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解决,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业;即便是能完成学业,心理问题也会妨碍其才智的正常发挥;还会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风、校风的建设,甚至会诱发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需要进行及时的辅导和干预。下面介绍几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
(一)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期间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是抑郁发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
抑郁症,也叫忧郁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饮食睡眠障碍。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疾病,被称为精神病学上的“流感”,也是日常生活中“原因不明”的自杀行为的重要诱因。
1.症状表现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经过仔细的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会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个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2.主要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发病常常与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有关。
(1)遗传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化因素。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两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3)心理和社会因素。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概括地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应对措施
(1)科学诊断,接受心理治疗。当出现抑郁症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或医院精神卫生门诊寻求科学诊断,切忌根据个人的主观经验或心理测试结果随意给自己或他人贴上“抑郁症”的标签,以免凭空制造心理压力。经专业诊断确患有抑郁症的个体,应坚持接受心理治疗,比如认知矫正、行为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
(2)药物治疗为主。抑郁症患者(尤其在重症情况下)通常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动能力下降,并伴随一系列饮食、睡眠和行为障碍。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状态、提升认知行为改变的动力与活力、调整日常生物节律,一般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辅以抗抑郁药物治疗。
(3)坚持自我调整。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巩固需要患者本身做一些努力和尝试。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立的“森田疗法”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整和生活应对有很好的启发。按照森田疗法中“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核心生活理念,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在省思的同时坚持完成基本学习和工作安排,保证正常的生物节律和生活节奏。因为心理的困扰随时随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那么我们就应该“带着症状去生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生活失败带来的交互影响,还可能在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时获得正向的强化和对症状的领悟。
(二)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一般起病急骤,持续时间长,失常程度严重。临床上常见三种类型: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由于现今一些自然灾害和事故(如地震、泥石流、海啸、车祸等)发生比较频繁,在大学生群体中,当亲人或家园遭到重大损伤后容易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1.症状表现
(1)意识模糊状态。受刺激发病后,对周围事物感知不清、迷惑、注意力涣散,有定向力障碍。严重者可表现出表情呆滞、不语不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2)抑郁状态。在强烈的精神创伤下,情绪低落、沮丧、兴奋降低、悔恨内疚、应答反应迟缓、低声细语、消极悲观。
(3)偏执状态。发病后敏感多疑、捕风捉影,表现出紧张、恐惧,继而出现牵连观念及被害妄想等。妄想具有现实性和易露的特点,也可能伴有幻觉和错觉。
2.主要病因
该病的发作与精神刺激因素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个体的性格特征可能较为脆弱、敏感,倾向于内归因。
3.应对措施
(1)迅速消除或避开刺激情境。患者的症状表现常反映患者的内心矛盾和精神创伤的内容,消除刺激原因并及时治疗能较快康复,且很少留后遗症,如无重大精神创伤,无复发之忧。
(2)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宣泄情绪,仪式性地完成未遂心愿(如亲人丧失没有送终引起的内疚、自责和悲痛,需要补充完成祭奠仪式来表达哀伤),做好日常生活安排等,有助于患者尽快调整情绪和精神状态。
(3)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病症可适当应用精神药物,如服用抗抑郁、抗偏执、抗兴奋药物,解除精神紊乱状况,重症患者最好住院治疗和观察。
(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病态人格,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1.症状表现
人格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多种类型,大学生群体较常见的几种类型在前文已有叙述,此处不再详述。(www.xing528.com)
2.主要病因
(1)环境因素。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非常重要,父母过于严厉、过于溺爱或幼年遭受重大创伤性事件以及家庭周围不良的社会环境会对儿童人格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病理生理因素。经过对脑电图的研究发现,人格障碍者的大脑皮层成熟延迟,即冲动控制能力和社会意识发展延迟。随着大脑皮层的逐渐成熟,人格障碍一般到中年以后会渐趋缓和。
3.应对措施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很难纠正,不易改变,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但可以做一些调适。
(1)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患者的人格结构,但可以缓解某些并发的症状,帮助患者改善精神状况。
(2)心理治疗。通过参加治疗性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家庭系统治疗等帮助患者寻求一种与自己人格特点冲突较小的生活途径,从而减少因冲突带来的痛苦和病情恶化。
(3)精神外科治疗。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四)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以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的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类常见的且表现最为严重的精神病。其发病率约为0.569%,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
1.症状表现
(1)感知障碍。病人常出现错觉和幻觉,比如有一病人认为有人在屋顶上说话,出去看未见人,遂以为瓦片下有录音机。
(2)思维障碍。包括思维贫乏、思维破裂、思维中断、思维逻辑倒错、语词新作、矛盾观念性思维、象征性思维、刻板或重复语言、妄想(比如钟情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知罪妄想)等。
(3)情绪障碍。患者常出现情感淡漠,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表情呆板,和周围环境失去联系。也有的患者出现情感倒错,认识的内容与情感之间无一致的关系,如亲人意外死亡却哈哈大笑,言谈举止并无什么痛苦却痛哭流涕。
(4)意志行为障碍。常见的有意志增强(比如坚持进行永动机的发明)、意识丧失、木僵状态、违拗、被动性服从、古怪动作、刻板模仿等。
(5)自知力障碍。患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观状态和精神病状态,不认为自己有病,不能意识到自己和过去不同。
(6)内向性。患者陷入严重的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状态,整天做白日梦,生活在幻想世界。有的表现出双重人格或人格障碍。
2.主要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根据案例统计经验发现,可能跟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1)遗传因素。调查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终生预期患病率为0.8%,但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终生预期患病率则远较一般人群高,双亲患精神分裂症的子女终生患病率为46.3%,双亲之一患病时子女终生患病率为16.7%,精神分裂症患者兄弟姐妹之预期危险度为10.1%。
(2)个性因素。患者病前大多具有胆小、话少、敏感、孤僻、消极、冷漠、好幻想等性格特征。
(3)环境因素。大部分患者的发病与精神刺激有关,病前常有恋爱、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经济、人际关系等问题引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4)大脑损伤。脑外伤、脑瘤、铅中毒等也可能致使精神分裂症状。
3.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根据症状表现的不同,临床上可以将精神分裂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
(2)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
(3)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
(4)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4.应对措施
(1)及早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就会出现一些荒谬行为,但自己无自知力,周围人应该及早识别其与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之间不同的异常病症,将其推荐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或精神治疗机构进行诊断,以便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病情的迁延。
(2)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必须长期坚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般要求在3~5年后症状消失、病情缓解后才能考虑停药,重症患者或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最好将患者送到精神病治疗机构看护治疗。
(3)心理辅导。在病情缓解后,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状态,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