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持久。一个人,读点书并不难,难的是长久坚持;一个人,平时读书并不难,难的是动荡时静心坚持读书。
第二,要思悟。康熙帝说:“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即如董子(仲舒)所云‘风不鸣条,雨不破块’,谓之升平世界,果使风不鸣条,则万物何以鼓动发生?雨不破块,则田亩如何耕作布种?”(康熙《庭训格言》)不能盲目听信。
第三,要知行。他说:“明理最是紧要,朕平日读书穷理,总是要讲求治道,见诸措施。故明理之后,又须实行。不行,徒空谈耳。”(《康熙起居注册》)怎样知行呢?如南巡的船,他亲自参与设计、制作。如行军路上,运粮困难,“将士每日一餐,朕亦每日进膳一次”。演算题,搞测量,做实验,如他派人考察黄河源头、解剖冬熊胃中食物等。他读书不为表现,不徒虚名,而是对书中道理真正有兴趣,真想做探讨。因此,他后来成为一位学术造诣很深的君主。
第四,要著述。康熙帝重视编书、写书。如编修《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等;又勤于笔耕,著《康熙帝御制文集》176卷,《御制诗集》收录1147首诗词。他的《几暇格物编》共93篇文章,是一部学术著作。如蝗虫滋生的规律,各地农作物像水稻、小麦、西瓜、葡萄等等生产的情形。又因为他学过西洋的科学知识,他对自然界的若干现象也有所论述,例如他注意到黑龙江西部察哈延山“喷焰吐火,气息如煤”的奇特现象。他从瀚海的螺蚌壳,推知远古蒙古大沙漠曾是水乡泽国。康熙帝探讨人体生理构造,命令西洋人把西文《人体解剖学》译成满文本(《张诚日记》)。(www.xing528.com)
康熙帝写字像
康熙帝的《庭训格言》,以他一生体验为主,告诉后人一些有益的做人处事道理。全书27419字,共246条,讲述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与道理。
康熙帝从小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皇帝家庭里,他又营造了一个更庞大的皇帝家庭。这个家庭高峰时有六代人:太皇太后、太后太妃,皇后妃嫔55人,子女55人,孙、曾孙150余人。
《大学》说:“为人子,止于孝。”对长辈,做到孝顺,不算很难;做到孝敬,不算太难;做到孝爱,心灵相通,的确很难。我重点讲康熙帝对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孝顺、孝爱和孝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