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假设存在亲社会的信息传递的动机:我们假设,如果基于亲社会的信息传递的情绪波动是由人们的合作和公平的偏好引起的,那么社会价值取向高的人会更倾向于进行亲社会的信息传递。回归分析显示亲社会价值倾向对亲社会信息传递的影响边缘显著。结果显示,越具有亲社会价值倾向的人越倾向于进行亲社会的信息传递。
7.2.3.1 亲社会的助人动机
根据对被试的网络提醒内容来进行编码,并将编码结果整合为帮助他人的动机和惩罚不当获益者的动机。对被试的助人动机进行如下检验:对被试的自我报告的亲社会信息传递的动机进行的测量显示,帮助的动机与惩罚的动机差异显著(T=6.066,P<0.01)。结果显示被试更倾向于帮助投资者(M=15.67),而不是惩罚信托人(M=9.73)。对被试的开放性问题(为什么会选择进行网络提醒)的回答内容分析显示,被试更倾向于保护、帮助投资者多于惩罚信托人。
在实验中,研究者假设,被试在目击不公平事件发生后,激起的负性情绪越强烈,就越有可能投入亲社会的信息传递当中(挫折情绪假设)。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者将网络提醒组的被试单独提取出来,将时间点一的挫折情绪评定作为自变量,将被试的网络提醒强度(根据编码者的编码)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情绪的影响显著(F=10.046,P<0.05)。结果支持了假设,目击了不公平事件的负性情绪会有效地促进被试的亲社会的信息分享行为。
7.2.3.2 亲社会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在本实验中,研究者假设,亲社会的信息分享会有效减少负性情绪,并提高人们的积极情绪(情绪缓解假设),被试的亲社会价值取向会起到调节作用。
我们将实验条件和被试的社会价值取向作为自变量(两个自变量都是分类变量,因此采用方差分析来解释调节效应),将被试的从时间点一到时间点二的挫折情绪的改变量作为因变量,将被试的负性情绪的改变量作为因变量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实验条件这一自变量主效应显著,社会价值取向和交互作用均不显著。(www.xing528.com)
而将被试的生理指标(平均心率的该变量)作为因变量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条件这一自变量主效应显著,F=4.255,P<0.05;社会价值取向这一自变量主效应显著,F=9.968,P<0.05;两者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2.279,P=0.068。
在信息分享条件下,高社会价值取向的人比低社会价值取向的人的心跳频率更显著地降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潜在受害人进行有益的社会提醒,会促进被试的挫折情绪的释放并增加被试的积极情绪,他的作用比单纯地将自己的情绪描述出来的效果要明显。
为了更明确地描述亲社会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我们做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社会价值取向和挫折情感之间的关系(采用时间段一的挫折情感得分)。结果发现,当被试观察到网络环境中的不公平现象时,具有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人的挫折情绪(M=33.62)要显著高于低社会价值取向的人的挫折情绪(M=17.31),F=5.822,P<0.05。
7.2.3.3 感知信息的作用
我们同样假设,在信息传递条件下,被试对信息的作用的感知,也会影响被试的情绪。以被试对消息传递的预测做自变量,以被试的情绪改变量做因变量,回归分析显示,被试对自己发送的信息对投资人的帮助程度会预测被试的情绪水平,对消极情绪的减少的影响边缘显著(F=3.294,P=0.08)。这说明被试对自己信息的有效性的预测,可以显著地影响被试的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