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的文化短板及海洋与草原文化的冲突

中国历史的文化短板及海洋与草原文化的冲突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汉匈奴、隋唐突厥、元明蒙古等都属于草原文化。在中国,从秦始皇到宣统帝,2000多年间,历朝皇帝都没有海洋文化基因,都不重视海洋文化,所以海洋文化成为中华五种文化中的一块文化短板。西方海洋国家,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崛起,称霸海上。中华农耕文化的海洋文化短板,遇上被西方列强海洋文化的坚船利炮,打了败仗,吃了大亏。

中国历史的文化短板及海洋与草原文化的冲突

我先从海洋文化说起。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华文明是多元文化的,主要由五种文化组成:一是中原农耕文化,二是西北草原文化,三是东北森林文化,四是西部高原文化,五是沿海暨岛屿海洋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主要是在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中下游等地区,以农业所产为衣食之源,这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主体与核心。农耕文化产生的皇帝,秦始皇以来,长期在中国居于主尊地位。

草原文化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的草原地区,以游牧的牛羊为衣食之源。秦汉匈奴、隋唐突厥、元明蒙古等都属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产生的成吉思汗建立地跨亚欧的蒙古帝国,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在一段时间内居于中国的主要地位。

森林文化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以东到海,长城以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今萨哈林岛)以南等广阔地域。人们擅长弓马骑射,以狩猎的飞禽走兽、捕获的鱼类、采集的果实等为衣食之源。森林文化产生过唐朝渤海政权、与南宋对立的金朝,特别是清朝

属于高原文化的南诏、吐蕃等都是区域性的政权,没有建立全国性的皇朝。而海洋文化呢?

我国在明清强盛时,海域从黑龙江入海口的鞑靼海峡、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直到曾母暗沙,包括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沿海地区,广大沿海暨海岛居民,以捕捞海产品和海上运输所得为主要衣食之源。但海洋文化没有产生过皇帝,更没有建立过全国性政权。(www.xing528.com)

上面说的五种文化分区,只是大概的划分,事情是复杂的,经济是交错的,不能做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

中国不像亚洲的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欧洲的英国、希腊、罗马、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海洋国家,以海洋的捕捞、运输、贸易等为主要衣食之源,虽然他们也有或农耕经济、或放牧的经济、或森林经济等,但仍以海洋文化、海洋经济为主。

在中国,从秦始皇到宣统帝,2000多年间,历朝皇帝都没有海洋文化基因,都不重视海洋文化,所以海洋文化成为中华五种文化中的一块文化短板。

清康熙朝地球仪

到了15世纪,世界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西方海洋国家,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崛起,称霸海上。继之,荷兰等国崛起。早在明代,而后在清初,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都到了中国,而后英国崛起,四处扩张,建立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这个时期的清朝执政者,仍沉醉于“天朝上国”“持盈保泰”的自我感觉之中。中华农耕文化的海洋文化短板,遇上被西方列强海洋文化的坚船利炮,打了败仗,吃了大亏。中华国门被西方叩开,蒙受了历史的奇耻大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