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六百年:康熙帝的孝心和敬意

故宫六百年:康熙帝的孝心和敬意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康熙帝心目中,分量最重的是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于是,康熙帝将作为儿孙的亲情和孝敬,合在一起,全给了祖母,30余年,拳拳孝爱。康熙帝十四岁亲政时,还是少年,他在政事方面,求教祖母。康熙帝顺应祖母的心意,改变行程。这样,十七岁的康熙帝,陪着祖母太皇太后、嫡母孝惠皇太后等前往祭谒顺治帝的孝陵,皇后赫舍里氏随行。七天后,祖孙平安回京。尽一日三朝礼,无一心不孝敬,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

故宫六百年:康熙帝的孝心和敬意

康熙帝心目中,分量最重的是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他八岁,皇父宾天;十一岁,皇母又病逝。这么小就失去父母,没有得到依偎父母膝下的幸福,全靠太皇太后抚养教育。于是,康熙帝将作为儿孙的亲情和孝敬,合在一起,全给了祖母,30余年,拳拳孝爱。

祖母孝庄太皇太后,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康熙帝十四岁亲政时,还是少年,他在政事方面,求教祖母。《康熙起居注册》记载,康熙帝每日下朝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慈宁宫向祖母请安。早晚问安,亲睹慈颜,面禀朝事,聆听训诲。少年天子十分珍视每日与祖母的会面,这是他日理万机生活中尽享亲情的时刻,更是他以政事求教祖母的机会。处理好国家大事,使社稷长治久安,是对祖母最大的孝。

康熙九年(1670),康熙帝打算先往关外拜谒太祖、太宗山陵,再到遵化拜谒世祖山陵。但太皇太后说:“世祖升遐十年,未得一诣陵寝。”(《清圣祖实录》卷三十四)建议皇孙先去拜谒孝陵,自己和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后赫舍里氏同往。康熙帝顺应祖母的心意,改变行程。这样,十七岁的康熙帝,陪着祖母太皇太后、嫡母孝惠皇太后等前往祭谒顺治帝的孝陵,皇后赫舍里氏随行。像这样,祖、母、孙媳三代四人一起谒陵,有清一代,仅此一例。

康熙帝陪同皇祖母去五台山礼佛,完成皇祖母的又一个心愿。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元、明以来,大批蒙古信徒来到这里,在菩萨顶修建了多座喇嘛庙。清初皇家对五台山喇嘛庙极为重视。孝庄太皇太后自幼信奉喇嘛教,去五台山是她多年的心愿。

为陪祖母到五台山进香,康熙帝先往五台山,抵达菩萨顶,住了四天。其间,道路、行宫、食宿、日用、物资等,都亲自安排,做了准备。其最险要路段长城岭,康熙帝“特赴长城岭,用辇亲试”(《康熙起居注册》)。果然,山势太陡,抬轿人站立不稳,难以攀登。康熙帝返回后如实禀告祖母,但孝庄仍不愿放弃多年的愿望,还是要去五台山。

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三十岁的康熙帝陪同太皇太后前往五台山。行到长城岭,因山路崎岖,乘车不稳,改为八人暖轿,他本人亲自侍从,前后扶掖,左右照顾。太皇太后念及抬轿步履艰难,便提出还是换为乘车。康熙帝劝请再三,孝庄不允,不得已,便顺从祖母,乘车前往,但是他悄悄命轿子跟在后面。走了几里路后,康熙帝见祖母乘车太不安稳,便请乘轿。祖母说:“我已经换车了,轿哪能马上就到呢?”康熙帝说:“轿子就在后面跟着呢。”祖母高兴地拊着康熙帝后背说:“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不想到,实为大孝。”(康熙《庭训格言》)(www.xing528.com)

道路愈走愈险,祖母终于对康熙帝说:“岭路实险,予及此而止,积诚已尽。五台诸寺应行虔礼者,皇帝代我行之,犹我亲诣诸佛前也。”(《清圣祖实录》卷一一二)康熙帝令皇兄福全等扈从祖母先行返京,他本人择日再到菩萨顶,遵慈旨“代礼诸寺”。七天后,祖孙平安回京。

后来,康熙帝以自己的体会告诫儿孙们:“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矣”

(康熙《庭训格言》)。

康熙帝出巡时总想着祖母。康熙帝每次出巡,得到新鲜食品或地方风味,都不远千里,送给孝庄吃。他行围时猎获的飞禽走兽、采集的山珍野味,也恭进祖母:“遣使呈鲜味,须令马迅飞。”

康熙帝对祖母的孝心,尽现在他三十多年“期尽孝养,朝夕事奉”的行动中。尽一日三朝礼,无一心不孝敬,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