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州地区传统武术拳种门类及特点:传承与发展

徐州地区传统武术拳种门类及特点: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州地区传统武术门类较多,徐州市有着众多的武术流派和拳种,其中以丰沛两县最为有名,徐州传统武术内外兼修,郊区以外家拳为主,市区以内家拳为主。目前,徐州市各县(市)区共有门派(拳种)30余个。规定为世界太极拳、剑的竞赛套路,徐州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也踊跃习练简化综合太极拳、剑。梅花拳,此拳种属少林拳派,清末由李振亭传入沛县,徐州地区习练此拳者甚众。目前,徐州已发展成为当今武当派拳法的一个重要基地。

徐州地区传统武术拳种门类及特点:传承与发展

徐州地区传统武术门类较多,徐州市有着众多的武术流派和拳种,其中以丰沛两县最为有名,徐州传统武术内外兼修,郊区以外家拳为主,市区以内家拳为主。外家拳以调呼吸、练百骸、进退敏捷、刚柔兼济为特征;内家拳则讲究强筋骨、运气功、以静制动。目前,徐州市各县(市)区共有门派(拳种)30余个。较为著名的有:太极拳,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少林拳,查拳,太祖拳,洪拳,武当拳,六和拳,梅花拳,象形拳,通臂拳等。

太极拳,该拳种有五大门派(陈氏、杨氏、吴氏、武(郝)氏、孙氏),在徐州市区及各县(市)较为流传的有陈氏、杨氏、孙氏三种。吴氏、武氏这两种在市区有少数人练习。1956年,国家体委颁布了根据传统太极拳修订简化太极拳、剑,练习简化太极拳、剑的男女老少遍及徐州各地。1990年国家武术研究院组织国内著名的教练员和陈杨吴孙各氏太极拳名家,精心编制了太极拳、剑综合套路各42式。规定为世界太极拳、剑的竞赛套路,徐州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也踊跃习练简化综合太极拳、剑。各式太极拳虽风格各异,但意动形随,节节贯中,轻灵圆活,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一气呵成诸要旨为其共性。梅花拳,此拳种属少林拳派,清末由李振亭传入沛县,徐州地区习练此拳者甚众。该拳套路结构对称紧凑,一招一式层层叠叠,动静分明,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纵横翻腾,连打带拿,招式朴实,变化多端。攻防意识强,使用价值高。拳术套路布局多呈“中”字形,器械套路多呈“米”字形,各方位呈对称状。

心意六合拳,该拳种为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所创。徐州各地习此拳者为上海的卢嵩高和蚌埠的宋国宾分别传授,有六个套路较为流行。该拳种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肩与胯合,手与足合。以单式拳法为主,动作在一条线上,无对打套路。

形意拳,为宋朝岳飞所创。岳飞被害,此拳被禁。几经失传,因其动作多模仿动物的各种形态,取其形,练其意,故名为形意拳。相传明末山西蒲州人姬龙峰偶得《岳武穆六和心意拳谱》一书,深入钻研,得其精要,传于世人。清代中叶,刘奇兰、董海川、清末的王梦斋均精形意拳术。该拳是由中央国术馆传授到江苏各地的,属河北派。徐州为钱树桥所传,有套路35个。

八卦掌,清代中叶河北文安人董海川得道人传其穿掌,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创此以走转运掌为主的独特拳法。其基本掌法有单换掌、双换掌、穿掌、挑掌、翻身掌、摇身掌、转身掌。每掌又可化为八掌,共六十四掌与八卦变化相结合而得名。董海川系清末宫廷武术家,是教授皇帝和贵族子弟习武的御师。江苏最早的八卦掌来自中央国术馆。徐州为张剑泉、庞鸿志所传,代表性的派别有张式八卦掌、尹式八卦掌、徐式八卦掌、李式形意八卦掌等。

八极拳,该拳种清末民初传到徐州铜山县,1983年有山东枣庄杨沛武德徒弟安在峰传入丰县,有十个套路。该拳强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套路短小、精悍,动作简洁、朴实,发劲勇猛有力;讲究六大开,八大招,八阴八阳,八节八极。技法上讲究挨、崩、挤、靠,崩撼突击,以短制长。要求拥搓代缓,抑扬顿挫,以气催力,气力贯通,招数连贯,三盘连击,劲足势猛,技击性强。

少林拳,在兵家必争之地,武术风行之乡徐州各地,少林拳流传颇广,由于山东、河南、河北各地拳师纷至沓来,所传少林武术更是名目繁多。在徐州各地流传的少林拳中,有少林禅、南派少林、北派少林、武当少林等。共有套路375个,其中刀、枪、剑、戟、棍、锤、铜等器械套路143个。

