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必然具有一般知识的性质。一般知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其来源是人类的实践,检验知识效用和真伪的最终标准是实践效果。一般知识的这些特征,教育知识也会具有。但是,教育知识也有自己对象上、内容上、途径上、方法上、效果上的特殊性。
1.教育知识是对教育存在的认识结果,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
一般知识作为对于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和理解构建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比如 “5+7=12”这个数学命题,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是一样的;而 “5”加上 “7”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然会得出 “12”这个结果。教育知识也是如此。比如 “教育就是交往中人的某种意义的自我生成”这个教育命题就是一个普遍的和必然的教育命题。不论什么国家、民族、个人,只要在交往中生成了某种意义,他的交往就成为一种教育事件;同时,不论什么人用什么方式和什么东西进行交往,只要具备觉解能力和产生视域融合,就存在生成某种意义的必然性。
任何教育知识必须是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单有普遍性或者单有必然性,都不能作为教育知识。比如,“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目的向受教育者施加某种影响以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的社会活动”虽然是一个普遍命题,但它不是一个必然命题。因为,这个教育定义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通用的。但是,这个命题是一个或然性命题。人们无法保证施加给受教育者的影响能否为受教育者普遍接受并且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知识、能力和品质。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说,“教育是应该包含有教导和学习的因素在内,但反过来说并不一定为真。亦即有教有学的行为或活动,不见得就是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的活动”[1]。这个命题之所以是或然的,是因为它未考虑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意志自由在教育过程中的选择作用。所以,在这样的教育知识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只是注重了受教育者之外相关的物质条件和教师条件的投入和增加,忽视受教育者本身,最终的效果必然会产生和愿望相反的低效果。
有的教育命题虽然具有必然性,但是不具有普遍性,也不能成为教育知识。比如这样一个命题 “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习惯;只要他想做什么,就应该让他做什么”[2]。固然,隔绝孩子与环境的交往,不让他生成和环境交往中能够生成的意义和习惯,只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情,具有必然性。但是,这种必然性下的孩子最终生成的个性可能就是任性、自私而不能在社会中获得普遍的规定性,从而不会成为各个国家、民族、个人教育的普遍选择。实际上,自由地、充分地享有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是每个个体天赋的权利,成人只能引导他更好地使用和选择这种权利,而不能剥夺这种权利。所以,任何关于教育本质的命题必须一方面注意到交往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重视交往中的个体的自由方能比较全面普遍地把握它。否则,都会陷入某种片面和或然性当中。
2.教育知识来源于对教育行动的反思(www.xing528.com)
人的教育行动就是人在交往中对意义生成的自觉追求活动。一方面表现为作为普遍个人对意义生成的自觉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在专门指导下的个人对意义生成的自觉追求。在这些对意义自我生成的追求活动中,人们逐渐产生了对教育行动的反思。有许多人对于意义的生成先知先觉,能够生成各种各样的意义,因此他们就具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此时他们就成为别人的老师。但是,此时他们的知识还只是用来教育他人的知识,还不是教育知识本身。只有在教他人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对自我生成的过程产生自觉意识,并且对他人的自我生成规律产生认识的时候,教育知识才产生了。所以,最初的教育知识就是对自己如何获取知识的自觉意识和对如何把知识传授给他人的技能知识的认识。但是,作为教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只注重所传递的知识本身和传递知识技能的研究,对于自身的自我生成知识和他人的自我生成知识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育知识只能等到教师从一种技术环节中解放出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本质;只能等到人从技术摆置中解放出来成为优先性的存在才有可能。
3.教育行动效果是检验教育知识效用的终极标准
人对教育行动所生成的意义的追求,构成人的主观价值目标预期,而这个价值目标预期的能否实现,以及在什么概率和程度上的实现,决定着教育知识的效用如何。教育知识作为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观念架构必须对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教育行动负责。它既要指导每个个体对意义生成的行动追求,也要指导教师对学生意义生成的引领和指导。比如,当一个人问到 “我如何决定我的命运”时,作为教育知识应该回答 “良好的性格决定良好的命运”,而不能简单回答 “知识改变命运”。因为,作为命运中的影响因素 “良好的性格”是比 “知识”更为根本性的意义存在。一个人虽然通过自我生成获得了大量的先进知识,但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性格中的责任意识、自主能力、自美其美的健康心理,就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沟通、交流,最终也不能很好地把知识运用好和发挥好,从而走上失败。但是,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性格,他不仅有能力获得先进的知识,而且还具有如何把知识的作用发挥好的能力,从而产生好的效果而取得成功。
同样,在人的自我生成过程中,要问到 “人首先要生成的是什么?是知识、技能还是良好性格”时,回答当然是性格。因为通过教育行动效果检验,我们可以得知只有良好的性格生成才能决定一个人的整体生成效果,而知识、技能的生成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整体生成,只是一些片面的生成。当问到 “人的良好性格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生成?通过什么渠道生成”时,回答是 “从两岁半左右开始,要在生活中生成”。因为通过现实的教育行动效果显示,在学校教育样式中的人的意义生成最大效果是知识和技能的生成,而良好的性格收效甚微。投入最大的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运行已经为大家所普遍诟病就是证明。但是,一个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良好性格的孩子一定在学校教育样式中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虽然受到了很好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但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性格,最终会因为走错了方向而不能保证知识和技能效用的正确发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引领孩子生成良好的性格,进而决定全面发展。再好的教师也不能代替家庭生活中良好性格生成的意义,除非教师和学生一起生活致力于良好性格的养成,否则在学校教育样式中不可能生成良好的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