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周易研究》纳甲法理论模式探析

《西安周易研究》纳甲法理论模式探析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纳甲法在《周易参同契》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熹在《周易参同契考异》中说:“《参同契》本不为明《易》,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以此解释“周易参同契”之名,是较为切合本经之特点的,而《参同契》纳甲法理论模式之建立,也同样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

《西安周易研究》纳甲法理论模式探析

纳甲法在《周易参同契》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熹在《周易参同契考异》中说:“《参同契》本不为明《易》,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11]而欲深究魏伯阳究竟如何借用此纳甲之法以明炼丹行持进退之道,则首先需要将其放在《参同契》丹道系统中予以讨论。

所谓“丹道”,即“金丹之道”,这里的“道”至少有三重含义:第一,道路,即修炼金丹之途径;唐代仙人吕喦有云:“三千余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即言对于修行之事,此道固不同于寻常之道。第二,道理,即修炼金丹之原理;第三,道术,即修炼金丹之技术。在此修炼过程中,所谓的“丹”既指“丹鼎”,即修炼的工具;又指“丹药”,即修炼的原料;也指“金丹”,即修炼的最终产物。而修炼之过程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立鼎;第二阶段,采药;第三阶段,结丹。修士借金丹以延年不死,化形而仙,因此可以认为,“金丹”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力量之凝聚”,所谓“金”者,取其坚固不朽之意,《参同契》说:“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此即“金丹”所以命名之故。

就人身小宇宙而言,修炼过程中的“丹鼎”即为人之身心性命,“丹药”即为人先天之元精元神,“金丹”即为人身元精通过元神交会烹调提炼出的生命精华。[12]但是元精元神的作用毕竟隐而不显、难以捉摸,魏伯阳为了使人便于理解,故借天地大宇宙运行之象以示之,《契》曰:“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对于天地大宇宙而言,所谓“丹鼎”即为天地,“丹药”即为日月,“金丹”为日光与月精交会后的产物,又名“金华”,《契》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又恐人不能理解天地日月运行之道,故又假借《易》象重为发明之,《契》曰:“《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凑而轮转,出入更卷舒。”对于《周易》系统而言,所谓“丹鼎”即为乾坤,“丹药”即为坎离,“金丹”为坎离交互而归于乾坤,丹家所谓“取坎填离”“后天返先天”[13]意即在此。《契》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www.xing528.com)

可见,在《周易参同契》所建构的理论系统中,“天道”“易道”“丹道”三者同归一理,是可以相互发明的,且在文中被广泛地用以相参互证,并结合外丹铅汞烧炼之象与五行生克之理以反复阐发“金丹之道”。关于这一要点,宋代白玉蟾曾有精辟论述:“天地以坎离运行日月之道,周而复易,故魏伯阳谓日月为易,陆德明亦取此义,训诂‘周易’之字。余窃谓在天为明,明者日月之横合;在世为易,易者日月之纵合;在人为丹,丹者,日月之重合。”[14]五代彭晓《周易参同契解义·序》解释“参同契”之名说:“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15]需要指出,这里的“周易”显然不仅指《周易》卦爻系统,也指“大易”,即“日月为易”。在魏伯阳看来,炼丹之道不仅与《周易》阴阳变化之道“理通而义合”,也与周天日月运行之道“理通而义合”,此三者同符合契,以资互证,贯穿于《契》文始终。以此解释“周易参同契”之名,是较为切合本经之特点的,而《参同契》纳甲法理论模式之建立,也同样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