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浪
上海的堂子俗称。那些吃堂子饭的人,无论倌人、娘姨大姐,还是相帮,都不肯直言堂子,而叫生意浪。生意浪即做生意的地方。如“从前一向在生意浪,他姓樊,叫梨花。打仗之后本家把房间收歇了,便一个人私做做,不悬牌,不捐照会,开销又省,这一二年来积了几个钱”[1]。
叫局、出局、带琵琶
客人看戏饮酒召倌人相侑,曰叫局。倌人应召而来,叫出局。传唤倌人所用的是一小片红纸,上写倌人名和地址,叫局票。客人叫局,有时候在局票上写上“带琵琶”三字。倌人出局,有的只是陪酒,有的除陪酒外,还当筵唱曲,如客人想让倌人唱曲,就事先在局票写上“带琵琶”,倌人就会明白,是要唱曲的。
烧路头
路头者,五路财神也。堂子遇五路财神诞日和年节,以宣卷,或打唱等形式举行祭祀活动,叫烧路头。
抄小货
倌人向客人索要钱、衣服、首饰,私入己囊,弗分润鸨母,叫抄小货。亦作抄小伙。如“像这种抄小伙,她们真也不摆浪心上,根本不会出毛病。还有一种抄小伙的,同时接两个客人,而在同一夜,同一个地方,而客人面前绝对不知道”[2]。
开条斧
也是向客人要钱物,也叫砍斧头。如“这记条斧,一共开了1000多元,在英英的开条斧的历史上,是创立了新纪录。连今天的现钞,昨天的舞票与现钞,数目将近3000。而只给对方香了几个面孔,X毛也没有碰到一根,英英认为碰到了天字第一号的瘟生”[3]。
清倌人、浑倌人、小先生、尖先生
已接过客的长三妓女叫倌人,或叫大先生。十二三岁未成年,未接过客的雏妓叫小先生。如“榴媚老二把两个养女喊了出来,一个叫二媛的,生来颇有健康美,介绍给高依萍。一个叫小阿媛,唱得一口京剧,在榴媚老二生意上算是小先生了。介绍给曹晋卿”[4]。
称大先生为浑倌人,未接客的为清倌人、小先生。小先生是老鸨的摇钱树,索价甚高,不肯轻易许人的,客人要想得到,非被狠狠地敲一杠子不可。小先生奇货可居。所以老鸨们对她们的防护非常严格,轻易不许她们单独接触男人,以防私下与有情人私奔或同居。如小先生未经鸨母允许而与人有染,叫偷开苞。因为有厚利可图,就有人假装小先生,这种小先生被称为尖先生。
恩相好
倌人们,除接客之外,有自己私心相悦的人,叫恩相好。倌人有恩相好,是鸨母最痛恨的事,因为有了恩相好势必不尽心接待别的客人,影响生意,鸨母得不到好处。恩相好也叫恩客。如“两人躺在一个被封筒内,一个枕头上面,这样娓娓道来,也就说不尽地有情有节。一个是可称为情妓,一个是可称为恩客”[5]。
调头
长三倌人由一家堂子迁到另一家,叫调头。调头之日必拉客人摆酒,以示生意红火,酒席多者为荣。(www.xing528.com)
桥头、斩咸肉、咸肉草绳
桥头指的就是八仙桥,咸肉堂子的大本营。门口点门灯,书某某号、某某记者皆是。“考一二十年前的咸肉庄,并不开在八仙桥头,都是大世界左近。不挂门灯,不捐照会,完全私做。后来有个松江妹妹,带了一二千洋钿,到上海来包了几个姑娘做这生意,门面撑得老大,便在八仙桥上做得很发达。”“时至今日,上海原是个肉欲世界,桥头的咸肉至少五六百块,其中甚为走红的出息远在红舞星之上,单一块肉每月收入数千元不希奇,听听真是吓煞人。”[6]去咸肉庄发泄性欲叫斩咸肉,经常光顾咸肉庄的叫咸肉草绳。因为咸肉是用草绳包装的。
向大人
向大人原是评剧《三本铁公鸡》中的人物,叫向荣大帅,习称向大人。后来人们用这一词指向导社的向导女,她们以伴舞、导游为号召,实际上是变相的妓女。
上海首家向导社是四川路上的上海向导社,继为国际向导社,多的时候达数百家,因此向导女也风光一时。《上海新俗语图说》云:“原来在最近十年来,上海的向导社风起云涌,向导姑娘成了冶游场中的新职业。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到旅馆、菜社里去出卡。”“上海的向导社事业,约可分为两个时代:一是初创时代,约在战前二三年前间,本市的向导社,最盛时多至数百家,后来当局一度取缔,就进入另一歌女社时期,其实歌女社便是变相的向导社,而所谓歌女出卡,也就是向大人赴宴。”[7]
向导女也称向字头。周天籁所作小说《肉》专写向导女。
淌白
今日之站街女。“所以摊头上大块头老板也认得她是跑公司的一只淌白。”[8]
跑公司
淌白生涯,每日到各大公司所建的游乐场去兜客人,故称跑公司。“她想提高自己的身价,不再跑公司,也不跑栈房,专门在马路上兜来兜去搭客人。”[9]
又称“跑栈房”,到客店兜揽生意。“那包打听一声冷笑:‘你可以瞒得过我一双眼睛吗?你还不是常常跑栈房的孤老吗?’”[10]
挨城门、趁热被头
李阿毛《洋泾浜图说》云:“昔日上海城未拆以前,每夜一到九点多钟,各处的城门都关了,我们如果要进城,可以叫开城门。叫开城门之法,先高叫一声开门,门内的看守的人,便问道:‘有没有照会?’城外的人便答道:‘有照会。’那城门上,有一个碗口大的洞,洞中会伸出一只手来要那照会,城外的人,身边摸出两只角子,授给他,他一拿到这两角照会,便高叫一声‘开门’,于是二重城门,一齐开放。开放的时候,出钱的人,当然进去,而旁边如有其他的人,也可以一齐进去,因为他不开则已,开则不问人数的。因此有精明朋友,不愿出钱,都守在城门口,等候出钱的人到来,他一出钱,大家可以跟着进城了,这叫做挨城门。好在每五分钟或十分钟,总有人会来开一次的,只消等一会,就等得穿的。这挨城门一语,后来就应用到堂子里了,凡一个先生,由一个瘟生出了钱而点大蜡烛,第二夜,便留一个恩爱相好住夜,这也叫挨城门。”[11]
趁热被头是说客人或有阃令甚严,不敢在外过夜的,便趁清早工夫,踅到倌人屋,此时倌人尚未起身,或刚送走前客,被窝尚未凉,便留新客,这叫趁热被头。
浆糊罐头
亦称“掏浆糊罐”,形容女人交接男人之多。“人家人既然上了咸肉庄,当然也不止一次二次,好像一只浆糊罐头,决不会清爽。”[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