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在遭受挫折后,为了减轻或消除由于受挫而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烦恼、焦虑与不安,自尊心免遭伤害,使自己的情绪恢复平衡和稳定,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自己较能接受的方法和策略,来缓解或处理当前的矛盾,对付或适应所面临的困境。这种在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无意的摆脱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恢复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便是所谓的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
作为旨在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和焦虑,以适应挫折的一种适应策略,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每个人在处理挫折和紧张情绪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平时所经常提及的“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典型表现。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而且遭受到的挫折和矛盾的情境也存在着差异,故所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也不一样。常用的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饰作用
文饰作用,又称之为合理化作用。它是指个体在遭受到挫折,无法达到目标或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欲望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了减轻因挫折产生的心理不平衡,维护自尊,而寻找种种理由自圆其说或以值得原谅的借口替自己辩护。伊索寓言中所讲述的“酸葡萄”与“甜柠檬”的故事就是文饰作用的典型表现。狐狸跳起来却吃不到葡萄,于是就说葡萄是酸的,扬长而去。这种“酸葡萄”心理是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此来冲淡内心的欲望,减轻不安的情绪。相反,“甜柠檬”心理则是强调敝帚自珍。在日常生活中,文饰作用是被人们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例如,没有评上先进,不去寻找主观原因,而责怪老师偏心;饮食不卫生,却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等。文饰自我的往往是不真实或次要的理由,起着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的作用,容易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能使人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避免精神崩溃。
2.反向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个人的行为方向与其动机方向是一致的,即动机发动行为促使行为向满足动机的方向进行。但在个人自我防御时,由于感到某些动机或行为是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故将其原来的动机压抑到无意识中去,而表现出一种与动机截然相反的行为。这种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动机相反的现象就是反向作用。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反向作用的典型例子。反向行为由于与动机相矛盾,因而表现得过分夸张、做作。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个体的真实动机,但是,掩饰包含着压抑,久而久之,会使自我意识扭曲,动机与行为相脱节,造成心理失常。
3.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的或不能接受的,而自己又确实具有的某些性格特点、观念、欲望或态度转移到外部世界或别人身上,以摆脱自己内心的紧张心理,从而保护自己,并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如有些人明明自己爱撒谎,却说所有的人都不诚实;明明自己吝啬,却认为大家都是吝啬的,即所谓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作用与文饰作用性质上比较接近,都是找理由来掩饰个人的缺点或不足,但二者是有区别的。文饰作用承认事实,主要是找借口为自己的缺点辩护,而投射作用却否认事实,反而将它拿来攻击别人。
4.压抑作用
压抑作用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把不能为意识所接受的观念、情感和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排除于活动或意识之外,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压抑作用是心理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式。压抑作用是行为主体的一种主动遗忘,它与因时间长久所造成的自然遗忘不同。那些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的观念、情感和欲望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察下暂时潜伏而已。一旦遇到适当的时机便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兴风作浪,影响个体的行为,如酒后吐真言、笔误等。压抑的目的仅在于回避自我内部的危险,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但是,如果长期压抑,倘若无意识层内积压的痛苦或冲动过多,而个人意识的控制努力解体时,将会形成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
5.升华作用
升华作用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将自己具有的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转变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或欲望,或受挫后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将不良情绪和不为社会所允许的动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以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理的平衡。升华作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一方面转移并替代性地实现了原有的欲望和行为,另一方面又在可行的活动中创造了积极的价值,与己与人都有积极的意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往今来,身处逆境遭受严重挫折而在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者,不乏其人,如屈原放逐赋《离骚》;司马迁身陷囹圄著《史记》;歌德失恋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在遭受挫折后,没有沉沦,反而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不与承受挫折后的情感升华作用有关。
6.否定作用
