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婴儿一般在8个月时产生“生理自我”,1岁左右产生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最初级的形态。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生理自我时期或自我中心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所以,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青年人的情绪波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矛盾所带来的。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提高是个毕生的任务。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自我意识是随着人生每一阶段的成长而逐渐发展的。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少年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0~3岁)

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片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因而和一般的小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什么区别。

婴儿一般在8个月时产生“生理自我”,1岁左右产生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最初级的形态。儿童才开始能区分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之后把自己这个主体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有了自我意识萌芽。例如,儿童发现咬自己的手和脚,与咬别的东西(玩具、饼干等)感觉不一样;可以将拿着玩具的手同玩具区分开来,不会再认为玩具是手的一部分,等等。儿童开始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实体,是动作的主体,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产生了最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感觉。2岁以后,儿童学会了使用人称代词“我”,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

3岁左右的儿童,“我”的使用频率增加,产生了一些较为极端的“自我独立”要求。在成人的眼中,这时的孩子常常与父母“闹别扭”,原来顺从而又可爱的孩子,变得很有“主见”,总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他们根本做不到。他们开始出现羞耻感、自主性和占有欲。比如,看到母亲喜欢其他的孩子时,他会生气、嫉妒,甚至动手打那个“抢走”母爱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儿童的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世界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生理自我时期或自我中心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至青年初期)

这一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刻的时期,经历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人生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个体在游戏、学习、劳动、生活中,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各种角色观念,建立起角色意识。此阶段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享有的社会权利。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完全依照成人的影响来认同自己、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几乎是从他人那里获得“肤浅”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认识

童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模糊、不大自觉,被动的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认识,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多小学生会答不上来,说没有想过。即使回答,也往往是对自己一些外部特点的描述,如“我是一个爱画画的人”“守纪律的人”“爱玩猫的人”等,或者是转达教师、家长或其他成人对他的评价。小学儿童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与行为相联系的一些品质进行评价,并能初步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

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质的变化,独立性、自觉性和自律性都有了迅速发展,并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但水平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少年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开始想到自己,开始“发现”自己,开始关心自己的发展,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出现了有一定现实基础的理想,有了较稳定的兴趣爱好,同时,还有了许多内心的“小秘密”;他们开始对周围人们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等感兴趣,开始关注周围人的内心体验、动机、想法、个性特点等。但这时自我意识的水平还不高,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也不深。加之,生理发育的加快、面对的压力增加,心理矛盾也开始变得日益突出。

青年初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期间自我意识经过分化、整合而接近成熟,他们逐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全面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感知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并能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去认识和发展自己。比如,这时的青年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自己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长相如何?我的脾气、性格怎样?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我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样走人生之路?等等。自我意识的显著特征是把原来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心活动。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自我意识的分化,就是自我意识在青年期由一个完整的自我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是“理想的我”,即关于自己未来的总观点和总设想,“我希望成为怎样一个人”;另一个是“现实的我”,即当前的形象和实际水平,“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分化成“主体的我”我是什么,我做什么;“客体的我”别人怎样看我,对我的态度如何等。这样,一个人就既是自我的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对象。处在观察者地位的是“主体的我”,被自己观察的是“客体的我”。这就为青年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合理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由于青年不断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把“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加以比较,而在青年时期现实的我往往总是落后于理想的我,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距离,会使他们感到很痛苦,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从此进入一个内心动荡不安、情绪体验错综复杂的时期。青年人的情绪波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矛盾所带来的。

(三)自我意识的完善(青年中期以后)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从青年中期开始,个体的自我意识便开始进入完善与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人生的终结。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提高是个毕生的任务。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这时,原本“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即主体的“我”(I)另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即客体的“我”(Me),出现了“主观我”与“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标志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已开始走向成熟,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过程。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奠定了基础。

2007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

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显然,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

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

在约夏·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www.xing528.com)

大约3分钟之后,一位显然是有音乐修养的中年男子,他知道演奏者是一位音乐家,放慢了脚步,甚至停了几秒钟听了一下,然后急匆匆地继续赶路了。

大约4分钟之后,约夏·贝尔收到了他的第一块美元。一位女士把这块钱丢到帽子里,她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

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倚靠在墙上倾听他演奏,然后看看手表,就又开始往前走。

10分钟时,一位3岁的小男孩停了下来,但他妈妈使劲拉扯着他匆匆忙忙地离去。小男孩停下来,又看了一眼小提琴手,但他妈妈使劲地推他,小男孩只好继续往前走,但不停地回头看。其他几个小孩子也是这样,但他们的父母全都硬拉着自己的孩子快速离开。

到了45分钟时,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以平常的步伐离开。

约夏·贝尔总共收到了32美元。

要知道,两天前,约夏·贝尔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其实,约夏·贝尔在地铁里的演奏,是《华盛顿邮报》主办的关于感知、品位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

实验结束后,《华盛顿邮报》提出了几个问题:

(1)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内,我们能够感知到美吗?

(2)如果能够感知到的话,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

(3)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上最美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其他东西呢?

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赶路,不断地前行,以至于我们没有留意沿途美丽的风景,以至于我们几乎忘却了最年少时的梦想。

我们像个陀螺一样旋转,但我们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这样的生活是否是我们想要的?

生存很简单,生活很难。

我们忘记了为何而出发,活在自己设计的未来中,忘记了生活中除了工作和财富,还有家庭、健康、快乐、朋友等。如果我们把工作和财富当成了生活的全部,那我们就错过了太多太多……

我们总是在不断追赶,却不知遗漏了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