的终止都是主音“dol”,但略有变化;第二段的曲调与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调在节拍强弱上存在对比,即第二段的曲调从强拍开始,而第一段和第三段曲调从弱拍开始;第三乐段是对第一乐段曲调的重复。从整体来说,整首曲子首尾呼应,将对祖国的热爱与歌颂表现得极为生动。

合唱指挥在准确地掌握了歌曲的曲式结构以及音的组织特点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艺术处理了。同样以《歌唱祖国》为例,为了使歌曲的中段与其前后段落呈现出更多的对比变化,可以采取让全体的女声演唱中段的第一段歌词,让全体男声演唱中段的第二段歌词,让男、女声统统来演唱中段的第三段歌词。这样做,能够使歌曲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6)对合唱作品的转调进行分析

音乐在转调的影响下,能够产生更为丰富的色彩变化。而要真正明了因转调所产生的情感作用,也必须充分认知歌词的内容与旋律

(7)对合唱作品的高潮进行分析

在一首歌曲中,情绪的集中点便是高潮。同时,高潮也是最能体现歌曲意义的地方。为了对歌曲的高潮进行突出,要将其前后的某些字句唱得隐蔽些,同时指挥动作应有一定的节制。而要突出歌曲的高潮,首先要找出高潮的位置所在。一般来说,最能代表和概括歌词中心思想的那个句子便是高潮。

(8)对合唱作品的句法进行分析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分析时,对句法的分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而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的句法进行分析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深刻认知乐句的组成及其含义,以便在此基础上确定与此相适应的歌唱呼吸方法。比如,对于具有深层含义的乐句,要想正确地表情达意,必须要确保呼吸是平稳的,不能是急促的。

第二,为了对前后句的关系进行区分,各个乐句的最后通常会有间断的感觉。与此相适应,歌唱的呼吸也要有相应的停顿。

(9)对合唱作品的创作方法进行分析

创作方法也是合唱指挥在进行合唱作品分析时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就当前来说,合唱作品的创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移位法,如以前2小节为基础而发展出后2小节,区别在于后2小节的音位度和情绪表现更为明朗。

第二,省略法,如为了保证乐曲的连贯性和歌唱性,在后2小节中将前2小节的音省略。

第三,重复法,如在乐曲的后面对前面的一小节音乐片段进行重复,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加强音乐口语化的作用。

第四,增时法,如在增长前一小节各音时值的基础上形成后2小节,这有助于增强情绪的号召力与亲切感。

第五,减时法,如在缩短前2小节各音时值的基础上形成后一小节,这有助于歌颂、欢呼等情绪的表现。

第六,扩张法,如保持2小节的第一音不变,而后一小节的第二音与第一音之间形成更大的距离,这有助于欢腾、热烈等气氛的表现。

第七,约缩法,如保持各小节的第一音不变,渐次缩小各小节的第二音与第一音之间的距离,这可以使表情显得较为紧凑。(www.xing528.com)

第八,转回法,如前后小节的各音成反向进行,这有助于愉快气氛的表现。

第九,倒转法,如将前一小节的各音倒转移位而形成后一小节,这有助于歌颂美好的生活。

4.合唱作品的伴奏分析

合唱作品的伴奏有着多样化的类型,只有明确了合唱作品伴奏的类型,才能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从而确保合唱指挥取得理想的效果。概括来说,合唱作品的伴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背景式伴奏

背景式伴奏又可以细分为两类,即音型式伴奏与和声式伴奏。其中,音型式伴奏在合唱中应用广泛,有时一个乐段甚至整个乐曲都使用一个音型。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合唱指挥往往容易忽略伴奏的小音符,而造成“吃”拍子,继而影响作品的表现效果。和声式伴奏在节奏与和声的变化中,能够使音乐的情绪逐渐加强,继而引入紧张的气氛。

(2)对比式伴奏

对比式伴奏能够与歌声形成对比,从而对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进行反衬。舒曼的《茨冈》中,就运用了对比式伴奏。

(3)支持式伴奏

支持式伴奏可以给演唱以和声与织体上的支持,它既可以给合唱声部以和声上的补充,增强和声的力量,又充分发挥乐器音域宽广、低音强、音响厚的优势。器乐与声乐的音响不同,具有互补性,在音色上取长补短,但无论如何,伴奏一定要注意与合唱的平衡。

(4)渲染式伴奏

渲染式伴奏可以使合唱作品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比如,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码头工人》采用了钢琴伴奏,而且钢琴伴奏运用了二度音程、装饰音、刮奏等手法,模仿儿童活动所发出的声响,塑造出儿童天真、活泼的形象。

