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西安周易研究:深化张载思路,马理提出太虚即天

关于西安周易研究:深化张载思路,马理提出太虚即天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理在本体论上深化了张载以“天”为核心范畴的思路,明确提出“太虚即天”的命题,从而拓展了关学本体论的理论意涵。天又称乾或乾元,又称天道,天道是一理而万殊的。也就是说,太虚是对天的虚通特质的规定,因而太虚即是天,二者是同实异名的并列关系。因此,马理的天道观就是以太虚或天为万物的形上本体,突出理主乎气、气合乎理的相即不离关系,对张载太虚本体论和程朱天理本体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通。

关于西安周易研究:深化张载思路,马理提出太虚即天

张载提出:“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4]亦即太虚是天之实,天是太虚之名,太虚与天是一个本体。他又指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5],“知太虚即气,则无无。”[6]这是说太虚是气的本体,气是太虚的流行,正因为太虚本体通过阴阳二气的发动呈现,从而并不空虚,太虚与气处于不同的层次。所以他充分肯定“太虚者,天之实也”,人须于“虚中求出实”[7],太虚或天是最终的存在依据和价值根源。后世对于张载属于气本论还是太虚本体论的争议不断[8]。林乐昌教授则提出张载哲学以“天”为本体或核心范畴,故可以将它定性为“天学”,而不宜定性为“气学”,他指出:“‘太虚即气’与‘合虚与气’的意涵是一致的,而‘即’则等同于‘合’”[9],并非以往论述中认为的“太虚是气”,从而误把张载哲学界定为气本论。

马理在本体论上深化了张载以“天”为核心范畴的思路,明确提出“太虚即天”的命题,从而拓展了关学本体论的理论意涵。马理认为,天是最根本、最高级的存在,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形上依据。马理认为宇宙之间,没有什么事物比乾元更大的。天又称乾或乾元,又称天道,天道是一理而万殊的。他提出:“盖太虚即天,凡山中地上虚而通气者即天,故山中气候寒暖与山外不同,其物之生长收藏亦异。是山畜乎天,诚不小也,故曰大畜。”(《周易赞义》卷三)“大畜”下卦为乾,上卦为艮,为山中之天之象。太虚就是天,凡是山中地上具有中虚的属性且涵通阴阳二气的就是天。也就是说,太虚是对天的虚通特质的规定,因而太虚即是天,二者是同实异名的并列关系。这一命题的哲学意义不仅在于太虚或天是万物化生的依据,而且他明确规定了太虚与天的关系,更为系统地论证了太虚或天的本体论地位。无独有偶,明刘玑在《正蒙会稿》中也提出了“天即太虚”的命题,共同成为关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创获。

那么,太虚与气又是什么关系呢?马理认为,太虚、天、理、太极属于形而上层次,气属于形而下层次,他说:“天者,理也”(《周易赞义》卷六),“阴阳者,气也,形而下者也,一阴一阳寓于气之中;非气而为气之主者,理也,形而上者也,即太极之谓也。”(《周易赞义》系辞卷上)朱熹在注周敦颐《通书》时说:“阴阳,气也,形而下者也;所以一阴一阳者,理也,形而上者也。”[10]很明显,在理气关系上,马理吸收了朱熹的理本论观点,肯定万物“各正定其性命之理以主乎气,各会合其冲和之气以合乎理”(《周易赞义》卷一),以理为本,理主气从,视太虚、天、理、太极为人与万物存在和价值的形上根源。理气落实到具体事物上,气使得物成其形,理使得物成其性。(www.xing528.com)

同样,马理与张载都认为鬼神、生死只不过是理气的聚合与离散的不同状态。张载指出:“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11]他认为,阴阳二气具有聚合与离散两种状态,鬼神只不过是阴阳二气离散的自然属性的表现。马理也认为:“人物有生有死,未易知也。圣人以易而究之,则原其理气之合而知其所以生,反其理气之散而知其所以死。……至于鬼神之情状,又难明也,圣人以易而究之,知精气聚则为物为神,魂离魄而游散则为变而为鬼。”(《周易赞义》系辞卷上)人与物的生死由于理气之聚散,而鬼神又因为精气魂魄的聚散,并不是一种神秘的主宰力量。

因此,马理的天道观就是以太虚或天为万物的形上本体,突出理主乎气、气合乎理的相即不离关系,对张载太虚本体论和程朱天理本体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