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唱指挥来说,图式与动作的关系是其必然要面对的。图式与动作的关系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具体如下。
(一)少—多—少的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指挥来说,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经过一个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个“少”字是指初学阶段,在这一阶段,合唱指挥的主要任务是对合唱以及指挥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与掌握。不论是仍处于求学阶段的未来指挥,还是在实践工作中锻炼的指挥,其理论基础都是比较差的,具体的表现是与指挥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多且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指挥经验缺乏,不知道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来更好地开展合唱训练。合唱指挥要想转变这一情况,必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即对与合唱、指挥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消化与吸收,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融合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看,即对别的指挥的排练过程进行观察与模仿,以学到多样化的、灵活的指挥手段与排练方法。
指挥在打好了理论基础、有了独立作战能力后,就可以逐渐跨入第二个“多”字的阶段。合唱指挥在这一阶段,通常会经历较长的时间。同时,合唱指挥在这一阶段以工作为主,不仅能够接触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音乐作品,而且能够在排练和演出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指挥技能,学到新的指挥手法,获得丰富且多样化的指挥经验。在此基础上,合唱指挥便能够逐渐成为经验丰富、动作熟练的指挥了。
指挥在经过第二个“多”字阶段而逐渐成长为熟练的指挥后,就需要对自己多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找出自己工作中积累的积极经验以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指挥就能够明确自己接下来的学习与工作重点,以及如何能促进自己的指挥技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如此一来,指挥便能够进入第三个“少”字的阶段了。这一阶段是指挥不断进行自我提高的阶段,也是指挥走向成熟的阶段。对于任何一个指挥来说,这一阶段都是其努力要进入的一个阶段。
(二)大与小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大与小的关系,是针对指挥动作的幅度而言的。大与小是对立统一的,而且两者之间是相对的。一般来说,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合唱团的人数影响着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
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会受到合唱团人数的影响。具体来看,当合唱团的人数较多,达到上百人甚至几百人时,为了使所有的合唱团员看清指挥的动作,这时指挥动作幅度相对要大、要开阔。反之,合唱团人数较少,只有二三十人的情况下,指挥就没有必要做很大幅度的动作,否则会给人以夸张之感。
2.合唱作品的表现影响着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
合唱作品的表现需要,也是影响指挥动作幅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合唱作品要表现的情绪是磅礴、辉煌且有气势的,那么要有相对大一些的指挥动作,而且指挥动作必须要有一定的力度;当合唱作品要表现的情绪是细腻、柔和且舒展,那么指挥动作的幅度要相对小一些,而且指挥动作应轻柔一些。
3.指挥的身材条件影响着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
指挥的身材条件,对其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指挥应依据自身的身材高矮、胖瘦来设计指挥动作的大小。指挥者若是身材比较高大,则要适当地向下、向内收缩指挥的动作幅度;指挥者若是身材比较矮小,则要适当地向上、向外扩展指挥的动作幅度;指挥者若是身材比较胖,则指挥动作的幅度要相对小一些;指挥者若是身材比较瘦,则指挥动作的幅度要相对大一些。
总的来说,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并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上面提到的合唱团的人数、合唱作品的表现需要、指挥的身材条件等。此外,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应与音乐的发展需求相符合,并能够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音乐演进过程中音调、音量、节奏等的变化。总之,指挥必须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三)刚与柔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刚与柔的关系,是针对指挥的线条与手上的动作而言的。刚,指的是合唱指挥的线条与手上的动作应是有力的、激烈的;柔,指的是合唱指挥的线条与手上的动作应是温和的、不强烈的。需要注意的是,合唱指挥的线条与手上动作的刚与柔是相对而言的。此外,合唱指挥在确定指挥线条与手上动作是刚还是柔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唱作品的风格是怎样的。(www.xing528.com)
