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充满期待;另一方面,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缺乏自信心,对未来事业发展和职业生活信心不足,从而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和抑郁感。

(2)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同学之间交往功利化,使之缺乏友爱与关怀。

(二)学校环境因素

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出现自卑、自怜、敏感、多疑和心理狭隘等心理障碍。同时,还有部分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成绩不理想,导致厌倦学习、放弃学习,对未来失去信心。如果不能及时制止这种心理问题,这部分学生便可能产生厌世心理,出现自杀、致残、堕落等严重心理障碍导致的行为。

(三)家庭教育因素

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对他们的人格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家庭对孩子在经济上、生活上过分关心,导致部分学生有依赖、被动、胆怯、任性、利己、骄横和情绪不稳等个性心理倾向;还有的家庭采取粗暴、强制等教育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冷漠、盲从、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偏激、孤僻、抑郁等个性心理倾向。这些个性上的缺陷往往导致大学生各种典型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生理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包括遗传、脑损伤或躯体疾患、生理机能障碍等方面。遗传是个人心理状况发展的生物前提,虽然心理活动不能遗传,但个体的躯体、气质、智力及神经活动过程等却受到遗传的影响。

不同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脑损伤都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况,损害人的智力,影响人的正常思维,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www.xing528.com)

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甲状腺体功能亢进者,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易出现激动、紧张、烦躁及失眠等症状;脑垂体功能过盛者,会出现冷漠、健忘、语言迟缓及注意力易分散等症状。

(五)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及个性因素等。

1.认知

认知即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会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基本信念及对是非的评价标准等。如果某些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这种认知冲突会使人产生紧张、烦躁和焦虑等症状,甚至还会损伤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影响心理健康。

2.情绪

情绪即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状态会使人精神愉快、心境安定、精力充沛、身体舒适;相反,经常波动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往往会使人感到压抑和焦虑。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其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例如,躁郁症就是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心理疾病。狂躁时表现为情绪过度兴奋、愉悦、精力充沛,不觉得需要睡眠;易怒、喜争论,易与人起冲突;过分慷慨、热心,乱花钱;自认能力很强或具超能力。抑郁时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忧愁;失眠、早醒或易惊醒;食欲减少、反应迟钝、动作减少;绝望、有罪恶感;有自杀意念或企图。

3.个性因素

个性因素也称为人格因素,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个性因素包括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气质、性格及能力等方面。不同个性心理的人所表现出的心理状况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同样的挫折,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消极应对,自暴自弃;有的人则会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基础原因。例如,谨小慎微、追求完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就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