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界普遍认识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少学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当前的心理辅导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和应有作用的发挥。
误区之一:心理辅导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范畴或者就等同于德育。
心理辅导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书育人的统一活动中,它们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共同服务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共同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但是两者在内容、目的、原则、方法以及学校观等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能混淆它们之间的界限。
1.从内容上看,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或法律教育;而心理辅导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与职业方面的辅导。两者除了共同的部分——教学生做人外,各自都还有一些对方包含不了的东西。如心理辅导一般不直接解决作为德育工作主要内容的政治立场问题,而心理辅导中的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等内容也不属于德育工作的范围。就是对于相同的一个问题,两者的针对性也有所不同,如学生的逃学行为,德育把其看做一种违纪行为,在教育学生明确其危害的基础上,以批评、处罚约束之;心理辅导则视之为心理障碍,在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培养其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2.从原则上看,心理辅导应遵循面向全体而又关注个别、尊重与理解、预防与发展相结合、整体性发展以及帮助与自助相结合等原则。德育的主要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等原则。两者有所不同。例如,德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往往要旗帜鲜明;心理辅导者的工作则要求不代替当事者进行价值判断,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认清事实,澄清其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培养其辨别力、抉择力,并由其自己做出合理的选择。
3.从目的上看,虽然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在具体目标上两者又有差异。德育侧重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层面上去考察和培养,把学生当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角色来要求,重视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致力于解决学生的社会倾向、政治倾向、思想倾向以及高层次的社会定向几个方面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君子”的境界;而心理辅导则偏重于考察学生的人际关系层面,把学生当做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关注维持个人心理平衡,完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凡人”的境界。
4.从方法上看,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主要有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修养法、陶冶法、表扬与批评等;心理辅导的方法一般采用观察、会谈、心理测量、行为矫正、沟通分析等方法。
5.从学生观上看,德育工作者多持“评价性学生观”。他们较多从社会和学校角度看问题,强调师生之间的地位差别;而心理辅导工作者更多则持“移情性学生观”,注重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处境与感受。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做塑造的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心理辅导工作者则把学生看做当事人,把自己视为提供帮助的协助者。
可以看出,心理辅导和学校德育工作既密切联系,但又互相区别,殊途同归。学校应该把这两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两者的照应、互补,使之相得益彰,以保证中小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
误区之二:心理辅导的工作对象只是个别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
其实,心理辅导的对象不仅仅是个别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那些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样也需要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适应社会和自身的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心理辅导兼有矫治、预防和发展三种功能,其中,预防和发展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而矫治才是针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从总体上来看,预防、发展相对于矫治更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应当是心理辅导各种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使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是我们的目标,防患于未然,也总比问题发生后再去矫治要好得多。当然,我们强调心理辅导的预防与发展功能,并不是忽视个别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对于那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个别学生,我们要给予特别的教育和帮助。
面向全体而又关注个别是心理辅导的一条重要原则。那种认为心理辅导的对象只是个别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的看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www.xing528.com)
误区之三:心理辅导工作具有立竿见影、一劳永逸的效果。
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许多求助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抱有很大的期望,总想通过心理辅导,马上能解决心理问题。而且有一部分心理辅导教师也持有同样的心态。其实,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这就犹如医治生理疾病一样,并不是服了药就可以迅速康复。因此,求助学生和心理辅导教师双方都要有耐心,并且互相配合好。另外,还有不少求助学生期望通过心理辅导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再也不会产生心理问题。这也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苛求。诚然,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帮助求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但又有谁能保证这些医治好的求助学生永远不再有烦恼和忧愁呢?来自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种种压力,都时常困扰着当今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助能力,当其遭受挫折和痛苦时,能调整好心态,及时走出人生低谷,去开拓自己美好的未来。
二、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今后的工作取向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在我国的历史还不是很长,它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改革的推进及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逐渐开展起来的。虽然,我国已有不少学校对心理辅导的模式、理论、目标和方法等各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纵观我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状况,不难发现,由于起步较晚以及对于心理健康标准认识的分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实践中心理辅导工作还基本上停留在“矫治”或“适应”为取向的层面,辅导目标、功能仅局限在危机处理、适应的协调等方面,辅导的内容、方法也仅较多地涉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范畴。诚然,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体独立性,但更多的心理问题是与学生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过分给予“关注”,或见“症”不见“人”,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严重化。这样一方面容易使我们对当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估计严重化,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但仅仅停留在以“适应”为取向的“调适性”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应在辅导目标、辅导方法与辅导途径等方面作积极的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今后的工作取向应是:
1.辅导工作目标重点应由适应性向发展性推进,以发展性辅导为主,适应性辅导为辅
当代心理辅导应积极向发展性层面推进,即辅导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包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使之提高自尊心,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发展社交能力,充分发挥各种潜能。这不仅是心理健康发展标准提出的结果,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当代学校教育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在遗传素质、社会环境、教育机会均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何促使个体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发展,使人的潜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完善,这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性辅导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逐步确立起来的。发展性辅导基于这样一个信念:辅导为学生所有,辅导目标在于促进个人最大的发展。发展性辅导承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冲突,为协助学生成功地解决这些冲突,必须在其发展关键阶段,学习并达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使学生熟练运用已习得的经验、技能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当然,辅导工作目标重点向发展性倾斜,并不是忽视或摈弃适应性工作,而应该以发展性辅导为主,适应性辅导为辅。平时在向学生提供与解决本阶段发展任务有关的各种辅导,一旦学生出现问题,心理辅导除了做好矫治工作外,同时还应设法消除引发问题的各种因素及设法增进学生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辅导方式上团体与个别紧密结合,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马斯洛把人的社交需要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基本需要获得了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为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集体性和团体性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存在的重要前提。随着心理辅导的发展,团体辅导越来越显示出它在辅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在西方,团体辅导倍受青睐。美国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英国有关专家认为,团体辅导较之个别辅导收效更大。一是团体辅导由于符合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性强等诸多特点而受到学生欢迎,也较有成效。二是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团体生活经验。三是能较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解决辅导教师与学生由于人数比例悬殊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问题。可以看出,团体辅导的确更有利于协助学生实现各种发展目标,如学会交友、进行语言表达、建立自信及形成某种新行为等。同样,提倡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个别辅导,由于两者各有利弊,故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很多时候都交替使用以发挥互补功能。不过从目前辅导工作的现状及其趋势来看,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使其必然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处于主要地位,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广泛的运用。
3.辅导途径由单一化向网络化发展,专业辅导与非专业辅导相结合
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性标准和发展标准,决定了心理辅导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长期性。应该改变由学校独家实施心理辅导的旧格局,使心理辅导突破校园界限,扩展到家庭、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辅导网络系统,在加强专业辅导质量的同时还应积极调动非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使心理辅导成为全社会都关心、支持的工作。在欧美,为了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许多学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辅导主任、辅导教师、社会工作者、一般教师和学生干部相结合的辅导网络,使辅导工作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在校外则建立由学校专业辅导主任、校外辅导人员、警察、社区官员以及学生家长组成的辅导网络,共同为学生服务。这种校内外辅导网络一体化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以上这些工作取向符合我国现实国情,有利于系统地思考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者组织到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工作子系统当中去,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在不断学习的社会氛围中学会学习,在不断成长的社会关系中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