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传中医传承群里,我跟大家专门讲过中药的四气五味。摘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中药的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这一点西医西药是不承认的。中药的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酸、咸、苦五种味道,当然,中药也还有涩或淡味。这一点西医西药也不承认——他们太笨。
现在学院派的中医,中药学不通,问题就出在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上!哎,这70年来啊……传承这件事似乎只有咱们古传中医在默默做着……古传中医学中药,不仅仅看药物“本身”,还要看天、地、人。中药是天地所生,天,生四气;地,生五味;人呢?得天地之“全”!而药呢,则得天地之“偏”。因此,中药的传承——就是要懂中药的“偏性”!
“四”气, 其实就是“四”季——寒热温凉, 显然,这是老天赋予的。“五”味——酸苦甘辛咸,其实也是五行,是地赋予的。天地无私,天地亦至私。跟人一样,每个人的禀赋不一样,每味中药的“禀赋”——其实就是偏性——也都不一样。天地给每一种动物、植物、矿物的四气五味都只给一部分,哈哈,给人当然也一样。好比老天爷就没给我高大英俊。
中药“五味子”是唯一五味皆有的,可是它的四气也只有“温”这一气,还是没法“全”。什么药是“全”的呢?——人体自身的“大药”——金丹大道的“原材料”!
四气五味的含义很多!先讲第一个,大家听好了!真传只有这一句话:人体本“身”的“四气五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就有所偏了,这时的人体就阴阳不平衡了。怎么办呢?古传中医就是补足正气一个简单方法。不懂补足正气对抗邪气,就可以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来给人体补偏救弊。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说的就是,人体偏寒了,就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它。同理,人体偏热了,就要用“凉”药来“凉”它,甚至要用“寒”药去其大“热”。
简单来说,四气五味都有各自的作用!这一点要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般牢记在心。
比如五味的作用要牢记: 1.辛——散;2. 咸——软;3. 酸——收;4.甘——缓;5. 苦——燥。四气也一样:1.寒——可去大热;2.热——可去大寒;3.温——可暖凉;4.凉——可cool down温热之症。
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气味有“厚薄”之分!很多人用药不够精准,就是因为对气味的厚薄不明就里。有句口诀:“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泄。”
以上讲的,看似“简单”,但是学复杂了就不对了。学习古传中医要谨记“简易才是大道”——大道至简至易,整复杂了就不对。四气五味,干脆就像数学中的“公理”“定理”一样。弄复杂了肯定不对。
大家记一下:
辛——主要用来发散、行血,用来治表症;
甘——主要用来补益、和中等,用来治疗虚症;
酸——主要用来收敛、固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之类病症;
咸——主要用来通便泻下及软坚散结,常用来治疗有肿块症状的疾病,亦可消除痰火结核等;
涩——与酸味中药类似的功用;
淡——哈哈,淡也可以治病,主要用来利尿,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疾病有功效;
苦——有泻火解毒和化湿的作用。
这就是公式!搞熟了啥“题目”都好解嘛。(www.xing528.com)
寒凉和温热这“四”气说白了就是“二”气——阴阳而已!它们是对立的二种药性。寒和凉药性相同, 热和温药性相同,它们之间,其实只是程度上——古人叫“厚薄”上的不同而已。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该用什么中药来治呢?当然是温热的中药!所以就要用用桂枝、生姜煎汤饮服,发汗了就能消除寒的症状。哈哈,很简单!现代人很多人会生疔疮、局部红肿、疼痛,小便黄色、舌苔发黄、全身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该用什么中药来治呢?寒凉的药嘛!哈哈,所以就得用金银花、连翘等来治愈。我们群里“中药每日一课”都讲得很明白。
大家再记一下这两句真传的口诀: 1.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证;2. 温热药——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证。
其实中药的药性除了寒、凉、温、热四气,还有一气叫作“平”——就是那些药性较为平和的。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每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所以,用药要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为什么上次我告诉两位瑞士的中医大夫卓玛大夫和黄大夫的那个方子,明明是治疗一个洋娃娃的梦游症的,却同时把他妈妈的病也治了呢?他妈妈可没有服药啊!哈哈,这即是“气”起了作用!