否定作用是一种较为简单而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对受挫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轻和逃避受挫后心理上的痛苦与不安。否定作用与压抑作用较为相似,二者有所区别的是,否定作用并不像压抑作用那样把已发生的痛苦的事有意识地“忘却”,而是彻底予以否定,认为其根本没有发生过,以此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与不安。“掩耳盗铃”的故事即是典型的否定作用的例子。否定作用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使人不至于过分痛苦,避免精神的崩溃,但否定作用是明显的“自欺欺人”,虽然能暂时稳定情绪,然而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
7.补偿作用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使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时,行为主体往往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从而以现实取得的成功体验去弥补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称之为补偿作用,也即通常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例如有许多残疾人,身残志不残,充分运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弥补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价值。虽然补偿作用对于缓解个体受挫后的损失感,防止心理压力过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补偿作用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如果补偿作用选择的目标和活动不符合社会规范或有害于身心,即使个体暂时获得了心理平衡和心理满足,也无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时还会导致自暴自弃,甚至于堕落违法,危害社会与他人。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发生的,如有些人被骗子骗取了钱物,心理极不平衡,反过来采取同样的方法再去骗别人,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8.幽默作用
幽默作用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诙谐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或动作来化解困境,以摆脱内心的失衡状态。俗话说“幽默一笑解千愁”,幽默作用不仅可以使人从尴尬或困难的处境中摆脱出来,而且可以使人感到愉快,增添生活的情趣和活力。它不仅是一种机智的举动,也是心理修养较高的表现。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是个犹太人,有一次,他在参加一次晚会时,有一个居心不良的人当众对他说:“我发现一个岛,这个岛上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白了他一眼,平静地答道:“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能弥补这个空缺。”诗人以其机智而幽默的回答使困境得以化解。
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广泛地渗透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其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只是介绍了其中较为常用的几种,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隔离作用、认同作用、幻想作用等许多表现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究其实质都是个体与环境间不成功的协调过程中,以防卫机构的方式来处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以减少因挫折所引起的紧张和焦虑,求得内心的暂时平衡。
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既具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此我们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在于它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或缓解因受挫而产生的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或者激励个体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以顽强的毅力最终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就其消极作用来说,心理防御机制虽然有助于挫折情绪的缓冲,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挫折仍然存在,动机或愿望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满足,因而,心理防御机制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而且有时还可能使个体陷入更大的挫折情境之中,造成个体对社会的适应不良,长此以往,就会使人格发展受到影响,而导致病态心理。
二、挫折的行为反应方式
个体遭受的挫折,无论是由外部客观环境因素造成的,还是由内在主观因素引起的,都可能使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个体遭受心理挫折后的反应方式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情绪性行为反应方式和理智性行为反应方式。
1.情绪性行为反应
所谓情绪性行为反应,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性活动所产生的行为反应。情绪性行为反应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可能缓解受挫者的紧张心理,但这种行为反应方式缺乏积极的社会价值,多为消极性行为反应。个体受挫后的情绪性行为反应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攻击(www.xing528.com)
当个体遭受到挫折后,常常在态度和情绪上产生敌视和报复心理,在行为上可能产生过激的举动,而表现为攻击性行为。攻击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根据受挫者的攻击对象,又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种形式。
①直接攻击。直接攻击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直接指向阻碍达到目标的人或物上,其方式多表现为对人怒目而视、嘲笑谩骂、甚至拳脚相加。直接攻击是个体遭受挫折后的主要表现形式,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青少年由于处于生理、心理机制发育的旺盛期,自我意识强烈,血气方刚,争强好胜,自控能力又比较差,受到挫折后易采取此种攻击形式。直接攻击行为常引起不良的社会后果,是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所不允许的,而且这种行为方式也不能解决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新问题。