查拳,此拳种据传是明代新疆回民查密尔所创。据史料记载:明代一支东征军路经鲁西冠县时,一个叫滑宗岐的青年将领身负重伤,留下养伤。后来,他就在当地教拳授徒,并把旅居长安的师兄查密尔请来一同传授武术。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恩师,就把查密尔教的拳称作查拳,滑宗岐教的拳称作滑拳。又因两家拳法一直并传,并练,故有查滑一家之说。鲁西冠县也从此成为威震全国的“查拳之乡”。查拳有龙、虎、蛇、鹤、猴五形之术和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六合之说。此拳种在徐州市、新沂、邳州、丰县、铜山县一带较为流传。比较代表的有王式查拳、米派查拳、张式查拳。(www.xing528.com)

太祖拳,据明代史书记载,太祖拳即太祖长拳三十二式,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徐州各地流传的太祖拳有河北杜老八传给徐州肖庆荣的太祖花拳,有河北拳师传给邳县吴作云的太祖四进拳,有清末武师吴老九传给新沂石浩生的太祖梅花拳。此拳种舒展大方,发力沉稳,节奏显明,步法多变,旋转腾挪,着重高腿,快慢相间。

洪拳,此拳种盛行于徐州一带,有大洪、二洪、大红、小红诸多名称。据传,“红”与“洪”同,故统称洪拳。洪拳系明末清初从河北、山东、河南传至徐州,共有76个套路,分布于铜山、丰县、沛县地。自古有众多的拳师致力于洪拳的传授:徐州有王恒佩、房成云;铜山有张贵;丰县有张健、董新郎、谢文善等;沛县有张剑师、张福顺、田培祥等。洪拳潇洒舒展,动作低沉,灵活多变,刚柔相济,步伐稳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代表的派别有黄式红拳、张式大红拳、武当大洪拳、大洪拳(三晃膀)、赵派大洪拳、田派二洪拳、大洪拳(六步架)。

武当拳,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一大门派,发源于道教圣地—武当山。是以道家三玄学说的拳义和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推崇张三丰武当拳,人们习惯称为“内家拳”或“武当内家拳”。民国时期原铜山县国术馆馆长张剑泉先生首先把108式太极长拳在徐州传播,从其学者有宿本初等人。1945年著名拳师钱树桥先生,由津赴徐,又把程派八卦、河北派形意拳带到徐州广为传播。从其学者有王秀山、张仁普、潘荣弟、宋廷顺、李复初、潘小杰,等等,且成名者甚众。目前,徐州已发展成为当今武当派拳法的一个重要基地

西阳拳,此拳种也称“西凉拳”,为回族内部传授的拳种之一。据传,公元前十五世纪起源于商丘,为汤王十九代盘庚所创,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河南省濮阳县庆祝乡黄村著名拳师王国修将此拳传入沛县大闸村,县内著名弟子有沈逢贤、沈逢贝、丁站奎等。此拳以掌法为主,突出掌功,动作势正招圆,发力刚脆,架势紧凑,快慢相兼,刚柔相济,路线似棋盘,有108响之说。沛县众徒习练王国修所传西阳掌的特点是:以柔克刚,意气相合,脚踏如棉,进如闪电。多用掌法,大架子较多,动作大开大合,舒展大方,要求慢用力,即讲究“寓劲”和“拷劲”。步法为:马步一字外展,另一脚前尖点地,双膝外展,步型似虚步、丁步、十字架为主,步法以垫步、上窜步、去步较多,手型以爪为主,五指叉开,力达指尖,出手时掌多出于耳门,爪出于腮边。

象形拳,此拳种是以模仿醉汉或各种动物形象及动作特点而组合成套路的武术流派。在徐州各地习练的有螳螂拳、醉拳、猴拳、蝇拳、鸭形拳、鹰爪拳等。代表的派别有七星螳螂拳、洪莲螳螂拳、醉拳(醉剑、醉棍)。

通臂拳,此拳流行地域多在河北、山东。以后由河北传入江苏,在江苏只有徐州市区和沛县流行此拳。通臂拳的特点是:一是练拳不见拳,即出手为掌点到为拳。二是甩膀抖腕,击拍动作轻快响亮。全套动作流畅,一气呵成。技术要求,探腰拔背;放长击远,冷弹柔进,坚鞠交错;闪展灵活,步内含腿;猿目鹰神,气势完整。

由此可见,丰富的战争文化资源滋润了灿烂的武术文化。由于战争连绵,民众为休养生息,练武存身,自卫有方,因而学武练拳,舞枪弄棒的人越来越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尚武习俗。徐州民众酷爱习武,因而国内各路拳师、武林高手,相继云集彭城教拳授艺,各显神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