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领会健康的深刻含义
古今中外,人们通过许多俗语表达了对健康的赞美与向往,如: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与智慧是人生的两大幸福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释:“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健康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心理健康主要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统一、人格稳定和心理与环境协调;社会健康是指人的社会适应性良好,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取得成就,自我实现。在健康的三因素中,心理健康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社会健康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心理健康,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社会健康的。在现代社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三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健康,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健康者。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理解与认识仅停留在生物医学的片面认识上,把健康与身体健康完全等同起来,所以身体上的健康虽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却严重地忽视了心理的健康。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许多人对身体的保养只是从加强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结构以及增加睡眠时间上着手的,没有或很少注重心理的调节与心理疾病的防治,以致于在生活条件和身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后,反而莫名其妙地觉得生活得很苦闷、很压抑、很困惑,备受孤独、焦虑、抑郁等的煎熬,甚至于走向自杀或违法犯罪的道路。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没有健康的心灵,就谈不上创造出美好的事物。不健康的心理正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在许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非常重视心理因素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已经习惯于把心理健康看做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学校甚至于个人都拥有专职的心理医生或心理辅导人员,心理健康深入人心。显然,我国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较之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及早改变过去对健康含义的狭隘理解,更新观念,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正确认识健康的深刻内涵,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以使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意义
1.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并不存在统一、明确的标准。相反,在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论。众多心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在《变态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即(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展;(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哈佛大学心理学者奥尔波特则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即是“成熟者”,为此他提出了七个标准:(1)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3)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4)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5)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6)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7)能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我国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春兴在其所著的《现代心理学》一书中综合各家意见归纳了六点心理健康的标准:(1)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2)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3)自我价值感与自尊心;(4)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5)独立谋生的意愿与能力;(6)理想追求不脱离现实。
众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虽然,在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点:
(1)智力水平正常
智力水平正常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智力一般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人群的智力呈常态分布,即天才和低能者是少数,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是正常的,智商(IQ)多数在85~115之间,他们能够完成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任务,能与周围的环境取得平衡。
(2)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反应适度就是要保持健康而稳定的情绪,心胸开阔,乐观、热情、有朝气、耐受挫力强,能自我约束、自我修正、自我监督,能克服困难,成功而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紧张状态。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
(3)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通常表现为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做到自知、自尊、自重、自强与自信。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因为一个人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对学习和工作才能适应,才能努力发展自己,主动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相反,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就可能狂妄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做不好就责怪环境,或者把过失推委给他人;他也可能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不能心地坦然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4)意志品质健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健全表现在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上。心理健康的人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适时做出决定而且自觉去执行,还能保持长时间专注的行动去实现既定目标。意志不健全的人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
(5)统一完整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都有基本正确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人生观和信念作为人格的核心,一般是很少变化的,而个人具体的需要、愿望等,则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总是与其人生观和信念相一致,并受其制约的。如果不是如此,欲望背弃了信念,私欲和良心相冲突,思想和行动相矛盾,主体的自觉意识统一不了这一切,就会导致人格分裂。
(6)社会适应良好
适应性也就是一个人的健康程度。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他的信念、思想、目标、行动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社会要求相符合。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别人的幸福发生冲突,就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以谋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私欲,不惜采取反社会的态度和行为,不顾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的约束,妄取强求,那就是不健康的心理了。
(7)人际关系协调(www.xing528.com)
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尊重与理解他人,具有同情心和利他行为,能和他人和睦相处。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不能与他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处处斤斤计较,无事生非,猜疑,嫉妒,与集体格格不入。人际关系不协调通常是心理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8)心理特征与年龄相符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备不同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如言谈举止、情绪状态等,应该符合其所处年龄阶段的一般情况。儿童的过于早熟心理和成年的太幼稚行为,常常被看做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心理健康的意义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培养与保持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心理健康可以增进人体各系统与器官的生理功能的发挥,有益于生理的健康
