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祚几三百年,圣君、贤相辈出,励精图治,虽间有内乱外患,然不可不称为一代之治也。若诗赋,若文学,若教育,皆显特著之进步,一洗魏晋六朝浮华之弊。唐初,高祖、太宗皆奖励学术,学校林立。是时日本、高丽、新罗、百济、高昌、吐蕃诸国,皆遣子弟来唐求学焉。
唐时之学校制度,颇为完备。京师有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文武三品以上子孙、二品以上曾孙入国子学,学生300人;文武五品以上子孙、三品以上曾孙入大学,学生500人;四门学能容1300学生,其中500人为文武七品以上之子,800人为庶人之俊异者;律学50人;书学30人;算学30人。京师之六学,皆隶国子监。又有弦文馆与崇文馆,为贵族之学校,凡宰相及一品功臣之子,皆有资格入学焉。此外则广文馆,为考试进士者求学之所。京师学则研究五经之地也。
地方之府州县俱设学校。大都督府、中都督府,学生60人。若下都督府,则50人。大、中、下州学之学生,自50至60人;而上、中、下县之学生,则自20至50人。当时无论公私各学校,均以五经为主课。
若欲知当时之教授法与京内外各种学校所习之科目,读《文献通考》可知也。考试之法与学生转学之程序,亦详载于《文献通考》。京师各学校之学生,非选送之府学校优等生,即应竞争考试而来者也。此为欲入京师学校者,仅有之二途。
唐制取士之法,不外生徒法、贡举法、制举法三种。由京师之六学二馆,及州、县之诸学校,选其成业而送入京师试验者,曰生徒。不入于学校,先试于州县,及第则更至京师受试,曰贡举。间有非常之士,天子自试之,曰制举。换言之,士子进身之途有三:(一)毕业于学校者;(二)经州县竞争考试者;(三)受天子亲试者。《文献通考》载有各种学位及如何取得学位之道颇详。秀才试方略策,明经试五经解释与时务对策。高宗永隆年(679)以后定制,进士试诗,其试五经与方略策,则较秀才为宽;明法试律与法令;明算试造术,令说明术理。虽然,得各种学位,非易事也。至玄宗天宝元年(742),因无合格秀才之人,遂下诏废除秀才学位云。
唐代之学校制度与考试制度,既如上所述,然帝王相继,因时制宜,间有变更者,兹不一一详之。玄宗开元末年,有所谓翰林院出,地近宫掖,帝王亦时幸院,精究文学,未几又变为修史督学试士之处矣。(www.xing528.com)
唐代儒者之厄运,为自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至天宝十四年(755)之26年。盖其时玄宗重玄学,置崇玄学于京师,令学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立道举之制。一切规例,与取士之制同。幸不久遇安史之乱,而其制遂废。其子代宗即位,追溯前绪,重建乱散各学校。然大乱敉平,疮痍未复,大学教师薪资微薄,小学教师则非犁田不足以自给。且唐代宦官之祸不减于东汉,故其为害于学校考试亦颇烈。宪宗元和二年(807),诏令长安、洛阳东西二京,各设6学校。然国势日非,已去之人心风俗,教育亦不能挽回。
当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考试制度之掌管,生一大变革。昔日各种考试皆在吏部举行,于是年移归礼部。自古取士,皆以礼为本,则考试自当属于礼部,并无疑义。但考取之后,量才授职,吏部之事也。吏礼二部,以此时起暗潮。礼部考学术,吏部选才能。不幸有举于礼部而不得官于吏部者,有虽不举于礼部而吏部授之以官者。第二类之人,多为奖励之小职,其中之大多数,为高官之子,恃援引进国学,以父荫而得官。至代宗时,因宦官之力,护此陋习,士子得官之难有加。常闻礼部考取之名册,送于吏部,得官者10人中难遇1人焉。《文献通考》云:三代、两汉,举士与举官合而为一,士之获举,未有不入官者也;至唐,以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于是举士与举官分为二途矣。
于叙述宋代教育之前,有数事关系于教育者,当先提出说明之。唐朝诸帝,间引内外学士,于听朝之隙,讲论学术,商榷政事,此等学士,皆归京师都府长官荐引。又立夙慧少年考试法。设各府州县督学官,以察士子之德行。武后时,创武举之制,选取赐典,一如明经进士之律,后废而复兴者一次。他若各府州县,多建医学校,其考试与学位之奖励,与普通取士制同,则崇尚医学之道也。
唐末,内则宦官擅权,外则藩镇跋扈,至梁太祖开平元年(907)而亡。此后半世纪则为五代。君臣相贼,兵连祸结,教育几于全废。迨赵宋统一天下,文化教育为之一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