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传中医微信传承群里,我们曾谈到民间中医。所谓“高手在民间”,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过很多著名的中医学家,他们都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假如没有著作流传下来,他们就很难穿越历史,也很难被后世所了解。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的历史上,有很多珍贵的经验都流失了,无论这些经验得来是多么不容易,所以明师们最怕的事情是毕生所学找不到合适的传人,所谓“欲向人间传秘诀,未逢一个是知音”,是修道者的一大憾事。也有的人很幸运,遇到了“知音”,使自己的经验能够传承下去。扁鹊与长桑君、张仲景与王叔和、李东垣与罗天益的动人事迹也有这样感人的缘分。
这个时代的民间中医,往往没有多少文化,甚至像蛇花子季德胜、邋遢先生陈照、民办教师成云龙先生,他们更加幸运,遇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经过朱老的帮助和整理提高,使他们“名不见经传”,没有“质量标准”的民间经验,都上升为国家成果,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了医生(国家干部待遇)。因此,可以说,没有“名师指路,贵人相助,有人督促”,要想脱颖而出是很困难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朱良春先生的眼光,发现不了“三枝花”;没有朱良春先生的胸怀,也容不下“三枝花”。《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曾经让朱良春先生感到难以再施展他的“点石成金”发现人才和项目的技能了。
《中医药法》的实施,关于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制度的建立,以及让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挖掘本行政区内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证其传承,推广其技术的有关规定,目前还没有被提到日程上。但是,寒冬即将结束,春天还会远吗?(www.xing528.com)
当然,民间中医的技术如果希望被人了解,得到政府承认,并逐渐推广出去,造福天下百姓,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用别人能够接受的语言,用能够理解的道理进行说明,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的原始状态上。不交流的文化始终是“山寨”,药香传四海,中医“利天下”,就应该升级换代,植根于中医传统理论,又合乎当代“安全有效”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走得远,行得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