第二,合唱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第三,合唱作品的节奏是怎样的。
在此基础上,合唱指挥就可以确定是使用刚的指挥手势还是柔的指挥手势。
在这里,以合唱作品《怒吼吧,黄河》为例,对指挥手势的刚与柔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曲子的一开始,为了突出黄河的宏伟气势、表现愤怒的情绪,指挥手势必须是刚的。而在曲子的中间,有一段表现的是对痛苦的回忆,此时指挥手势应是柔和的,以便将痛苦的情绪表现出来,更好地感染听众。
总的来说,合唱指挥必须从合唱作品的内容出发,恰当地选择并运用指挥手势的刚与柔,该刚则刚、该柔则柔,从而更好地将合唱作品表现出来。
(四)快与慢的关系
对于指挥来说,快与慢是一个乐感问题。任何一个指挥者要想胜任指挥工作,都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乐感。
音乐是一种对时间进行展示的艺术,而在音乐之中,居于组织和主导位置的是节奏。也就是说,音乐必须要有节奏。比如,一首音乐作品包括十个小节,而且每一个小节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合唱指挥在对这首音乐作品进行指挥时,不管每一小节的力度有怎样的变化,都必须确保速度是相同的。又如,一首音乐作品包括五个小节,而且小节之间在速度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渐快或渐慢的速度变化,那么合唱指挥在对这首音乐作品进行指挥时,必须将这一变化拉得非常均匀,以免听众听起来不舒服。
总的来说,合唱指挥必须要重视培养自己的乐感,以便能够有效地掌握渐快、渐慢,继而准确地表达出合唱作品的价值。
(五)带与跟的关系
带与跟的关系,是针对指挥在合唱排练和演出时所运用的指挥方法而言的。其中,带是带领、带动、引导的意思;跟是跟随、跟着的意思。带与跟的关系,主要出现在合唱指挥对合唱团的演唱进行指挥的过程之中。具体来看,合唱指挥在合唱作品的演唱速度、演唱力度、演唱节奏等方面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地意识到这一情况,并要主动、果断、准确地带领合唱团员将合唱作品的音乐变化、感情变化等表现出来;而合唱指挥在合唱作品的音乐持续平稳地进行,演唱速度、演唱力度、演唱节奏等方面未有较大的变化时,就要主动地跟着合唱团员的演唱。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合唱指挥在跟随合唱团员的演唱时,应冷静、细致地聆听合唱团员的演唱情况,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过指挥动作进行纠正。总之,合唱指挥在面对合唱团的演唱时,该带则带,以免合唱团员的演唱无法实现步调的一致以及音量、音准等的和谐;该跟则跟,以免指挥自己手忙脚乱,指挥效果也不理想。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首作品来说,指挥应有幅度、有气势地将勇往直前的情绪通过动作的夸张将它带出来,用这六个同音进行的音符和三个向前,通过大幅度渐强的手势,表现出解放军威武雄壮的英雄形象;要将上行的旋律逐渐推向高潮,那么手上的肌肉就要从松弛到紧张,图形从小到大推向最强音的直字上去,这种带法就是从感情需要出发而带的。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跟与带就是要指挥处理好自己在合唱排练和演出中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以便合唱作品能够呈现出最佳的效果。
(六)粗与细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粗与细的关系,是针对指挥的排练方法而言的。合唱指挥在面对新作品的试唱或试奏时,首先要粗线条地将新作品浏览一遍,然后在指挥的过程中只是给个速度和起拍,既不提出具体的演唱或演奏要求,也不在发现演唱或演奏的错误时中断排练,还可以不打拍子。这样做,是为了让演唱者和演奏者能够对新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当合唱指挥在进行作品的第二遍指挥时,就要让演唱者和演奏者按照作品标记的速度、力度以及表情符合进行演唱或演奏。在这一过程中,合唱指挥要注意打着拍子带领大家试唱、试奏。当合唱指挥在进行作品的第三遍指挥时,必须遵循指挥的案头工作以及确定的排练步骤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指挥可以集中于某一局部进行排练,集中突破一两个重点。当这三遍结束之后,第一次的排练就完成的。至于这次排练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接下来的第二次、第三次排练中进行解决。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从第二次排练开始,必须要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而且排练时既要准确又要细致,以确保切实完成排练任务。
对于合唱指挥来说,在对粗与细的关系进行处理时,必须要避免以下两种不当行为:一是指挥在每一次的排练过程中都不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很容易导致大家对排练产生厌烦情绪;二是指挥在拿到作品后,不重视让大家对作品形成整体的印象,而是一开始就细抠作品,这很容易导致大家无法准确、全面地理解作品。因此,指挥在排练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粗与细的关系,以便在引发合唱团员排练兴趣的同时,提高排练的效率与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