心理的发展要以生理的成熟为基础,而心理的发展状况又直接关系到人体各系统与器官的生理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健康发展。事实证明,许多心理问题能直接引起某些疾病或加剧某些疾病的发展。如不少患有癌症的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即陷入了对死亡的极端恐惧之中,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抑郁寡欢,大大降低了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加剧了病情的恶化,导致了过早的死亡。现代医学也证明青少年儿童的情绪对成熟的进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情绪过度抑郁导致性激素分泌不足,青春期被推迟,甚至于影响了青少年儿童身高与体重的正常增长。
(2)心理健康对于提高工作与学习的绩效有很大的帮助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应的认识水平、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高昂的生活热情、同客观现实保持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等特征。因此,能更好地集中精力、高效率地进行工作与学习。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极度紧张、烦躁以及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工作与学习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还很可能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跨世纪的这一代中小学生,除了要有强壮的体魄、渊博的学识,关键的是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高效率地学习科学知识,从而以高昂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3)心理健康有益于提高个体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正在急剧变化中向前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新奇事物层出不穷,个体受到的压力与冲击日益增多。因此,对于每一个在社会现实中生活的个体来说,具有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是很难经得起失败或挫折、经受住诱惑与压力的考验的,所以也就很难在现代社会生存下去。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不尽人意,许多学生畏惧艰难困苦,逃避现实压力,甚至出现了自杀或杀害父母的恶劣现象。当然,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下却是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中小学生才有正视人生的心理基础,把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当做向成功迈进的垫脚石,把顺境当做人生进步的加速器和超越自我的试金石,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4)心理健康有利于个体的潜能的充分发挥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潜能开发状态,就是一种心理在动态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最健康状态。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但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阻碍和压抑而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长期处于潜伏状态。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却可以诱发和转化个体中的潜能为强大的内部动力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取得在平常难于达到的效应。比如,我们提倡美化校园环境,树立优良的校风,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一个舒适、幽雅、祥和的环境和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师生们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更好地从事工作和学习。
三、当前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中普遍存在着依赖性较强,缺乏自制力,意志力薄弱,社会交往能力不足以及心理抗挫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存在于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往往导致他们难于接受正确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心理疾病增多等诸多不良后果。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找出原因,设法消除,以保证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健康而顺利地发展。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环境的因素,还与学生个体本身的发展有关系。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化、现代化,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小学生并非生活在真空中,社会风气、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文化等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其思想和行为,而且其影响程度远甚于成人。当今的中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新奇事物敏感且敢于幻想和冒险,社会活动范围及其内容较之以前日渐扩大和丰富。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诸如腐败现象、犯罪率升高、影视片和书籍中的黄色和暴力等同样冲击着身心还很稚嫩的中小学生,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并且干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因此,要调动一切社会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空间。
2.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深切。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学习应该是学生的需求、乐趣、享受。目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着改革开放的现实与价值观教育的传统内容及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开放性社会的环境与半封闭的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仍一味地追求高分、偏主科、设重点,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心理负担最大的还是学生。违背心理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造成心理上各种矛盾的激化和混乱,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表现为适应不良,如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冲突,从而影响了学习。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师之以范,教之得法,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相反,则容易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目前,独生子女中小学生在学生总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父母在教育独生子女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放纵、溺爱的家教,导致孩子自私、任性、粗暴、孤傲的异常心理;而严厉、专横的家教,则造成孩子虚伪、反抗、胆怯、孤僻的异常心理等等。另外,家庭不和睦、残缺家庭的日趋增多对中小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的离异、家庭的不和使孩子的情感受挫,缺乏安全感,容易自卑、多疑,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能健全。
4.学生个体因素
中小学生正处于或即将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危险期”、“暴风雨时期”。处于此期的中小学生个体的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表现为形体、形态、内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现象都要发生一个迅速而巨大的变化。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和教育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个体心理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更是错综复杂,正处于一个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使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关注,有的出现了幼稚和盲目的早恋意识。学习与升学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紧张所造成的压力,都容易导致诸如焦虑、偏执、烦恼等异常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