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熟期合唱作品与唱法 合唱指挥艺术的精华

成熟期合唱作品与唱法 合唱指挥艺术的精华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相适应,合唱唱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歌剧唱法的变革始自罗西尼,而他尝试变革歌剧唱法的首部作品是《威廉·退尔》。对于杜普雷的演唱方法,很多作曲家表示了赞扬与认可。民歌合唱作品的出现,引导着音乐走向多样和多元共存,并要求唱法进一步予以丰富与变革。因此,民歌合唱必须有与民歌合唱作品风格一致的唱法,即比较自然、朴素的唱法。

成熟期合唱作品与唱法
合唱指挥艺术的精华

进入19世纪后,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思想产生并得到了广泛传播。浪漫主义思想引发了激情与幻想,音乐也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浪漫主义世界。而在浪漫主义音乐世界中,最有包容性的两大体裁——歌剧和交响乐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这里主要阐述一下与合唱有关的歌剧创作。与此同时,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伴随着民族主义思想的蔓延、渗透,民族文化从深层崛起,民间音乐受到了各国各民族作曲家的重视,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合唱类型。与此相适应,合唱唱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浪漫主义歌剧与唱法

在19世纪时,有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加入歌剧的创作队伍中,且创作的歌剧有着更为广泛的题材,涉及英雄悲剧、生活喜剧、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情仇、文学名著、莎翁剧本。与此同时,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人物性格日益复杂、戏剧性日益增强、乐队日益庞大、英雄人物频频登场等特点,而抒情美声唱法无法充分地展现歌剧的这些特点。因此,必须对歌剧的唱法进行变革。

歌剧唱法的变革始自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而他尝试变革歌剧唱法的首部作品是《威廉·退尔》。这部歌剧作品是根据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Schiller)的诗剧《威廉·退尔》改编而成的,首次公演是在1826年。歌剧《威廉·退尔》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对民族英雄阿尔诺带领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故事进行了重新演绎,同时剧中既洋溢着生活中的智慧与快乐,也对现实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此外,歌剧《威廉·退尔》中的英雄人物阿尔诺在最开始时是由抒情男高音扮演的,但这并未获得认可,直到1838年杜普雷(Jacqueline Mary du Pré)担任此角色,其演唱震惊了观众。对于杜普雷的演唱方法,很多作曲家表示了赞扬与认可。其中,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是高度赞同杜普雷演唱方法的作曲家之一,并专门发表了文章《男高音的大革命》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杜普雷的演唱方法能够铿锵有力地唱出每一个音节、能够使高音在带有共鸣的同时混以胸声,因而最终所呈现的声音是优美绝伦的、极富表现力的。事实证明,杜普雷的这种“关闭”(亦称“掩盖”)唱法代替高音区用假声唱法,以胸声直接冲击高音区的唱法,使得美声唱法再次发生了改变,即逐渐从抒情美声跨入具有贯通、洪亮、刚劲、激情等特点的戏剧美声。(www.xing528.com)

(二)民歌与唱法

自19世纪后期起至20世纪,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民族文化从深层崛起,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歌合唱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歌合唱作品有着十分广泛的题材,几乎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写风、写雨,写湖、写岛,写夕阳、写夜色,写猎人、写农夫,写天使、写精灵,写幻想、写回忆,写梦、写爱、写死等。

民歌合唱作品的出现,引导着音乐走向多样和多元共存,并要求唱法进一步予以丰富与变革。因此,唱法不存在唯一的、不变的、标准的,只有运用得对与错的区别。也就是说,无论是直声、抒情美声、戏剧美声以及表现特色、特殊的演唱方法都有其应用和发挥的空间。因此,民歌合唱必须有与民歌合唱作品风格一致的唱法,即比较自然、朴素的唱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