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学校和家庭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但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选择机会的增多、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生存竞争的加剧等会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冲突,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及心理学知识
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使其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工作是帮助大学生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心理调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3.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在高校教育中,除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注重德、智、体、美等教育的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门学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4.开展心理状况测评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到有的放矢,这就需要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掌握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其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各类心理健康评定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选、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程序,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持久性。
(二)端正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求助氛围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所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围绕学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唤起青年一代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艺术节及社团活动等。大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缓解心理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促进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
2.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实现全方位育人(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为非专业人员,其教育方式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无法保证,复杂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增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极为必要的。学校可以通过讲座、讨论、培训等方式,对领导、教师及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而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更新观念,正视心理求助
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于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很多人害怕谈及自己的心理问题,害怕进行心理咨询,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演变为心理疾病。
对于心理障碍和心理咨询我们应该做如下了解。
第一,心理障碍不可怕。人的一生难免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伤害,如不幸的童年、失去亲人、生活的挫折、疾病的困扰、不公平待遇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心理障碍。大多数由于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只要进行及时调节,或者接受心理疏导都可得以消除。
第二,心理咨询不神秘。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了解,导致其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有种种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对其敬而远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现在许多人都存在各种问题,有心理问题并不是丢人的事情,咨询心理医生就像去医院治疗发烧感冒一样平常。
在许多发达国家,人们看心理医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甚至遇到心急上火之事都要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同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也会严格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遵循保密原则。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糗事”会被别人知道,完全可以打消“别人知道了一定会笑话我”之类的顾虑。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或学校以外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三)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调适
大学生应积极进行自我调适,走出心理困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消除陌生、隔阂。
(2)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党课等多种途径陶冶自己的情操。
(3)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对于因学习紧张、生活贫困、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应勇敢面对,泰然处之。同时要保持心态平衡,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
(4)如果一时无法排解心中忧难,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咨询,如通过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网络平台、书信等方式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以便合理宣泄情绪,及时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