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环境下人际互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网络环境下人际互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提供了人际交往的特殊空间,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人际交往不同于现实社会交往的新特点。李国华和仇小敏的研究认为,通过网络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具有高效率和低稳定性的特征。而社交网站的核心价值就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构建的一种人际沟通网。田佳和张磊认为,网络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包括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可以说网络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

网络环境下人际互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网络时代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无论是人际交往关系,还是时间上、空间上,网络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网络提供了人际交往的特殊空间,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人际交往不同于现实社会交往的新特点。

(1)互动性与交互性

网络和传统传媒方式在交流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网络独一无二的互动性(interactivity)。网络不仅是单向的传播,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具有形态(modality)、来源(source)和信息(message)三大特征(Vasalou& Joinson,2009)。用户在网络交往中的角色并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更主要是积极的信息参与者。传统大众传媒不能让用户随意地选择信息的来源,而网络则可以让用户立即选择他们所关注的信息资源。Sundar和Nass(2000)指出传统大众传媒和网络的关键区别在于后者能让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交往中同时呈现大量不同形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信息,并自由地切换各种形态。

交互性同时也是一种概念化的媒介特征,从简单的文字到复杂的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它可以让用户感受到网站的多元化形态。网络的交互性不仅让用户能够自由选择信息来源(包括作为信息门户的权利),还能够自由操作信息水平,例如各种各样的超链接被嵌进网站内容中,通过链接网络使用者可以不断地扩展和加深信息浏览水平,但使用者能自由决定哪些文本可以去阅读,哪些文本可以被忽略。另外,通过互动可以建构一种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Riva,1997)。

(2)自主性与随意性

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得网络成员几乎没有外在约束,而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网民有决定权,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所以网络交往也具有极大的随意性。陈秋珠(2006)认为,根据线索过滤原则和社会呈现理论,随着线索的缺乏以及社会呈现的降低,依靠网络交往建立亲密的、真诚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网络交往具有“一次博弈” 的特征,即网络交往常常不会给网络使用者充足的时间去进行交往活动。李国华和仇小敏(2004)的研究认为,通过网络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具有高效率和低稳定性的特征。卜荣华(2010)进一步提出,网络交往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去抑制性和弱连接性。网络的去抑制性即指人在网络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于现实交流时的行为,比如说会更放松、约束感更低和自我表达更开放等。弱连接性则主要是指交往对象之间由于直接的接触很少,因而形成的情感连接肤浅易断,交往双方共同关注的内容范围也比较狭窄。

(3)间接性与广泛性

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使人们之间的交流,由最初的人与人之间,拓展为人—机—机—人之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认为处于社会中的个体要想与他人建立联系平均只需要六步(王小凡、李翔、陈关荣,2005)。而社交网站(SNS)的核心价值就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构建的一种人际沟通网。社交网站建立一张可以容纳全世界用户在内的巨型网络,网络中某一个人发出的消息可以以最快的方式传播给网络中的其他用户并逐渐扩大影响范围,这就是网络交往间接性的体现(余学军,2008)。而这种间接性也决定了网络交流的广泛性。

(4)非现实性与匿名性

不少学者认为网络交往同时具有传统人际交往的部分特点和独特的无法被传统交往形式所替代的种种优势。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已经突破了传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除了保留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一些形式,也有其自身的内在本质,具有直接性和匿名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多元性等特点(黄胜进,2006)。在网上人们可以“匿名进入”,网民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就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包括年龄、性别等在内的传统因素的制约。陈志霞(2000)也指出,网络交往既保留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一些特质,也有它本身的一些特质,如便利性、时效性、经济性、保密性、虚幻性、新异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等。田佳和张磊(2009)认为,网络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包括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www.xing528.com)

(5)开放性与平等性

网络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而网络交往则极大地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渠道和范围。网络将不同种族、国籍、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人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在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交往的对象,并与之就任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或者获取任何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说网络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

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结构,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趋于平等,个体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进一步加强。由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网络沟通中的伦理规范比现实沟通中要弱,个体在网络中进行沟通可以打破现实沟通中因伦理、道德等因素造成的障碍,双方间建立平等、真实的沟通关系(Ben-Ze'ev,2003)。此外,苏炫(2008)认为师生在网络上进行沟通可以消除师生间的不平等地位,有利于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权利意识角度,有报道显示,2010年人大代表通过微博问政,体现了民主原则的具体化,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而这正是网络沟通平等性的必然结果(秦前红、李少文,2011)。

(6)失范性

网络行为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也需要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出现了一些基本的“乡规民约”(如文件传输协议、互联协议等)。但从现有情况看,大多数网络规则仅仅限于伦理道德,而用于约束网络人际交往具体行为的规范尚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网络虚拟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许多网民往往抱着游戏的心态参与网上交往,致使网上的信任危机甚于现实社会。我国学者杨欣(2010)认为,现实社会的交往和网络交往建立在不同的互动基础上,现实社会交往建立在人们面对面交往的基础上,具有直观性、互动性、现实性和制约性的特点;而网络交往则是一种虚拟的交往形式,它没有现实交往中的伦理制约。而且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多重、分散、流动、交往规则的多元性、价值规范的不确定性以及重感性满足而轻道德约束等特征。

(7)社会支持

互联网中的交往同样也具有社会支持性,个体参加社会支持的在线交流是因为他们在寻找与他们自身相关的信息、权利、鼓励、情感支持以及同情(Hamilton,1998;Mickelson,1997;Scheerhorn,Warisse,& McNeilis,1995;Sharf,1997)。网络和网络讨论组的出现为病患者寻求相同病症或相同治疗经历的人的支持提供了便利,例如病患可以分享个人的故事、医疗信息以及从相同经历的其他病人那里获得的支持。研究人员发现计算机媒介沟通(CMC)讨论小组可以为病患提供新的社会支持的途径(Braithwaite,Waldron,& Finn,1999;Brennan,Moore,& Smythe,1992;Lamberg,1997;Lieberman,1992;Mickelson,1997;Scheerhorn,Warisse,& McNeilis,1995)。

在线交流可以提供“弱连接”。有研究者认为弱连接关系存在于动态的亲密的家庭关系压力之外,其本质属性是前后相关的(Adelman,Parks,&Albrecht,1987)。一个人去到一个特定的地方,就会受到一些弱连接的支持。这个地方也许是教堂里向神父忏悔或者是在线交流中与有相同病症的患者的相互倾诉。事实上,有些研究人员认为由弱连接所提供的支持是匿名的、客观的,不会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出现,因此为社会支持提供了另一种帮助(Adelman,Parks,& Albrecht,1987;Walther & Boyd,2002;Wellman &Gulia,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