(三)处理与改编合唱作品

1.处理合唱作品

(1)处理合唱作品的重要性

合唱指挥对合唱作品进行精心的处理,可以使合唱作品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因此,有经验的合唱指挥往往会借助于一些独特的指挥手法,如速度变快或变慢等,或是将合唱作品的思想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或是将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刻画地更为感人。

(2)处理合唱作品的表现

合唱指挥对合唱作品的艺术处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演唱的形式对原作的确定性认识;二是合唱指挥通过再创作赋予作品的新设计。这两方面内容的巧妙结合,能够使合唱作品的表达更具音乐个性。

(3)处理合唱作品的原则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处理时,必须切实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处理时,必须忠实原作。所谓忠实原作,就是合唱指挥在对原作进行分析时,必须采取认真的态度,尊重原作,准确理解、把握原作的基本思想、情感、节奏、风格、力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原作进行艺术再创作,以便原作能够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第二,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处理时,所有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措施等都必须是可以操作的。只有这样,合唱作品的处理才能够实现,合唱作品也才能以更好地面貌展现出来。

2.改编合唱作品

合唱指挥在进行排练之前,在某些时候还需要进行合唱作品的改编。改编合唱作品,对原曲的选取有一定的规律,不过这种规律具有模糊性质,大约是原曲应当具有一定的合唱性格,有发挥声部特色的可能性。

(1)改编合唱作品的形式

①改编单旋律的歌曲、民歌、器乐曲

合唱指挥在面对单旋律的歌曲、民歌、器乐曲时,通常要将其改编为合唱作品。合唱指挥在改编这类合唱作品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有效的形式:

第一,将单旋律的歌曲、民歌、器乐曲改编为二部合唱。二部合唱既包括同声二部合唱,也包括混声二部合唱,还包括男、女声二部合唱。

第二,将单旋律的歌曲、民歌、器乐曲改编为三部合唱。三部合唱基本上都是同声三部合唱,当然Ⅲ声部混声合唱也是存在的。三声合唱与二部合唱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即二部合唱里的Ⅰ声部可以分为三部合唱中的Ⅰ声部和Ⅱ声部;二部合唱里的Ⅱ声部可以分为三部合唱中的Ⅱ声部和Ⅲ声部。

第三,将单旋律的歌曲、民歌、器乐曲改编为四部混声合唱。在所有的合唱类型中,四部混声合唱具有最为多样的音色、最为宽广的音乐和最为丰富的表现力。此外,四部混声合唱通常由男、女高音和男、女低音四个声部构成,其具体的结合方式有四种:一是四个声部各自演唱独立声部;二是由两个声部(如女高音和女低音,男高音和男低音,女高音和男高音,女低音和男低音)一起演唱主旋律或同节奏Ⅱ声部,另外两声部唱伴唱声部;三是某Ⅰ声部演唱主旋律,其他Ⅲ声部组合在一起演唱伴唱声部;四是Ⅳ声部同节奏演唱。

②改编四部混声合唱作品

在对四部混声合唱作品进行改编时,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将四部混声合唱作品缩编为Ⅱ声部合唱作品;二是将四部混声合唱作品缩编为Ⅲ声部合唱。

(2)改编合唱作品的构思

在改编合唱作品时,合唱指挥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进行整体性的改编构思。在这里以四部混声合唱形式为例,对合唱作品改编的构思进行详细分析。

①演唱主旋律声部的安排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改编时,必须要安排好演唱主旋律的声部。合唱指挥在改编合唱作品时,若是要改编的合唱作品已经有明确的主旋律,则需要对主旋律所属的声部进行判断;有些旋律有着较强的兼容性,可以由各个声部演唱;而有些旋律的兼容性是比较差的,只能由某一个声部演唱。合唱指挥在对演唱的主旋律声部进行安排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方面。

②合唱形式的安排

合唱指挥在改编合唱作品时,合唱形式的安排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里所说的合唱形式,主要存在两种常见的情况:一是全曲属于的单一的声部合唱,既可以是单一的二部合唱,也可以是单一的三部合唱,还可以是单一的四部合唱;二是全曲属于多声部的合唱,但可以将某些乐句或乐段安排由某Ⅰ声部或某Ⅱ声部演唱。比如,在合唱演出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演出一开始是一个人领唱或是一个声部演唱,之后会逐渐增加演唱的声部,在演出要结束时,声部逐渐减少。

