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教育状况及辽金教育概况

宋朝教育状况及辽金教育概况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宋之一朝,亦为吾国文化上极有关系之时代也。于述宋朝教育状况之后,不得不旁及与吾国教育有关系之穷理哲学。论宋代诸哲,折中于二派之间,倡言二元论,说理则归本于力与质二者。宋代著名之学者,为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陆九渊、朱熹诸人,其中以朱熹最有功于吾国之教育,而其名亦最著。宋室最大之患为辽金。虽起朔漠,而皆淹有吾国之东北部,故辽金教育之状况,想亦读者所乐闻。

宋朝教育状况及辽金教育概况

赵宋之一朝,亦为吾国文化上极有关系之时代也。先是后唐宰相冯道发明木版印书之术,知识传布之道渐广,宋代诸学者食其福,文明日启。凡史学、经学文学训诂学以及诗词学,硕儒辈出,皆英主提倡之力。虽曾受辱于辽金,二帝蒙尘,但在吾国历史上仍称盛朝,不让他代也。

宋太祖既受周禅,首于京师国子监,七品以上子弟入学焉。仁宗庆历三年(1043),重建四门学,以士庶子弟为生员。明年,诏国子监博士,仿汉唐制立太学。创始之初,殊形简陋,后二十余年,规模渐具,能容学生900人。京外诸州,皆立学校,亦仁宗之力也。仁宗有见诸州县学校选择教授之不慎,于庆历四年目(1044),下诏戒饬之。神宗时,王安石于宫中设律学,行明法考试,以代明经考试;又立武学;神宗元丰二年(1079),立三舍法。所谓三舍法者,即以太学学生分为内舍、外舍、上舍是也。外舍2000生员,内舍300生员,上舍100生员。初入为外舍,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既升上舍,则有得官及享受他种权利之希望。此三舍升迁法,所以奖励士人之求实学,而不专学作诗赋,以博取科名已也。官吏考试法,一仍唐代之旧。一为学校出身者,一为非学校出身者。王安石所立之三舍法,至绍圣元年(1094),又复立之。元符二年(1099),诏三舍法之制,遍行天下各学校。学校博士,有权授学位,一如考试之制。徽宗崇宁二年(1103),有诏暂罢考试制度。至于博士之选任,不经吏部而归州官。宣和三年(1121),因士子之哀请,州县除三舍法。迨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曾一度再兴三舍法,时徽宗已北虏,迁都临安,即今之杭州。上溯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学校除国子监、太学、律学外,尚有算学、医学、画学、书学四专门学校,设于京师及各州;并令各省四种专门学校,仿古时县学之制,注重德行与文学。未几蔡京罢相,四种专门学校遂废,继而又被召,四种学校亦随之而恢复。高宗南渡,屡诏京师及南方各州学兴。绍兴二十一年(1151),诏州县慎核特种田产之所入,以维持学校,并令立高等视学官。但因干戈相寻,税源竭蹶,教育费短少基多,博士无权荐举生员得官,盖是时考试法已正式进行矣。

宋代之初叶,诸帝虽不重学校制度,然考试制度则颇为发达。因欲得人才以理国事,除诸州有司有权荐举人才外,则有各种高等考试,及第、赐五经律算等学位。考试之权操诸礼部,赐进士与其他高学位。考试诸科目与唐代大同小异,《文献通考》详焉。唯考进士者,专以诗赋定高下。考取进士之后,以入翰林院较授职为荣。

约言之,宋时士子,多重考试而轻学校,盖经考试得官较易故也。因此,考试制度颇呈整齐划一之象。防作弊之法,亦属完密。吾人知当北宋末叶,凡国子监、太学以及其他诸专门学校之博士,有举士之权,其所得之功名,与经礼部考试者同。其后甚而暂罢考试法,以举士之权全属诸博士。南宋时,博士举士之特权遂废,功名尽出于考试之途。所惜考试专重诗赋,无济世用,大背立法之初意。《文献通考》云,宋代养士之德行,非尽本于古礼,去孔门之道远哉。

于述宋朝教育状况之后,不得不旁及与吾国教育有关系之穷理哲学。盖其时学者病汉唐之徒尚训诂,繁琐支离,而以汉儒为甚。其注经也,师弟授受,恪守旧训,不复参以己见,成为专家之说。东汉马融、郑玄之徒,赅综众说,注释渚经,不以一家自封。唐时学者,又疏解汉注,委曲旁引。然汉唐诸儒之注疏诸经,惟古是从则一,不暇讨寻真理。迨乎有宋,患汉唐之所失,受佛教之感化,诸哲迭兴,一洗汉唐之旧理想,倡一种新哲学。诸哲虽被佛老之说潜移默化,然竭力避人称作佛老之徒。世界之哲学,不外乎二派。一派以心为主,物不过一想象之幻影也;一派谓物为本,心由物而生者也。二派皆谆谆于一元。论宋代诸哲,折中于二派之间,倡言二元论,说理则归本于力与质二者。凡深究中国哲学者,谓吾国之哲学,早得近世科学之精意矣。宋代著名之学者,为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陆九渊朱熹诸人,其中以朱熹最有功于吾国之教育,而其名亦最著。效司马光著《通鉴纲目》,占吾国史学上重要之位置,又注解《四书》,虽与汉儒之训诂不同,而不背于理,引申治国处事之道,极端反对一字之注解。因所处之时不同而有异议,自后学者对于经义,从朱熹之注解者为多。(www.xing528.com)

与上述诸哲立于反对之地位者,实大政治家与大经济家王安石氏。其人于有宋一代之教育,大有关系;释《诗》《书》《周礼》,号曰《三经新义》;作《论语》《孟子》义,一时学者,靡然从风;改革考试之法,罢诗赋帖墨,以经义论策试士。风会所趋,虽乡村士子,多抛弃诗文,而从事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诸学,甚或古代医学垦殖等书,无不披览,皆有助于人之研究古代之经学。惜乎王安石之政策,不为老成所喜,贬为州吏,虽未几再被召,而不久即去世,其政策被推翻,而新经义亦遭禁废也。

宋室最大之患为辽金。虽起朔漠,而皆淹有吾国之东北部,故辽金教育之状况,想亦读者所乐闻。辽既以武功经略域内,觉典章文物,较南土有愧色,遂设学校于辽京,兴科举制,以与南朝相竞。金人继之,亦效辽制,行考试法取士法。命官征服各州,以女真文翻译各经,印两种经本,一汉文、一女真文,颁行各学校。又创女真文考试法,金人与汉人考试中试者,各赐举人、进士。此外有童子试、律试,又遍设医学于各地。

辽、金之在吾国北方,日以侵伐为事。南朝天子,宵衣旰食,不得不重武艺,以为御国之计。故高宗绍兴五年(1135),行武举制,以策为去留,以弓马为高下。绍兴二十七年(1157)于京师设武学。孝宗隆兴九年[1],定制前敌各军,赐功名一如文举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