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古元朝教育制度的真实状况

蒙古元朝教育制度的真实状况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今八百余年前,蒙古人崛起于北方。是宋助蒙古灭金,实所以使蒙古少一劲敌,而专心谋己也。然帝王中,间有酷好文学教育者。其时则各经已译成蒙古文,故考试法分为二种。元代之教育制度,分京师、地方二种。至元中,大司农所上学校之数,多至24000,然名存实亡者居多。世祖忽必烈及其他诸帝,诏兴教育之鸿猷安在哉?故立国八十余年,有声誉于文学教育者,寥寥无几。

蒙古元朝教育制度的真实状况

在今八百余年前,蒙古人崛起于北方。宋理宗时,蒙古约宋夹攻金。揣宋意,不过欲蒙古灭金,饱掠而还漠北,以为偷安旦夕。岂知金亡而蒙古转其马首以向己。是宋助蒙古灭金,实所以使蒙古少一劲敌,而专心谋己也。哀哉!

元为蒙古游牧人种,世居荒漠,初主中原,于吾国文化少有兴味,且长官不喜用汉人,故选举、学校,皆非其急务。然帝王中,间有酷好文学教育者。若元世祖忽必烈之命萨斯迦人八思巴,制蒙古文字;至元十七年(1280),重订中国历法;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国子监,各州县俱设学校。仁宗皇庆三年[2],诏天下州郡县,举其贤者能者以应试。科场试艺,首以经术,次则时务策。其时则各经已译成蒙古文,故考试法分为二种。试蒙古文者共两场。若试汉文,则有三场。汉人与蒙人同有授高官之权利,故各种官吏之数,较前多倍蓰。顺帝至元元年(1335),诏罢科举、官长尽用蒙人,汉人群起反抗,不得已于至元六年(1340),复科举取士,以安人心,至顺帝北走而罢。

世祖忽必烈及其他诸帝,皆极注意医学、阴阳学、天文学三专门学。各州皆设有此三种学校,不可谓不盛。立医学考试法,中选者升入太医院。其天文学校考试中选者,则为钦天监之副贰。(www.xing528.com)

元代之教育制度,分京师、地方二种。京师有蒙古国子监、汉人国子监、回回国子监。地方则各州有书院,路有路学,县有县学,再各路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等。至元中,大司农所上学校之数,多至24000,然名存实亡者居多。世祖忽必烈及其他诸帝,诏兴教育之鸿猷安在哉?其故由于元为北狄之一种,不尚文教,所以设学校开科举者,仅以笼络汉人而已。故立国八十余年,有声誉于文学教育者,寥寥无几。唯间有一人,颇有功于教育,为人所不忘者,即宋末王应麟所著之《三字经》是也,为初入学校儿童讽诵之本,几七百余年;内容包罗万象,哲学经学、文学、历史、传记与普通知识皆入焉;又可谓之曰数千历史之缩影;每句三字,文义虽浅,若讽诵成熟,于人生常识大有裨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