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完善,进而衍生出了众多武术流派。各武术流派之间有着不同的武术风格和技术特点,且各有所长。简单来说,可分为“长拳”与“短打”,“内家”与“外家”,“黄河流域派”与“长江流域派”,“南派”与“北派”,“少林”“武当”派等。此外还有一些按照姓氏进行划分的流派,以太极拳为例,可分为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等。
(一)“长拳”与“短打”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武侠小说中,少林都被视为中华武学的泰斗。在民间,少林武术也有着良好的口碑。少林一派的武术以少林寺所传习的拳械为基础形式,具有节奏鲜明、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快速有力、势正招园等特点其武术击技以直拳、摆拳、勾拳为主,这些都属于长拳。黄宗羲撰《王征南墓志铭》中提到的“少林以拳勇名天下”,说的就是少林长拳。
短打指的是动作幅度小、贴身近战、短促而多变的拳术。明代程宗猷《耕余剩技·问答篇》对短打又有清楚记载:“短打有绵张任家之类。”
(二)“内家”与“外家”
在武术类别划分中,一般俗称内家拳为武当派。这主要是因为由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立的用于内修的太极拳法是武当最为盛名的拳法,也是武当门派代表的缘故。
峨眉拳也是内家拳法中十分出名的一种。峨眉拳集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技法与风格。峨眉拳术分为僧门、岳门、杜门、赵门四大家和洪门、化门、字门、慧门四小家。峨眉派是有史以来最有名气的女子武术一派,在其创始之初,只收女性弟子,推崇的是女子之柔。不过到了后来便发展到了男女皆用,取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武术套路。相对于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当、峨眉来说,少林便成了外家拳的代表。
(三)“黄河流域派”与“长江流域派”
民国初年《中国精武会章程》等书中,使用了“黄河流域派”与“长江流域派”,这是划分南北方武术的笼统方法。
以江河流域为界,不同区域的武术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因而在此划分上又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小流派。
(四)南派与北派
南派与北派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此方法以流传地域为基础,并受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
一般将黄河流域及其北属于北方,长江流域及其南属于南方。民国时期陆师通《北拳汇编》等书使用了“南派”与“北派”,之后此分类方法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我国北方自然条件比较严酷,气候寒冷、地形多平原,这使得北方人往往有着健壮的身体和直爽的性格。反应在拳式上,主要表现为击技多长拳阔步,讲究以进取胜。同时,“北派”还流传有丰富多样的武术腿法,动作起伏明显,步伐快速,刚健有力。
南方自然条件较为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多为山丘,这使得南方人的体质稍逊于北方人,性格上也偏于温和。反映在拳式上,主要表现为击技多短打小步,讲究以机取胜。相对于“北派”,“南派”流传的武术拳法多,腿法较少。“南派”的拳法动作紧凑,劲力充沛。
鉴于南北方不同地域影响下所出现的不同拳术与腿法,还产生了一种“南拳北腿”的说法。
(五)少林武当派别(www.xing528.com)
有些人就单一的书本文化知识将武术流派划分为少林、武当、昆仑、峨眉、崆峒五大派别。由于这种笼统的划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小说的影响,所以有些片面。
属于外家拳的少林武术与属内家拳的武当武术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一刚一柔。
(六)按姓氏划分的太极拳流派
1.陈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经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两套。经过精心编排的这几路太极拳的动作、速度、强度、身法和劲道各有不同。以前三路为例,第一路动作简单,柔中寓刚,柔多刚少,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行气运动时以“搠、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捌、肘、靠”的四隅手的运用为辅;而第二路的动作则较为复杂,疾速紧凑,刚中寓柔,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捌、肘、靠”为主,以“拥、捋、挤、按”为辅;第三路以刚发劲为主,强调震足发劲,并注重蹿蹦跳跃、腾挪闪展的步法锻炼,体现的是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传统套路有头套、二套、三套、四套、五套、长拳一百零八式、炮捶、器械、对练套路、老架二路四十二式、小架一路六十四式、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新架一路八十三式、竞赛套路五十六式等。新编套路有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十八式,又称美人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四十八式、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十二式,又称三十二式炮捶、陈氏二十四、陈式心意混元太极剑及美人太极剑、陈氏太极拳三十六式普及架等。
在锻炼陈氏太极拳的时候,练习者要注重自身意、气、身三者的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并注意运用“拥捋、挤、按”,做到“纵放屈伸人未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做到听劲懂劲,借力制动,发劲制敌。
2.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所创。杨露禅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从师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随后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是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在杨澄甫的一再修改后最终成型的杨式大架子。杨式太极拳拳架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舒展简洁,刚柔内含,轻灵沉着,轻松自然。杨式太极拳的姿势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刚入柔,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艺术。”
传统拳套有四路:大架、长拳、中架及小架(亦称用架和快架)。一些人把杨澄甫大架再次简化,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四十八式竞赛及四十八式等被编成更短的拳架,因更为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而被广泛流传。其中最为经典的改编套路就是现今众所周知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3.吴式太极拳
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吴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为师。在吴仝佑对杨式小架太极拳进行了逐步修订的基础上,吴鉴全将其改进修润成了一个新的太极拳流派,即“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循规蹈矩的动作轻松连绵,独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由开展而紧凑,但具有大架功底,在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帖,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有单人推手法、双人推手法,亦称打轮;套路有二十四式、四十五式、三十七式、一百零八式等。
4.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由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裹创编。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它学而化之,自成一派。武禹襄借鉴了李呈芬《射经》中有关身法要点,总结提出了“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的身法八要。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武式太极拳有着简洁连贯舒缓平稳的动作,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手伸出时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在进退旋转的过程中,胸部和腹部始终保持中正;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徐徐放下足跟;弓步时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得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并进而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的境界。其套路有十三式、四十六式、八十五式、一百零八式等。
5.孙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从学于李之师郭云深,又从师程廷华学八卦拳,在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后,经多年研练且功夫深厚的孙禄堂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为一体,继而创造了“孙式太极拳”。具有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等特点,其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套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由于孙式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在转身时要以“开”“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其套路有二十四式、四十九式、七十三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