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在小报共发表了26篇小说,然都刊载在南方小报上,北京一篇也无。以皖人而久居日下,因写《春明外史》《啼笑因缘》而有名,旧都题材之名家,其小说竟然绝迹于当地小报。不知是小报之不取,还是恨水之无意,或者不屑。
春明小报所载都是方言土语写就的小说,如尹箴铭、徐剑胆、庄耀亭等都写得一手地道的京片子。此非张恨水之长,其小说写北京事却不用北京话,即使名气再高,也难免荒腔少韵之讥。张恨水固不把小报放在眼里,而小报也无意于外乡人写的北京西贝货,此殆两家形同陌路、不相为谋者之情欤?
图4-15 张恨水小说及照片
然南方小报延揽之,犹恐不及,张恨水来沪,余大雄登门拜访,讨得《锦片前程》(如图4-15)而归。现存上海小报中,登载时间最早的是《春生日报》上的《京尘魅影》,据姚吉光之说,为南方报纸的第一篇,尚早于《啼笑因缘》之于《新闻报·快活林》。但张恨水作品各地报纸转载颇多,此篇是否是初版,尚有疑问。可以确定为初版的,是刊于《晶报》的《锦片前程》,有宝凤之文章为证。其文云:
张恨水所撰《锦片前程》长篇说部,自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下旬开始在本报登载,直到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杪即上期本报止,分载984次而结束焉。其间或因时变,或为邮阻,不无间断之处,故此三十六回之著,几亘四年始毕。恨水先生于《前程》赓续中,曾亲至海上数次,与本馆同人订交,逸事缤纷,亦仿佛如火如荼之锦片也。最令人纪念不忘者,当《前程》稿初载时,本报犹系三日一刊,甫载二期,即丁一二八之变,海上小型报纸,一律停刊。唯本报惨淡经营于炮火声中,勉出临时特刊,以报淞沪战事轶闻。厥时如《新闻报》之《快活林》,《申报》之《自由谈》等,均暂辍笔,《前程》稿遂亦停登。迨沪战息烽,诸报复旧,本报亦于3月27日恢复平时状态,《前程》稿乃又每三日与读者一见。十年国庆佳节,本报改为日刊,读者始日日得观《锦片》。故此一篇小说,连带及于二则之重大往事,读者当犹忆及也。[122](www.xing528.com)
张恨水小说多长篇,小报连载甚不便,《锦片前程》刊了4年有余,共984续,逾年经月,读者恐早已首尾两忘,难以联成片段。如此时长,真让人有心读书,无福消受,殊非小报连载之道。
海上小说作家如周天籁、田舍郎、周益世等辈皆不作此类长篇,他们作品多在三四个月之间,此在张恨水眼中,恐仅为短篇或中篇。张恨水曾有一篇《人迹板桥霜》刊在《立报》,共54天,在张恨水作品中,不甚为人注意,只能算是个小段。然于小报最为合体,时日不长,月余可毕,脉络明晰,起结清楚,阅者读来甚为便当。
张恨水莅沪,与余大雄相谈甚欢,席间,余大雄提及所撰两部小说,宝凤文道:“时先生方撰《啼笑因缘》续稿,大雄爰□,欲以关秀姑妻樊家树,而以沈凤喜妾之、何丽娜则为外室。先生不允,谓此种俗套,不堪着笔。大雄乃以为《锦片》中之邵宝珠说情,先生谓此稿有实事为底本,邵射曹女,以自杀毕命。兹因自杀为社会恶习,拟另写一结果,今宝珠仅以‘两行苦泪夜半走新都’了之。如昔日所谓不知所终,则笔下果已超生矣。”[123]
如文中所述,余大雄为《啼笑因缘》请命,又为《锦片前程》说情,故可确定《晶报》之《锦片前程》确为初版。加上《立报》的4篇《艺术之宫》《芒种》《桃花港》和《人迹板桥霜》,除此之外,小报所载皆非初版,有的甚至已经出有单行本。如《平沪通车》初版《旅游杂志》,《新人旧人》初载《太原日报》,《如此春城》《世界晚报》副刊早已连载,《新黄粱》已载《社会月报》,《仇敌夫妻》出自单行本《弯弓集》,等等。这些篇章,非但不是初版,且多不完篇,残缺不全。说到底,张恨水毕竟才大名高,确非池中物,不是小报所能牢笼者,何谈包办与初版。
小报所刊恨水小说,约有两类:一为旧京遗闻,一为抗日救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