③合唱织体的安排

单声部齐唱或独唱、同节奏合唱、长音伴唱、音型伴唱、复调性合唱等,都归属于合唱的织体。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改编时,需要在深刻分析原曲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该合唱作品的织体,可具体到某些乐句或乐段所适合的织体。在此基础上,合唱作品的改编才可能获得成功。

④合唱曲式的安排

对合唱的曲式进行合理安排,也是合唱指挥进行合唱作品改编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改编合唱作品不需要对原曲的结构进行改变,只需要重新编配合唱的形式与织体即可。不过,对于原型较短的歌曲的改编,则需要对其原有的结构进行扩展。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具有“分节歌”结构的原曲的改编。所谓具有“分节歌”结构的曲子,就是一段旋律有多段歌词的曲子。在对这样的曲子进行改编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对分节歌的每段歌曲都配上不同的音色和织体,这对于歌曲内涵的扩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瞿希贤的《乌苏船歌》便采用了这种改编形式。

第二,在合唱作品中加进引子或者尾声,这对于歌曲的意义的拓展也有一定的作用,陈国权的《东方之珠》便采用了这种改编形式。

第三,在合唱作品中加进类似ABA三段式的中段,孟卫东的《掀起你的盖头来》便采用了这种改编形式。

第四,在合唱作品中对节奏进行改变,张义达的《猜调》便采用了这种改编形式。

⑤合唱转换调性的安排

合唱指挥在改编合唱作品时,也需要考虑是否进行调性转换。借助于调性转换的手段既能够为某些声部选择恰当的音区,也能够形成音乐的对比,因而合唱指挥也经常运用这一手段来改编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在改编时便运用了这一手段,从而使歌曲的情绪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⑥派生旋律的安排

合唱指挥在改编合唱作品时,也需要考虑是否从原曲中派生旋律。事实上,从原曲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旋律既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此外,从原曲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旋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原曲旋律的基础上写作一个派生曲调,并构成一个段落。

第二,当原曲的主旋律在中、低音声部时,在高音声部出现同节奏的既是和声又有旋律意义的派生曲调。

(3)改编合唱作品的方法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改编时,可以借助于以下几个有效的方法。

①节拍变化法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改编时,节拍变化法是一种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所谓节拍变化法,就是将原曲的节拍进行变化、发展。在运用节拍变化法改编合唱作品时,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将节拍变化作为作品发展的高潮,陈国权在对《龙船调》进行改编时,最后高潮部分的节拍便由原来的2/4节拍改为了3/8节拍。

第二,将节拍变化作为作品的独特风格,张义达在对《嘀哩嘀哩》进行改编时,为了展现出这首作品的特色,便采用了5/4节拍的音型为主节拍的旋律伴唱。

第三,将分节歌的某段变化节拍作为对比的中段,朱良镇在对《大中国》进行改编时,将一段旋律放慢一倍,成为4节拍,并使其成为这首歌曲的中段。

②展开法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改编时,也经常会运用展开法。所谓展开法,就是展开性地进行合唱改编。这种合唱作品的改编方法在作曲技巧上比较复杂。以《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来说,其原本只有一段,杨余燕在对这首作品进行改编时,将其扩展为四个段落,而且四个段落的合唱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具体来看,第一段齐唱E大调,而第二段便转变了调性,为B大调,开始是三声部合唱,女高、女低和男声,男声唱主旋律,女高、女低唱旋律性背景,在歌词“向着法西斯开火”后,女声演唱自由卡农。在歌词“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后,四声部同节奏合唱,另由四名女高音唱旋律性背景。第三段四个声部按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女高音依次进入,这是隔一小节的自由卡农写法,其中,女低音和男低音是唱主旋律的卡农,女高音和男高音是唱音区较高的派生旋律的卡农。第三段后有一个宏大的间奏,调性从F大调转回到E大调,放慢速度进入全曲高潮,即第四段。第四段放慢速度,四声部同节奏唱主题,在歌词“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处,节奏先放慢一倍,后回到原节奏,逐渐积累,最后强有力地结束。

例9-2:《团结就是力量》(节选)

牧虹词

卢肃曲

杨余燕编合唱

③兼容法

合唱指挥在对合唱作品进行改编时,兼容法也是一种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所谓兼容法,就是将两个以上的不同歌曲兼容在一首改编的合唱里。《救亡进行曲》便是一首典型的运用兼容法改编而成的合唱作品,歌曲一开始是对原歌曲进行齐唱,之后在B大调上进入四声部合唱,其中主旋律由男声演唱,女声则演唱作为背景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主题片段。这样的合唱作品改编方法,使该作品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