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团在开展训练活动时,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在训练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
(一)合唱训练场地的要求
合唱训练的场地既影响着音响反射,也决定着声场的优劣。因此,在开展合唱团训练时,必须要遵循合唱训练场地的要求。一般来说,理想的合唱训练场地应有助于合唱团员形成共振感。为此,在选择合唱排练场地时,应尽可能选择无论演唱时使用多大的力度但产生的回声都很少的木质材质的场地。
在选择合唱训练的场地时,除了要关注场地的材质,还必须考虑到场地的大小。以人均2.5~3平方米的面积计算场地大小,如20~30人的室内合唱团的训练场地不能少于60平方米,50~60人的音乐会合唱团的训练场地不能小于150平方米,80人的歌剧合唱团的训练场地不能小于200平方米。
(二)合唱声音的要求
合唱的整体声音质量,会受到各个声部的声音质量的影响。而各个声部的声音质量,与声部中每个人的声音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合唱团体中每个人的声音质量会直接影响合唱的整体声音质量。这就决定了,合唱团的训练必须要遵循合唱声音的要求,更确切来说是每个合唱团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合唱声音要求。关于合唱声音的要求,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1.合唱声音的一般要求
合唱声音的一般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合唱团员在演唱时,要掌握好气息的运用,以确保所发出的声音是圆滑的、饱满的、具有共鸣的。
第二,合唱团员在演唱时,要做到高音明亮、中音宽厚、低音坚实。
第三,合唱团员在演唱时,要尽可能保持较为宽广的音域,以便能够发出色彩纯净的、具有较强可塑性和穿透力的声音。
第四,合唱团员在演唱时,要能够自如地对声音的张弛进行控制,而且能够自如地进行声音变化,如声音变强、声音变刚等。
第五,合唱团员在演唱时,无论面临怎样的情况,都要注意声音色彩和共鸣的合理运用。
2.合唱声音的特殊要求
对合唱表演的声音要求,既有一般要求,也有特殊要求。这是因为,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必须以集体而不是单个的人为表演主体。这就决定了合唱表演必然会对合唱团员的声音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而为了突出合唱中集体的表演主体地位,需要对每一个合唱团员的声音进行关注,明确其声音是否符合合唱艺术对声音的特殊要求。这里所说的合唱艺术对声音的特殊要求,就是合唱声音必须要具有一致性、融合性、协调性和可塑性等。(www.xing528.com)
基于此,合唱团在开展训练活动时,应明确强调合唱整体的共性,要求声音高度统一,有一个群体感。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合唱团员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既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与其他合唱成员的声音所具有的共性,继而在歌唱的音色、音量等方面逐渐协调;又要通过细致地调整将有差异的演唱个体的声音进行良好的组合,继而形成一个全新、完整、高质量的声音。
(三)演唱姿势的要求
人在站立的情况下,肺活量最大,且各部分肌肉均处在不紧不松的自然状态,往下的支点也比较容易找到。因此,在合唱演唱时,最佳的姿势便是站立。
由于合唱团在进行训练时,通常会进行较长的时间,而合唱团员在站立较长的时间(2小时以上)时,是无法保持最佳演唱状态的。因此,大多数合唱团在训练时会采用坐姿进行演唱。而在采用这一姿势进行合唱训练时,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让合唱团员的脊梁骨垂直、颈部放松、双肩下垂,胸部保持在半高的位置上,两肋扩张,小腹微收,双脚必须平放于地面,切不可将整个后背都靠在椅背上,以免腰腹肌过于松弛,影响演唱的效果。为此,在采用坐姿进行训练时,应让合唱团员只坐椅子的一半,使其处于一种不用手撑即可立刻站起的姿态,以便每一个合唱团员的有关肌肉和形态均处于发声的应有状态之中。
(四)合唱伴奏的要求
合唱团在演出的过程中,合唱伴奏是经常会使用到的。在合唱演出中,合唱伴奏既能够对合唱音响进行支撑与烘托,也能够对合唱音响进行补充。此外,合唱伴奏相比于单纯的乐器演奏来说,异同并存。其中,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需要遵循音准、节奏、速度、力度等的要求;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合唱伴奏需要恰当地处理乐队或乐器与合唱之间的关系,而单纯的乐器演奏则不存在这一关系。
由于在合唱演出中,合唱相比伴奏来说处于更为主体的地位,因而伴奏不仅不能影响合唱,还需要对合唱进行适当的突出。对于合唱乐队来说,伴奏是其中心任务。同时,乐队伴奏必须能够对合唱的音响进行支撑、烘托与补充,绝不能将合唱的声音淹没。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合唱演出并非从始至终只能对合唱进行突出。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对合唱乐队进行突出。比如,在合唱的前奏、尾奏等地方,需要对乐队进行突出。
(五)不同声部配合的要求
合唱团中包含多个声部,并且不同的声部在表现特点与作用方面会有一定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合唱演出要想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必须要注意不同声部的配合,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合唱团中所包含的各个声部在表现特点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而且各个声部只有在演唱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表现特点,才能使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继而使合唱演出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通常来说,在合唱作品中,既可以由一个声部进行主旋律的演唱,也可以由多个声部交替的方式进行主旋律的演唱。合唱指挥在整个指挥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各个声部的旋律及其所具有的作用,并将其明确地传达给合唱团员。只有这样,合唱表演才能更好地表现合唱作品的主题与内容,并形成更为和谐的音响效果,使欣赏者更好地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第三,在合唱表演中,既包含主要声部,也包含辅助声部。其中,辅助声部中存在的一些乐句不够准确、恰当的情况,很容易导致人们将辅助声部的进入当作主旋律在不同声部间的转移。事实上,主旋律的位置是较为固定的。因此,了解了不同声部配合的要求,演唱者便能更好地掌握声部平衡。
第四,在合唱演出中,有时也会有领唱。只有合唱与领唱密切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合唱演出效果。为此,必须对合唱与领唱的音量进行平衡,以确保领唱的声音能够在合唱的声响之中凸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