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武术的教育意义

中华传统武术的教育意义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外,虽然面临着跆拳道、空手道与拳击等域外武技的冲击,但是中国传统武术丰富的流派、悠久的历史以及充满招法变换的武术意境,都会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无法割舍。传统武术的招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习练者能够在一招一式中,体悟中华文化的精深及独到之处,最终,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传统武术教育中对“武德”的强调,将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中华传统武术的教育意义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传统武术不断摄入民族文化的精髓,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常多的西方人都很喜爱我国的传统武术,并积极投身于这项凝结了中国人智慧的古老技艺。尤其是李小龙的出现,更是在西方掀起了“功夫”热潮。他让西方人在牛津词典中怀着敬意创造了一个富有中国文化气息的词汇—“Kungfu(功夫)”。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乐于接受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称谓“Sifu(师傅)”,这些都是专属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不仅征服了西方人,而且征服了西方世界,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文化输出。

在国外,虽然面临着跆拳道空手道拳击等域外武技的冲击,但是中国传统武术丰富的流派、悠久的历史以及充满招法变换的武术意境,都会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无法割舍。

传统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素材以及民族文化。对于广大青少年教育来讲,其所具有的价值是非常高的。传统武术的魅力,一方面,在于传统武术技艺本身;另一方面,在于渗透在传统武术中的几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

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二十九军的“抗日大刀会”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蔡云龙以15岁的年纪将美国拳击手打败,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传统武术教育事业等。这些爱国武术家的故事经久不衰,被历代赞颂。

近些年来,中国功夫片的热度未减,霍元甲黄飞鸿、叶问的故事虽不断被搬上荧幕,可观众依旧非常喜欢这些故事。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激励了一代中国人的成长,很多人都受到了霍元甲爱国情怀的感染。

当然,武术人不仅有在国难面前当仁不让的风骨,而且更有“止戈为武”的气度,将原本属于“嗜血”的格斗技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即讲求“点到为止”。进而衍生出了体现中国人击技思维的太极哲学,在“随曲就伸”与“舍己从人”中,体会击技的招数以及分出胜负的雅趣。传统武术的招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习练者能够在一招一式中,体悟中华文化的精深及独到之处,最终,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中,太极拳与八极拳的名字,就具有相当深奥的文化底蕴。(www.xing528.com)

西方拳击中的“直拳”,在中国拳法中被称为“撑拳”,无论是从技术规范,还是从劲力要求方面,都显得厚重了很多。其有一种直来直往的简洁与意念的渗透,更有一种任意出击的洒脱,并且是在迅猛快捷与劲力饱满中伺机而发。一个流传下来的古典传统武术套路,通常都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与心血,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与情节,与此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传统武术的尊重。

传统武术教育中对“武德”的强调,将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原因在于其将对道德的约束与规范融入习武者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贯穿于习武过程的始终。在“武德”当中,依旧有非常多积极的成分值得当今的青少年继承与学习

只要是传统武术流派,均会对本门派弟子有不同的道德约束,一些门派甚至需要经过长期的品格考验,才能够成为本门派的衣钵传人。被习武之人视为生命的准则还有诚信,正所谓“言必信,行必果”。重信守诺是传统武术习练者乐于接受的职业形象,那些言而无信的小人,即便功夫再高强,依旧不会受到传统武术习练者的尊重。

传统文化中的典籍注解,是“武德”中内容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武德”也是“武”文化与“文”文化的有机结合。“习武者对武德的敬重和尊崇,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敬畏,以及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的一种顶礼膜拜,进而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文化的制约与束缚,并且愿意接受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与道德评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