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着力培养洋务人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属的京师同文馆,实际上就是新式外国语学校。由京师八旗子弟挑选十人入学,聘请英国教士包尔腾教授外语,请徐树琳教授儒家经典。后奕䜣请在同文馆开设天文、算学馆,引起了京师内外的轩然大波。京师流传对联:“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师。”于是传称奕䜣为“鬼子六”。更严重的是大学士、同治帝师傅倭仁上书反对。他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清史列传·倭仁传》)由于两宫皇太后态度明朗,攻击同文馆招生之风才被压下去。然而同文馆的招生受到很大影响,原报名者98人,但参加考试者仅有72人,其中30人是为有优厚奖学金而报考。半年后只余下十名学员尚能跟上学业,遂与原来在馆八旗子弟合为一班。同文馆后来聘请美国人丁韪良为总教习,开设化学、数学、天文、物理、国际法、外国史地、医学、生理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毕业年限改为八年。同文馆初具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的规模。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并入京师大学堂。
除了开办学堂,还派出留学生。容闳(1828~1912年),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容闳入澳门马礼逊教会学堂读书,后跟随该校美国教员布朗去了美国,成为近代早期留学生。他在美国读完中学后进入大学,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给直隶总督曾国藩做幕僚和译员。同治九年(1870),清政府批准曾国藩等派留学生的奏章,在上海成立留学出洋局。后以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经管留学生事务。
清穆宗载淳像
当时招生工作极难进行,幼童父母都不愿把孩子送到遥远的大洋彼岸去。如詹天佑,他的邻居在香港做事,劝其父送詹天佑报名。这位邻居再三说明去美国留学比科举进士有出息,并提出如果詹天佑去美国留学,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他父亲才同意了。当时詹天佑才十二岁。后来詹天佑学成回国,修筑京张铁路,兴建滦河大桥,都是称著世界的创举。(www.xing528.com)
留学幼童先受预备班半年教育,学习简单英语,了解美国情况。同治十一年(1872)夏,经过考试选拔,第一批幼童30名,在上海乘轮船出洋。从同治十一年到光绪元年(1875),每年出国一批,每批30人,共有四批120人赴美国留学。
光绪七年(1881)五月,清政府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留美学生自同治十一年(1872)首批出洋,至光绪七年(1881)撤回,最长者达九年。出国时的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少年,归来时已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在美国虽未完成计划的学业,但都受到西方的教育。这些留学归国的青年,许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界、军界、学界、工商界、科技界等方面的知名人物,为中国近代建设做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事行政和外交者24人,其中成为领事、代办者12人,外交次长、公使两人,成为总长一人、内阁总理一人;加入海军者20人,其中成为海军将领者14人;从事教育者五人,其中成为大学校长者两人;从事实业者30人,其中成为工矿负责人者九人、工程师六人、铁路局长三人等。
采西学,求洋器,成为一时风气。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走在前列,兴办近代军工厂,编练新式军队,购买英国、德国军舰。近代军事工业的出现,引进了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机器生产,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培养科技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