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而作教育制度沿革史?吾知研究历史、政治与教育者,必乐闻斯言也。盖欲考见吾国开化独早之由来,与夫数百兆人民结集之故,则不得不读此沿革史。欲寻求吾国操何治术,俾政体巩固,与夫人民得安居乐业,则不得不读此沿革史。夫一国之有教育制度,即所以助其国陶淑人民之性情,令日趋于坚凝与齐一,巍然并立乎于天地间者也。迨乎今日,吾国教育家既诸斯义矣,则殚精竭虑,思合近世之趋势,应最新之需要,故其教育制度沿革史,与他国同,亦既深饶趣味,且可多所借鉴。正言之,为模范,为指南;反言之,则亦前车之覆辙也。
有为吾国教育沿革全史者,则必举吾国历代人民之知识道德之沿革,记载靡遗;或撮其文学、科学、宗教与政治诸灿烂之事实,所以造成国民性与一切教育制度者,搜讨其复杂之原因焉,而是书非其伦也。盖仅为吾国公共教育制度沿革之概观。自上古以至今日之激进过渡时代,作一评论。所谓公共教育制度者,乃指国家所维持与管理之学校,所以为人民教育者。由狭义的言之,则不能括登庸考试制度。惟其与历来教育有密切之关系,且互相消长,故连带及之。且由公共教育制度名词之性质言之,即私人创设之学校,亦不宜旁及。惟其影响及于吾国教育者甚大,故亦不得不略述。然则是书之研究,又不嫌其不精密乎?曰:“否”。是书之性质乃涯略的而非特殊的,广大的而非专意的,盖兹所急需者,为吾国教育史之概要,而非专考吾国教育沿革一部分之事实故也。
读教育史者,当知欧美各国教育所受最大之影响,莫宗教与政治若也。是二物之影响及于吾国教育,与欧美同。在昔之孔教(孔子是否宗教家尚属一问题,但孔教之称相沿已久,姑从之)、佛教、道教及今日耶教[1],皆直接或间接大有造于吾国之教育。其中尤以政治占大势力。盖自古然也。国家治乱,皆视政府之能尽心于教育与否。是故吾国之教育制度,不得不归诸政治之组织。政府所恃以启迪与发达人民之国家观念,期致国家安如磐石者,教育之功也。学校譬之一机器然,政府即其管理者。欲造成适宜何种国家之国民,惟其意之所欲。立宪国以养成自治力为要;尚武国以为锻炼军人为主;而一国普通男女教育,亦当养成一种男女之模范人格也。
自宗教、政治而外,尚有一物,大影响于吾国之教育者,曰“好古心”是也。吾国人之特性,尊重过去之一切事物,追溯既往之文明,而忽将来之进步。考其所以成今日之现状者,其原因有二焉。一曰昧于进化之公理。数千年来,人民之理想,以为时代愈古,则文明愈甚,古果能复,则事物莫不克臻尽善之域。二曰崇拜古之圣贤。其一言一动,后生所矜式而唯恐不及,故宗教、政治以及好古之心,时为吾国教育进步之助,或亦时为其障碍。然无论如何,其所以造成吾国教育之力颇大,岂可等闲视之哉。
吾国教育制度,表现吾国特性者也。而吾国特性,即亦造成吾国教育制度者也。互相为因,互相为果。夫吾国人民,实富于平等精神者也,其于教育制度亦然。古制自天子以至庶人,皆受同等之教育。由匹夫而为卿相,秦汉以来,世世有之。时至近世,学制虽变,而平等精神仍存。无论官立、私立学校,自小学至大学,各种社会之子弟,均可入学焉。非若英、德、法诸国,有专为缙绅而设之学校。是不亦吾国教育制度上之一优点欤?
次则吾国人民与英、德同,富于保守之性。其教育制度,亦多保守之现象。若登庸考试,若国子监,若其他诸教育组织,皆历数千年而不变,是其明证。然而吾国人之保守性,非无限制而不知变者也。即以登庸考试论,其变革不知凡几,盖一见有不得不变之势,即无所吝而速改。穷则变,变以渐,一旦了悟真理,实效表显,则行根本之改良,艰难与阻碍皆非其所畏。读是书者,当知吾人保守性质以及改革激进之精神,皆有胜于人者在也。
教育制度既以平等为主义,而改革又富于激进之精神,然则可与欧美各国一比其优劣乎?曰:“鸟乎可?”盖国情有不同,时事有变迁。善于彼者,或不善于此。宜于古者,或不宜于今。故教育制度,无绝对善者,无绝对不善者。要以合乎境地,审乎政治社会之现象为主。若以理想制度施于己国,必难获良好之结果,适足成其理想制度而已。况吾国采用教育新制度,为时未久,其不能达于完美之域,与他国一比较,乃时间使之。若以公平正确眼光考察之,则吾国在世界教育史中,未尝有逊色也。(www.xing528.com)
以两国采用教育新制度,时间有长短者,势不能比较其优劣。即两国教育之宗旨亦有不同。以教育宗旨不同之两国,而欲比较其制度之优劣,其可得乎?霍斯氏有言曰:“吾人可以两国教育统计表,比较其校舍,比较其教职员之薪金,比较两国个人所担负之教育费,比较两国儿童个人之教育费,以及比较其他之种种,若夫欲比较两国教育制度之精神,仍不在其教育统计表也。”故欲问何种教育制度能造成最善良之国民,必先有一前提:为何国欲造成最善良之国民。能造成德国最善良国民之教育制度,未必能造成法国最善良之国民。故一国欲养成己国最善良之国民,必先详察国家之需要,然后立一教养国民之宗旨。各国皆然,吾国亦无不然。
或问吾国何以采用教育新制在各国之后乎?曰:“昔之时势,无须乎此也。”数百年前,吾国以高山峻岭之阻,大海荒漠之隔,闭关自守,鲜与人通。无电报电话也,故交通梗塞,难通问闻,且生活简单,教育制度不过致国于太平,与人民各安其业已耳。其后海禁渐开,泰西使臣,络绎于道,而机器、汽船、铁道等新发明,挟以俱来。吾人始知生活改良之不容缓,而教育制度不得不有以应之也。抑更有进者,西人东渡,吾人不得不与之相见。屡受外侮,刺激甚深,加以国家主义之发达,于是社会、政治、教育各制度,势非改革不足以对外言竞争,对内致安宁也。
世界各国之采新教育制度,不独吾国为时未久,即欧美诸国之从事国民教育,屈指亦甚暂也。而其发达乃在19世纪之间耳。前此雅不如今日之发达与完备也。若云提倡之者,则早有其人。路德、瑞克斯、马尔卡斯特诸教育家,皆谆谆言之者也。吾国与欧美各国又有相同之点,则在采用新教育制度之趋势虽缓,而教育家对于此制度之热心,勤勤恳恳,以趋赴之。况其好学之精神,历久不衰。所学虽不同,而其好学之精神则一也。昔日好文学及经学中之伦理,今日则推而及于西学之实验,以及致用之道矣。盖国民主义与爱国主义之发展,不得不然之势也。
周 槃 译述
[1][特编注]即基督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