②转向攻击。受挫者在受挫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把愤怒的情绪直接施加在阻碍达到目标的对象上,而转向其他代替物,称为转向攻击。转向攻击常表现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由于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在遭受挫折后产生自责,把攻击转向自身;二是由于觉察到引起挫折的对象不能直接攻击,或因自己地位、身份所限不便攻击时,便将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三是当挫折的来源不明,找不到明确的攻击对象,而将攻击目标指向毫不相关的人或物上去,这种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找“替罪羊”。
(2)回归
回归,又称为退化、退行、倒退,指的是个体遭受挫折后,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期的现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着其各自不同的行为模式,年长者与年幼者是不相同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逐渐由幼稚向成熟迈进。但是如果一个人遭受挫折后,他有可能就失去了这种控制,以简单、幼稚的方式来对待挫折后出现了由成熟向幼稚回归的反常现象。
易受暗示性是回归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表现为缺乏主见,盲目地相信别人,盲目地跟从别人或盲目地执行别人的暗示等。
(3)固执
固执通常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不去总结经验教训,而是采取机械刻板的方式盲目地反复进行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知道反复进行某种动作对目标的达成毫无帮助,但仍要继续这种动作,往往不能被更适当的行为反应所代替。固执与正常的习惯表面上十分相似,但实际上有着显著的差别。如果因习惯行为而受挫折或者遭受惩罚时,就会改变行为习惯,但固执则不会改变,而且反常地加强起来,从而产生“变态固执”。常见的固执行为主要有破罐破摔、惊慌失措及强迫症等。
(4)冷漠
冷漠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态度。这是一种比攻击更为复杂的反应。冷漠并非不包含愤怒的情绪成分,只是把愤怒暂时埋藏于心底,表面上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实则内心十分痛苦。一般来说,冷漠反应多在如下情况下出现:①长期遭受挫折;②挫折情境表明已毫无希望;③个体心理上措施攻击与压抑之间的冲突;④情境中包含着心理上的恐惧与生理上的痛苦。
(5)焦虑
焦虑是最为常见的挫折情绪反应。它是指个体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己有危险或威胁、而自己又预感到无力避免或应付的事情所产生的一种模糊的、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焦虑反应的心理状态很复杂,一般来说,会导致心理活动的增强,以至惶惶不安,出现失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而焦虑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异常的神经性焦虑症。通常,自尊心过强而能力又不足的人容易产生这种行为反应,他们缺乏泰然处之的胸怀,把什么都看得过重,生怕受到挫折后遭人轻视或取笑,但对挫折又无能为力,于是只能怨天尤人,满腹牢骚。
(6)逃避
逃避是个体在遭受挫折后,不敢面对挫折、正视现实,而放弃既定的目标,逃避到自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去。逃避并不能在本质上解决问题,虽然它能暂时减缓内心的紧张,但长此下去会使人形成不良适应,畏惧挫折与困难,从而导致不求上进。武汉《楚天都市报》所报道的该市一所中专学校的几位女生,忍受不了军训之苦,竟然采取集体服用安眠药的方式以求解脱的事件,就是典型的逃避行为。
以上几种挫折行为反应是人们遭受挫折后比较常见的情绪性行为反应方式,一般是受挫者下意识地、不自觉地使用,但也不能排除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它们并不是直接面对挫折本身,只是用以对抗实际的或想像的挫折的,因此,往往对改变挫折情境或问题的解决没有多大帮助。
2.理智性行为反应方式
理智性行为反应是最为普遍的心理挫折行为反应方式,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反应方式。所谓理智性行为反应方式,是指个体在遭受心理挫折后能保持冷静,正视现实,主动地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行为反应来应对挫折。理智性行为反应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方式:
(1)坚持目标,克服障碍
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行为之所以受挫,或许是对困难与障碍的情况估计不足,没有付出必要的努力;也有可能是没有准确地把握困难与障碍的性质,没有采取有效的克服措施。因此,当遭受挫折后,应该冷静地分析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否现实与合理,如果通过分析,认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没有什么不妥,那么,就应该坚持既定的目标,进一步分析实现目标的各种条件,坚定信心,顽强进取,克服各种障碍,变挫折为激励力量,直至最终达到目标为止。
(2)改变行为,回避障碍
“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很多,并非只有一种。当采取某种行为方式遭遇到障碍而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时,个体不妨变化一下行为方式,回避采取前一种行为方式所遭遇到的障碍,通过其他途径或方法来实现目标。改变行为,首先要分析前一种行为之所以不能实现目标的原因,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去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切不可盲目照搬别人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否则有可能走的又是一段弯路,达不到既定的目标。
(3)调整目标,继续奋斗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遭遇到的不少挫折与所追求的目标不切实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个体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自身能力水平或诸多社会因素的限制,经过再三尝试仍不能成功而遭受挫折时,就应该及时调整目标,使目标更符合客观实际,这样不但能减轻因挫折而造成的心理上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情绪,而且也能因调整后目标的达到而增强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达到目标。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调整目标并非是面对挫折的消极退却,而是一种清醒、理智和实事求是的表现,那种脱离实际的盲目的执拗和自以为是则往往使人被挫折撞得头破血流。
总而言之,积极的理智性行为反应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水平,帮助人摆脱挫折,走向成功;而消极的情绪性行为反应会降低人的社会适应水平,造成许多不良后果,阻碍人的前进与发展。因此,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采用理智性挫折行为反应方式,尽量避免情绪性挫折行为反应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