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存在的性质可以把教育划分为源生教育样式和次生教育样式。
源生教育是指领会着自己存在意义的每个此在之人对上手于他的自然、他人、社会、自身等现成存在者的领会和理解,并且在此理解基础上依靠个人的自觉努力进一步提升、丰富、符号化,最终生成新的经验、技艺、知识、品性、价值、美感、信仰的过程。源生教育下,个人成为文化的创造者。源生教育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对于每一个人、每一族人机会是公平的。但是由于它体现为一种机缘,一种可能,一种去实现的过程,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会成为幸运的源生教育者,只有那些最适合个人的、自主的、现实的活动境域才是源生教育的土壤。而一旦人成为源生教育者,那他就可能成为人类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宗教领袖等人类文明的创始者。而优秀的政治家则是源生教育者合适土壤的提供者。所以历史最好的时期总是民主政治发达使源生教育者辈出的时代,从那时起文化总是从某些个人身上获得突破然后再传播至所有人类而创造新的历史。
次生教育是人们在源生教育生成、创造的文化成果下的自我生成。次生教育的主体可以是每个人,但主要是未成年人。次生教育是原初的文化成果的再度生成和再创造。原初的文化成果主要以历史文本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构成一种传统的历史视域。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构成他们自己的历史视域,这一历史视域构成理解传统历史文本的前见;相对于青少年整个生活世界而言,传统历史文本所包含的历史视域又构成他们理解整个生活世界的历史前见。因此,青少年要想赢得更高的生活起点,必须在与历史文本的视域融合中达到最全面、最先进、最深刻、最长远、最自由的历史视域,进而面对未知世界产生新的视域融合,成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进而从次生教育者转变为源生教育者。一般的,人们所关注的教育集中在次生教育方面,但是源生教育永远是次生教育的源头活水。(www.xing528.com)
也可以说源生教育是以自我生成为主的教育样式,次生教育是在他者引领下的自我生成教育样式,最终的结果次生教育必须转化为源生教育才是其任务的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