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镇有个村叫清和桥,这个村名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三月里,正是桃红柳绿的季节,茅山董家跳有个十八岁的姑娘叫小英,有一天,她奉母命到走马塘去探望外婆。当时董家跳到走马塘都是羊肠小道,一个姑娘家路上多有不便,因而母亲叫她乘航船去外婆家。当小英姑娘到达航船埠头时,正好航船快要开了。姑娘走进船舱,只见船里还有两个乘客,一个是五十岁左右的和尚,那和尚身穿黄色袈裟,背只黄色布袋,两耳垂肩,很有点得道高僧的模样;另一个是中年男子,四十来岁,打扮像个秀才,只见他穿套蓝色衣服,手拿折扇,八字眉,下巴一撮山羊胡子。船老大撑开船就说:“今天摆渡,我出个题目对诗,对得好的摆渡铜钱不要,对不出的要出双倍摆渡钱。”其他两个男人立即附和,三个人同时问姑娘:“怎么样,这样公平吗?”姑娘只是微微地笑了笑。但对什么诗呢?这时,航船刚好抵达清和桥。和尚说:“有了,我们乘船的三个人每人对,清和桥,三个字中的一个字,我先对一个‘清’字。”只见和尚略加思索就高声道:“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除去清边水,加争便是静,清清静静人人爱,身背一只乾坤袋,有朝一日修行成,就到西方见如来。”说完笑眯眯地望着姑娘,一边摸着自己精光的脑袋说:“我摆渡钱不用付了。”那个秀才见和尚做了“清”字的诗,接下来马上说:“那我来做‘和’字的诗吧!有口也是和,无口也是禾,去掉和边口,加斗便是科,科举及第人人爱,身背一只四书袋,有朝一日功名成,就到山东做府台。“秀才说完得意地捋着山羊胡看着姑娘。这时,只听姑娘慢条斯理地说:“好吧!最后一个‘桥‘字由我来对。”只见姑娘微启樱抠:“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除去桥边木,加女便是娇,娇娇滴滴人人爱,身边随带子孙袋,有朝一日夫家去,一胎生出两子来,一个叫他西方见如来,一个叫他山东做府台。”此言一出,和尚、秀才气得满面通红,觉得偷鸡不着蚀把米。这时那个白胡子船老大看和尚、秀才不是姑娘的对手,就笑眯眯地对姑娘说:“姑娘你本事可真好,难道你一生只生两个儿子就够了?真可惜。”姑娘一听心想这老头也不是好货色,他话中有话,也没安好心,就不紧不慢地回答:“儿子倒生了三个,第三儿子勿还债,赶出家去做‘老大’,每天叫他撑航船,看他还敢坏勿坏。”说完抿嘴一笑就不说话了,气得这三个男人面面相觑,正想发作,但航船已到走马塘。
于是就有了“清和桥村”,现也作清河桥村。(www.xing528.com)
整理者:薛定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