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样,同样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面临很多的困难。《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我国体育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概括:“‘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将进入更加严峻的改革攻坚期。体育领域改革创新与体育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仍不相适应,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些长期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依然严峻。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尚需深化,体育发展方式亟须转变,管办不分、政社不分、事社不分的体制弊端遏制了体育发展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体育社会化水平不高,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滞后,支持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机制仍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结构布局还不够科学合理,一些影响广泛的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水平较低,职业体育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与结构不完善并存,体育服务业比例偏低、种类偏少。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体育的多元价值有待深入挖掘。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管理人才依然缺乏。”概括来讲,影响与制约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武术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1.重竞技武术,轻传统武术
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传统武术为基础的竞技武术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竞技武术的两大活动内容为散打与套路,其以运动员和教练员为活动主体,其根本目标是依据竞赛规则,取得优异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将发展武术的重心放在了竞技武术上,竞技武术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其得以飞速发展。不仅在各省市,以及大部分体育院校都建立了竞技武术专业队,而且竞技武术还成为全运会、亚运会,乃至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相较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一直处于自行发展的状态,发展道路艰难。特别是近些年来,武术申奥进程加速,因此更加忽视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严重阻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满孝君在《秉承传统优势项目拓展特色武术课程—析成都体育学院传统武术套路精选课程可行性》一文中指出:“武术套路专项教学存在重竞技轻传统的现象。从相关教学文件来看,武术系武术套路专修课共968学时,技术学时844学时,其中竞技武术内容486学时,占技术总学时58%,体育系武术专修课共968学时,技术学时390学时。其中竞技武术内容296学时,占技术总学时76%。由此反映出武术专项教学有重竞技武术轻传统武术的现象存在。”
2.缺乏激励机制
倘若一个体育项目缺少比赛机制,就会缺乏激励因素,进而缺乏活力与生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传统武术都没有举办过大型的正式比赛,更没有完备、统一的竞赛规则。即便有比赛,也是竞技武术比赛的附属品,或者是直接被“竞技”串了味的传统武术。
练习与学习传统武术良好氛围的形成,受到了竞赛机制匮乏的制约,从而使传统武术发展的后劲不足,这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名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学生认为,传统武术面临困境有诸多原因,外来文化的入侵,本土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传统武术训练体系不能与时代接轨。同时,传统武术缺乏良好的营销推广体系,传统武术传人缺乏与媒体、企业、政府沟通能力、缺乏再生及造血能力等。
3.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传统武术练习人数的减少,是现代体育项目对传统武术造成冲击的重要表现之一。西方现代体育项目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大量涌入中国,这对传统武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事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的人越来越多,导致从事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少。这严重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回报
一定的经济实力,是所有体育项目发展的基础,传统武术同样不例外。传统武术资金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传统武术不属于亚运会、全运会的比赛项目,经济投入不足,导致传统武术的发展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
第二,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的同时,人们的经济意识也在进一步加强。由于练习传统武术在短时间内没有任何经济回报,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一些民间传统武术爱好者改变了初衷,并将传统武术放弃了,转而投入到追逐经济利益的大军中。正因如此,严重地威胁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使一些传统武术失传了。
第三,传统武术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向产业化发展,没有争取企业赞助,这样就会没有持续且合适的经济来源,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武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www.xing528.com)
(三)传统武术理论基础薄弱
传统武术形成于农耕文明中,在传统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儒释道等各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其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建立的理论基础。
传统武术所吸收的“精气”“阴阳”等理论,都是一些比较模糊、难懂,且不易接受的理论。由于当时社会文化水平的有限性,不可避免,使很多传统拳术理论具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基于此,在面对简洁、丰富、精准而直接的现代体育理论时,就显得比较晦涩、单薄,难以进行研究与解释。
(四)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局限性
由于血缘与师徒的传承方式,是大多数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因此,一定会使一些传统武术拳种失传。
第一,传承的封建保守意识,导致传统武术“近亲繁殖”。中国长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维系的家族制度,以及稳定的农耕生活,限定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传统的传承虽然对各门派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技术传统与风格,但是,也使传统武术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第二,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武术对言传身教非常重视,只要找不到理想传人,此拳派就会消失。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文化观念、政治、社会生活、经济的改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愿意“十年磨一剑”,愿意勤学苦练,进而使很多拳种没有了传承人,这些加速了传统武术的消亡。
在今后的发展中,倘若传统武术没有大量风格各异的继承人与传统拳种作为“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武术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五)传统武术训练手段的原始性
现在,身传口述依旧是传统武术的训练模式,这一模式是历代拳家经验的积累,一定含有科学理念,并且行之有效,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许多低效、不科学且原始的训练方法。
传统武术中的务实精神(如“拳打千遍,身法自现”)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相较现代先进的科学训练方式,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单一训练方式显得比较原始。相较于现代训练学中完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与理论(包括技术、心理、智能、身体及技术训练等),其显得更加陈旧、粗糙。
这种原始的训练方式,严重阻碍了传统武术自身优势的发挥,进而对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造成影响。
(六)传统武术发展的滞后性
传统武术产生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传统武术显得无所适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比,传统武术未及时进行自我更新,导致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第一,传统武术的外在表现,比如,传承方式、训练方法中的内容,无法被现代人接受。虽然传统武术的实质是人们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们去学习、继承与发扬,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有了越来越细的分工。导致传统武术的多元化价值功能,成为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双刃剑,为人们带来多面利益,与此同时,也制约着传统武术的发展。
第二,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受到了传统武术习练特点的影响。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越来越趋向于简洁、易学、高效、实用,尤其在青少年中表现的特别突出。而传统武术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经过长期且艰苦的锤炼。“娱乐比不过跳舞,健身效果比不过健美操”的观点,使传统武术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