举个常用的中药例子。很多地方的人呢煮鱼都放紫苏,特别是日本人,特别爱吃紫苏。紫苏呢,性味辛、温。我们上面讲的“公式”可知,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紫苏的主要作用,就是发散风寒。
大家再记一个“公式”: 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有所区别。另外一个“公式”:性同味不同,或者,味同性不同,这样的药物在功效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举例来说,中药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而中药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两味药同样是寒性药,但是因为“味”不相同,黄连“苦”寒,浮萍“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再举个例,中药黄芪甘温,中药芦根甘寒,都是“甘”味药。但是“气”不同,两者的作用(药效)也就不同。黄芪甘温,因此能很好的补气;芦根甘寒,因此能清热生津。
中药的四气五味,一定要“联合”起来,切不可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四气五味,所谓“气味”,其实也叫“性味”。
气——很多古书叫作“性”,药性! 味——其实理解为“滋味”就明白。中药的“药性”和“滋味”,就是中药的“性味”,就是中药的“气味”。气味相投——容易成“闺蜜”。
古人说“一物之内,气味兼有”,每个人其实也都有自己的气味,比如娃娃奶奶就有一股北方大龄那啥味儿,跟她家石司机的北方老司机气味相投也就不奇怪了嘛。
明朝大医张景岳夫子的这句话大家最好背诵下来: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
当然,太多中药有毒性了。砒霜,著名的毒药,其实也是中药。曼陀罗花、柴胡、厚朴、独活等等都有毒。矿物类的中药很多都有毒,比如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和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以及含铅类(铅丹)都有毒。甚至连“明矾”也有一定的毒性。动物类的中药,蜈蚣、蛇毒、水蛭等都有毒这些大家能理解,但是鱼胆、海马、海龙等也有一定毒性。我们古传中医那个专门生男孩的“二胎酒”有用到一点儿。毒,当然是偏性太厉害。植物类中药有毒的更多。比如雷公藤、钩藤、铭藤、苦楝皮、泽泻、防已、甘遂、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草乌、木通、使君子等。
甘、酸、苦、咸这四种味道大家应该都熟悉,辛是啥味很多人不太懂。胡椒、生姜、葱白、紫苏、辣椒、茴香、砂仁、桂皮等都是“辛”味的。这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茅台、五粮液、汾酒也是“辛”味。所以比较能够辛散风寒、温通脉络,所以我给中国的土豪家庭的老人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痛,常常问老人家能否喝白酒?能喝酒的话就让他们的儿子买茅台给老人家喝。
五味与五脏密切相关。所谓“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是“常识”,大家应该把它当“公式”记起来。
中药因为都具有偏性,温凉寒热各不相同,所以药物一般不能随便乱吃的,更不能一个药吃很长时间!而食物一般都具有平和之性,正确的调配食物,也可以达到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五脏各主其味,食物进入哪一个脏腑就会对其产生滋养作用。
现在北半球大多数地方已经入秋了(南中国及其以南除外),秋为金,在味为“辛”,辛入肺。秋天喝点儿茅台肯定可以对治风寒感冒。辛味入肺,能宣发肺气。我们知道,气随血行。所以那些“气血瘀滞”的办公室人士,宜用辛味,让气血流动起来,喝点儿(10毫升)二胎酒可以生男孩。不过辛味属阳,不补肺阴,秋天要注意补肺阴!肺阴虚的人(特别是西医所说的肺结核),就不要多吃辛味。肺与大肠相表里,辛味入大肠就“燥”。所以有些人吃太辛辣的东西容易拉不出大便就是这个道理!可见中医所说的“肺与大肠相表里”是无比正确!辛温的食物发汗作用强,吃多了会耗伤津液。大便干燥的人吃太多麻辣的东西就会加重肠道缺水的状况,很多人便秘就是太爱吃辣造成的。气味浓烈的都可以归入“辛”味。 所以, 麻味、辣味、辛香味,都属于辛味。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空气中都常弥漫着“辛”味。中国的好的白酒几乎都产于贵州、四川,其实在中医看来也正常不过。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的“五入”,就是五味入五脏:“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同一篇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大家耳熟能详的“五劳七伤”也源出此一篇。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 五劳七伤中的“五劳”就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五劳七伤中的“七伤”。 (见 《黄帝内经·素问·诸病源候论》)医家正椎,一法可完治五劳七伤。
大家要注意一点:传统中医都说“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中药的药性(四气)当然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得出的,但却绝不是“概括出来”的 。 古传中医是直接“知道”“体证”出来的。同样,传统中医的教科书上,常有一句话叫作:“ 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 这句话也不完全正确!中药的“五味”并不完全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来表示。黄连和黄柏用口品尝当然是“苦”的,甘草、枸杞等品尝起来的确是“甘”的,而桂枝、川芎、花椒等品尝起来也是“辛”“辣”“麻”等“辛”味。乌梅等是“酸”的,盐当然是“咸”的。这些都没错。但是,石膏,你无法拿来品尝出其“辛”味嘛,所有药店上都说其“味辛”。古人怎么知道的?难道古人的舌头、味觉跟我不一样?哈哈,古传中医还真有一套十分简单的方法辨别!
四气,寒凉温热,说到底是阴阳。寒凉为阴,温热为阳嘛。五味,说到底还是阴阳! 酸苦咸属阴,辛甘(包括淡)属阳,还是阴阳!哎,“道从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所以学习古传中医,要往“简单”处下功夫!大道至简至易!医者,易也。易者,意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