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认知粗浅,不能理性面对冲突和危机
一直以来,由于没有系统的、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普遍缺乏客观的认识和深入的探究,对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生命的终结等问题仍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也不能深刻理解生命的独特性、有限性、宝贵性、唯一性、创造性等特性。在面对诸如生死问题、亲情爱情冲突、理想责任矛盾、激情现实差异时,往往感情用事,不能理性地面对和处理;在遇到危机和挫折时,容易消极对待,采取逃避甚至更加极端的手段,一些同学因而沉迷网络游戏、虚拟世界,肆意挥霍宝贵的光阴。
(二)生命意义的迷失
虽然物质资料日益丰富,但很多人仍然缺乏对“为何而生”等生命本身内涵的实质性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思考。进入大学后,以往身上耀眼光环的消失让其一时无法适应,加上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地干扰了其心理适应能力的调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的人企图逃避现实,呈现出消沉、颓废、苦闷、忧郁等状态,甚至滋生出自杀念头等严重心理问题。
(三)个体生命的焦虑
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生存的必需,适度的焦虑是心理对所承受压力的正常的防御反应。它能使人们调动一切防御器官应付刺激,超常发挥生命潜能。但是焦虑过度则会使人陷入与环境极不相称的痛苦的情绪体验之中,对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都会做出可怕的联想。当代的大学生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没有理由抱怨或谈及“不幸福”的一代人,因为我们是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跨世纪的一代人。可事实却是,由于学业压力、交往困惑、青春萌动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经常会陷入焦虑烦躁之中,失落、迷茫、悲观、抑郁等情绪时常环绕在我们中的一些人周围,有的人为了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得到生命的超脱,往往会选择走向生命的不归路。
(四)情感世界的荒芜(www.xing528.com)
情感是个体生命的重要内涵,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肯定是一个不健全的人。情感生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命力量的重要体现。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变化日益加剧,这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情感的不稳定性和无助性;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组织中成员的变化,核心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的增多以及生活居住环境的不断变化,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各种通信工具、网络、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空间之中不能自拔,以此来寻找情感上的慰藉,时代呼唤着教育对大学生情感世界的关注。
(五)生命缺乏责任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的大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造成了不少学生凡事以自己为中心的个性,较少顾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自我意识强,自信心强,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差。习惯父母家人照顾的他们,面对现实中的困难,缺乏独立面对、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人生中的逆境,习惯推卸责任或逃避责任。同时他们认为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与亲人、朋友、社会、国家等没有联系,一旦遇挫,有些大学生就自寻短见或者夺人性命,没有想过自己的死亡对家长、同学、学校和社会带来的悲痛与影响。
(六)生命体验单一,遇到挫折缺少弹性
不少大学生在学业和就业的重负下,一味埋头于知识性的学习,生命体验非常单一,习惯于顺境下成长,喜欢享受生活。现在的大学生虽然从小是“众星捧月”的焦点,可由于较少有知心的、可倾诉心声的伙伴,所以缺少化解压力、解决危机的人际资源,抗压能力非常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失恋、失意等情况下,往往不能正视困难,克服不了心理上的障碍与生活上的挫折,一旦碰壁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个别学生甚至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轻易舍弃生命或残害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