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英忠诚尽责,经历艰辛挑战

唐英忠诚尽责,经历艰辛挑战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英写过一本文集《陶人心语》,收录他的主要文学作品。唐英尽职尽责,乾隆帝并不体谅,反而经常指责。瓷器的数量少了、质量差了、破损多了、工期迟了、花钱超了,不管唐英是否有责任,都会受到指责,而且还要挨罚。唐英并未扑责一人,没有拿属下泄火。唐英不仅不贪,还自掏腰包,补贴公用。留下诗文编入《唐英全集》。唐英一生,脱不掉包衣身份,洗不掉俗务风尘,换不掉陶人身份,忘不掉心灵宏愿。御窑千秋史,唐英第一人。

唐英忠诚尽责,经历艰辛挑战

唐英写过一本文集《陶人心语》,收录他的主要文学作品。唐英的人生,在外人看来,可谓风光,一辈子工作在康、雍、乾三位皇帝身边,创作了太多的艺术精品,官也做到“局级”。但他自称“蜗寄”。蜗寄,就是像蜗牛一样寄生在硬壳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清人《制瓷图》之“画坯”

一是忍劳。积劳成疾,说的就是唐英。乾隆初,唐英短暂卸去窑务,赴淮关履新,却大病一场;乾隆十一年(1746),唐英已六十五岁,不辞劳苦,巡视窑厂,却患上眼病,在镇上疗养两个月才痊愈。后调任粤关,气候不适,患了重病,又调回景德镇,直到七十五岁,才准他辞职。唐英无福颐养天年,去职当月就过世了。

二是忍怨。唐英尽职尽责,乾隆帝并不体谅,反而经常指责。瓷器的数量少了、质量差了、破损多了、工期迟了、花钱超了,不管唐英是否有责任,都会受到指责,而且还要挨罚。有一次被罚:责令赔补2164两五钱三厘三丝五忽三微。唐英并未扑责一人,没有拿属下泄火。一切委屈,自己忍耐。

三是忍贫。历朝陶官都是肥差,因为可以贪污。唐英不仅不贪,还自掏腰包,补贴公用。他试制新器型,用工资垫付烧造费用。进项少、开支多,捉襟见肘,自然要穷。他说:“六十五年半贱贫,贱贫琢练老精神。”

四是忍贱。唐英身为包衣,“渊深临战栗,冰薄屡彷徨”,从未办过出格事、说过出格话。即使这样,遇到位高权重的人,他还要“冷热面前陪色笑”,指望对方伸手不打笑脸人。这种低贱身份,必定心受煎熬。(www.xing528.com)

唐英一生,酷爱读书。他说:“予性喜读书,每漏下四五,披阅不休。”留下诗文编入《唐英全集》。其诗作实际有600多首。唐英平生最快乐之事,大概是悬赏征诗。他在九江任职时,捐款重修琵琶亭。史载:“唐蜗寄英榷九江,置纸笔于亭上,令过客赋诗,开列姓名,交关吏投进。唐读其诗,分高下以酬之。投赠无虚日。”(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琵琶亭》)文人骚客,纷至沓来,真是:“一角琵琶亭,千秋翰墨丛。公今既往矣,何人继高风?”著名文人袁枚曾躬逢其盛,多年后旧地重游,对于当日置酒高会、彻夜茶叙和诗的盛况,仍然记忆犹新。

唐英把希望寄托于儿孙,考功名、有成就。长子文保,继承父职,在内务府造办处供奉。次子寅保,考中进士。唐英欣喜万状,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包衣身份,不料乾隆帝却让寅保学习陶务,准备接班。眼看两个儿子都走上自己的老路,唐英黯然神伤。

唐英一生,脱不掉包衣身份,洗不掉俗务风尘,换不掉陶人身份,忘不掉心灵宏愿。唐英一生清白:“真清真白阶前雪,奇富奇贫架上书。”御窑千秋史,唐英第一人。

乾隆在位时间长,国家富裕,皇帝重视文化艺术,给皇宫增添不少宝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