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六百年的真实故事:林逋的怪事和宋真宗的赏识

故宫六百年的真实故事:林逋的怪事和宋真宗的赏识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逋有一件怪事,常人很难理解。一般人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林逋却是不结婚也不生子。林逋的事迹传到宋真宗赵恒那里,他“赐杭州草泽林逋粟、帛”。林逋见鹤,知道来客,桨舟而归。他赞叹林逋诗文清净而富意蕴,书法秀逸而藏劲健;甚至自我期望化作修竹、寒泉和秋菊,与林逋为伴。苏轼在林逋遗诗后的诗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今孤山有舞鹤赋刻石、放鹤亭、林逋墓和乾隆行宫遗迹,是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故宫六百年的真实故事:林逋的怪事和宋真宗的赏识

北宋有个名士林逋(967~1028年),字君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少年失去双亲,生活极端艰难,但学习很努力。

他的学习,不重文章,而重诗画;他的为人,不重名利,而重友善;他的性格,不好张扬,而尚恬静;他的脾气,不急不躁,温文尔雅。

家里虽然贫苦,缺衣少食,但林逋毫不在乎,读书自乐。稍长,在长江、淮河之间,乐山乐水,游荡交友。后回到杭州,他在西湖孤山,搭巢居阁,避风雨,夜寝居。林逋很奇特,整天在孤山,不仕不娶,赋诗作画,观梅放鹤,长达20年未到杭州城里。

林逋有一件怪事,常人很难理解。一般人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林逋却是不结婚也不生子。他常说:梅是我的妻,鹤是我的子。所以,人们说他是“梅妻鹤子”。那么林逋是怎样打发日子呢?看书,写诗,抚琴,舞墨,绘画,种地,采药,养梅,育鹤,仰观蓝天,俯视绿地,观赏孤山,荡桨西湖,被范仲淹戏称“山中宰相”。

清幽的生活,恬淡的性情,使得林逋写出诗来,自有韵味。他的咏梅诗《山园小梅》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人评论说,这不仅把梅品与人品,而且把梅花的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这么好的诗,现代人会把它放到网上,让其流布天下。但林逋写出佳作名句,刚写完,就抛弃。朋友问他:“为什么不誊清,传于后世?”他说:“我隐逸山林,并不想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的好事者,往往暗自记下,后来集结为传世的313篇。《宋史·艺文志》记载《林逋诗》七卷,又《诗》二卷,还有《句图》三卷。(www.xing528.com)

林逋的事迹传到宋真宗赵恒那里,他“赐杭州草泽林逋粟、帛”(《宋史·真宗本纪》)。杭州知府薛映、李及等,也常去拜访,每到林逋住处,清谈终日而去。林逋养了两只仙鹤。有时,林逋自荡小舟,游放西湖,观青山,赏游鱼。来了客人,怎样通报?书童一面待客,一面开笼放飞仙鹤。林逋见鹤,知道来客,桨舟而归。林逋死后50多年,苏轼到杭州,因仰慕林逋植梅养鹤,脱俗高节,造访林逋遗迹。他赞扬林逋:以湖光为呼吸,以山绿为饮食,神清骨冷,双眸如烛。他赞叹林逋诗文清净而富意蕴,书法秀逸而藏劲健;甚至自我期望化作修竹、寒泉和秋菊,与林逋为伴。苏轼在林逋遗诗后的诗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两宋320年间,官场倾轧,日处险境,清逸之士,寻求超脱,避喧趋静,居山水之间,观日出日落。《宋史》列传中的隐逸之士传43人,喧嚣宫殿之外,构筑学林小景。宋朝士林,重君子,鄙小人:“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宋史·徐积传》)

今孤山有舞鹤赋刻石、放鹤亭、林逋墓和乾隆行宫遗迹,是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