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教育知识的形而上学研究

一个教育知识的形而上学研究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经济学则提供给我们教育所承担的经济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知识。虽然,我们从现有的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等学科可以得到关于教育相关者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还不都是完备的,因为这些知识的获取都是在教育的效用价值决定下的教育目的所圈定的范围内获得的,还不是按照个人自由、充分地自我生成要求所决定的条件相关者的知识构造。

一个教育知识的形而上学研究

1.个人的自我生成相关者知识的构造

个人自我生成相关者知识的构造,包括对个人自我生成条件相关者和个人自我生成结果的价值相关者的知识构成。

(1)个人自我生成条件相关者知识构造

个人自我生成的条件相关者就是提供给个人交往条件的相关主体,及其决定的交往要素与交往方式。决定个人交往条件和交往方式的主体有父母、执政党、政府、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成人、同辈群体等。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有父母、执政党、政府、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他们是个人自我生成所需要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的标准、数量、范围、种类、深度的决定者。关于他们的知识有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标准、教育目的、教育需要,得到这些知识的方法有调查、统计、访谈、文献分析、历史比较、国家比较等方法。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以通过数学量化和描述来表示。比如,由伯恩施坦所提供的教育知识的分类研究告诉我们 “一个社会如何选择、分类、分配和评价它认为具有公共性的知识,反映了权力的分配和社会控制的原则……在教育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评价中的差异与变化应该是一个社会学非常有兴趣的领域[1]新教育社会学则力图为分析课程中知识的组织提供一种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在我们现有的几乎所有教育学原理或者教育学概论教科书中,在总论部分差不多都是教育社会学的内容,具体阐述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这些相互关系决定了与个人相互交往的、影响个人自我生成的各种要素的配置情况,同时也决定了这些要素是以民主还是专制的方式与个人交往。

由个人自我生成的条件相关主体所决定的交往要素具体表现为家庭生态、任课教师、管理者、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这些要素的编排和表现方式构成现行教育学的课程论、教学论、班级管理和德育论等知识集合。它们将会为个人的自我生成提供切实的视域参照和交往方式,因此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个人的自我生成效果。

研究个人自我生成条件相关者的方法和知识现在已经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知识社会学等边缘交叉学科所提供。教育社会学通过实证方法揭示教育中的社会关系和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结构与功能提供给我们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教育反映的社会结构关系等知识。教育经济学则提供给我们教育所承担的经济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知识。教育政治学和知识社会学则通过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博弈揭示出影响教育知识组织、传递和学术研究的政治权力。

虽然,我们从现有的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等学科可以得到关于教育相关者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还不都是完备的,因为这些知识的获取都是在教育的效用价值决定下的教育目的所圈定的范围内获得的,还不是按照个人自由、充分地自我生成要求所决定的条件相关者的知识构造。当然,这涉及整个教育价值取向从教育相关价值转向教育本身价值取向所主导的教育资源的配置,要达到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www.xing528.com)

(2)个人自我生成结果的价值相关知识构造

反映个人自我生成结果的价值相关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育的效用价值研究。教育的效用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变迁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研究为著名。舒尔茨在1963年的 《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 “学校教育和知识进展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且认为 “在美国,学校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的主要源泉”[2]。此外教育政治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也都注意到了教育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流动价值,也都有很多的实证数据提供出来。另一方面,教育对个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价值也被这些学科所重视。尤其是教育对个人的经济收益的比较研究,揭示出不同的教育水平、文化层次下的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关于个人自我生成结果的价值相关研究所提供的知识,大多是揭示能够被测量的教育的实际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方面,但是个人的自我生成结果所带来的对社会和个人的精神、价值等不能被实证量化的影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2.教师的自我生成相关者知识的构造

当前对于教育相关的知识都集中在对受教育者个人的自我生成条件,以及个人自我生成结果的相关效用价值的研究方面,对于教师的自我生成相关者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当今国内外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在 “防教师”的前提下进行的。对教师的自我生成相关者研究还基本集中在师范教育或者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这两者所提供给教师的自我生成的相关者主要是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条件知识,并且教师本人所做出的选择微乎其微。正因为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改革过程中不能充分确立,所以历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很难说有什么主动性和创造力。没有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发挥,任何教学及其改革,不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不会获得根本成功。教师的自我生成,尤其是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的自我生成和构造必须由教师本人来承担,教师必须成为教育专业知识的构造者和创造者。好的教育学是教师自我生成的。所以关于教师自我生成的相关者知识就是教师如何获得学术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的知识,而教师要获得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就必须自身拥有支撑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能力、价值追求,在外界拥有支持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的价值尺度、制度保障。如若教师本身和外在的条件不具备,教师仍然被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技术环节来摆置的话,那教师的自我生成永远不可能出现学者和教育家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