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易闲话:五运六气之六气阴阳指南

医易闲话:五运六气之六气阴阳指南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上几篇文章介绍了五运,这篇开始讲讲六气。六气,简单来说就是指寒、暑、燥、湿、风、火六大类天气变化所带来的“气”,所以古书有时称其为“在天之气”,有时称其为“在天阴阳之气”,或者干脆以“三阴三阳之气”等称之。天上的这“五贼”,需由人体的五脏之气来转化。这六气又分三阴三阳。用六气的三阴三阳结合“地支”来推算。所谓“正化”,就是指六气本气、本位所在。

上几篇文章介绍了五运,这篇开始讲讲六气。

六气,简单来说就是指寒、暑、燥、湿、风、火六大类天气变化所带来的“气”,所以古书有时称其为“在天之气”,有时称其为“在天阴阳之气”,或者干脆以“三阴三阳之气”等称之。《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上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阴符经》也说:“天有五贼”,可见寒暑燥湿风,皆为天上五行运行所产生。胡涂医在以前的诸多文章里都强调,古传中医、真正的中医研究的是天人之学,一个明道的中医,必定是学究天人的宇宙大道的见证者、实践者。天上的这“五贼”,需由人体的五脏之气来转化。而转化之功,当然是人体的先天功能,“百姓日用而不知”,若能有针对性的修炼,就可望“同于道”。《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医家有秘传的五脏内炼法门专门训练运化五行。 所以《阴符经》才说“见之者昌……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这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中,暑和火,其实都是“热”气、“火”气,所以在五运六气学说中,一般说六气往往用寒、(少阴)君火、(少阳)相火、燥、湿、风来代替,有时也作君火、相火、燥金、湿土、木风、寒水。这六气又分三阴三阳。 三阴是指厥阴、少阴、太阴。三阳则是指少阳、阳明、太阳。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阴气有多有少——厥阴、少阴、太阴,阳气也有多有少——少阳、阳明、太阳,层层递进。 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因为阴阳的“多少”或者说“程度”不同,所以才分为三阴三阳。这三阴三阳之气,可正可邪。若其在该产生的时候产生,则是正气,叫作“六元”或“六元正气”。若其在不该产生时产生,则是邪气。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所以人体致病因素,在古传中医看来,不外就是正邪两气的博弈而已,不明道者,见不及此!

那么明白六气运行有啥用处呢?对于明道者,可以作为修炼的助缘,因天之道,合道而行。对于普通医者,则可以用来推算一年的气候的“常”与“变”,从而指导养生、防病、治病。

具体如何运用呢?用六气的三阴三阳结合“地支”(参阅《医易闲话—— 五运六气之天干、地支、节气、甲子》)来推算。老祖宗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结合十二地支,叫作“地支化气”(有些医书也叫“十二支化气”)。

怎么个化法呢?见下表:

很简单,就是十二地支配上六气。在《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鬼臾区先生向前来问道的黄帝解释说:“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 这段话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太好懂。先说第一层意思:每逢子午年,都是少阴君火之气当老板(即为“主”),每逢丑未年,都是太阴湿土之气当老板,每逢寅申年,都是少阳相火之气当老板,每逢卯酉年都是阳明燥金之气当老板,每逢辰戌年,都是太阳寒水之气当老板,每逢巳亥年都是厥阴风木之气当老板。

这样一来,子和午都是少阴君火,哪一个才是“正”牌的呢?得了真传的王冰真人在注释《黄帝内经》时引入了“正化”和“对化”的概念。所谓“正化”,就是指六气本气、本位所在。而“对化”则是指本气所影响、制约的所在。举例来说,十二地支中,寅、卯、辰的方位在“东”,申、酉、戌在“西”,巳、未、午在“南”, 亥、子、丑在“北”。那么子和午按照上面这段话所说皆为“少阴主之”,都是少阴君火所主, 当“午”为“南”方,南方属“火”,而“子”为“北”方,北方属“水”, 显然,只有午才是正牌的,所以午为“正化”。当“午”在南方主君火的时候,“子”在北方水位正与“午”相对,所以此时“子”也成了“午”的君火之“主”,这个“子”就叫作“对化”。 再比如说,丑与未,都是太阴湿土,当丑在东北,未在西南。未在西南,月份在六月,时值长夏,而土在长夏为旺,所以未为太阴湿土的“正化”。而与其相对应的丑则是“对化”。 同理,寅与申,同是少阳相火,寅为东方,属木,而木生火,故寅为少阳相火的“正化”,而申则为其“对化”。 再如,卯与酉都是阳明燥金,当酉在正西方,西方属金,故酉为阳明燥金之“正化”,卯为其“对化”。以此类推。—— 宋代医家刘温舒大夫曾说:“渭厥阴木也,木生于亥,故正化于亥,对化于巳也。虽有卯为正木之分,乃阳明金对化也,所以从生而顺于巳也。少阴所以司于子午者,何也?谓少阴为君火尊位,所以正得南方离位,故正化于午,对化于子也。太阴所以司于丑未者,何也?谓太阴为土,土属中宫,寄于坤位西南,居未分也,故正化于未,对化于丑也。少阳所以司于寅申者,何也?谓少阳相火,位卑于君火也,虽有午位,君火居之,火生于寅,故正化于寅,对化于申也。阳明所以司于卯酉者,何也?谓阳明为金,酉为西方,西方属金,故正化于酉,对化于卯也。太阳所以司辰戌者,何也?谓太阳为水,虽有子位,以居君火对化,水乃伏土中,即六戌天门戌是也,六己地户辰是也。故水虽土用,正化于戌,对化于辰也。” 顺便说一下,今天中国人还管医生叫“大夫”,似乎就是从宋朝开始,当时刘温舒先生曾经官至“朝散大夫” —— 古代的名医似乎都有治病救人之外的好工作啊。

明白这个对化的道理有啥用呢? 就是为了后面的主气、客气、客主加临的推断。(www.xing528.com)

ps.讨论正化与对化的问题,请参考:

子与午均为君火,但午之方位在南,在月建为五月,南方与五月仲夏均属火,所以午为正化;子为十一月月建,居正北方,与正南方的午遥遥相对,故子为对化。

未与丑均为湿土,未为六月月建,六月为长夏,正当湿土旺季,所以未为正化;丑为十二月月建,未在西南方,丑在东北方,东北方十二月的丑,与在西南方六月的未遥遥相对,故丑为对化。

寅与申均为相火,正月建寅,在时令为孟春,正当木气旺时,木能生火,为火之母,所以寅为正化;申为七月月建,七月初秋属燥金,是下半年的第一月,与上半年的第一月正月遥遥相对,故申为对化。

酉与卯均为燥金,酉为八月月建,正是西方金气旺盛的季节,所以酉为正化;卯是二月月建,八月仲秋,二月仲春;仲春卯月与仲秋酉月遥遥相对,故卯为对化。

戌与辰均为寒水,九月建戌,为秋金隆盛之时,金能生水,为水之母,所以戌为正化;辰为三月月建,三月为季春,与季秋戌月遥遥相对,故辰为对化。

亥与巳均为风木,十月建亥,为水令之孟冬月,水能生木,为木之母,所以亥为正化;巳为四月月建,属孟夏月,与孟冬月遥遥相对,故巳为对化。

具体看下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