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生心理:学习动机过强与缺乏的问题

高职生心理:学习动机过强与缺乏的问题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存在学习动机过强和学习动机缺乏两种表现。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同学正如小张一样,表现出学习动机缺乏的心理特点。“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与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学生提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职生心理:学习动机过强与缺乏的问题

小张是一位来自山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学业成绩一直还不错,高考失利来到一所高职院校后,忽然感到心中茫然,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有时候想到辍学在家的妹妹和年迈的父母,小张很自责,恨自己不争气。可的确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与学习的动力,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上马马虎虎,漫无目的,上课打不起精神,他不知道怎样来摆脱这种局面?

心理学上的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大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对学习起发动、维护和推进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学习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果就越好。大学生存在学习动机过强和学习动机缺乏两种表现。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同学正如小张一样,表现出学习动机缺乏的心理特点。

(一)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

图11-3 多德森曲线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就是由动机过强造成的;学习动机过弱,不能产生紧张情绪,也无法调动记忆和思维活动的运行,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二)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

进入大学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原来“一心只为高考”的目标不复存在,就业的目标貌似有些遥远,不少大学生出现了和小张一样的问题——学习动机明显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明确学习目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学习无计划,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近期和远期目标和计划。

第二,无成就感,无抱负和理想,无求知欲和上进心,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对优等生不羡慕,对自己一事无成也不羞愧,对学校奖励不感兴趣,而对惩罚评头品足,认为限制了其发展。

第三,厌倦学习、逃避学习。不愿上课,千方百计逃课;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拖拉,甚至找人代做。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大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理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因此学习动机的激发,先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开始尝试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给自己设定目标是十分重要的,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是目标千万不可定得太低。”一个人只有确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为实现该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他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有意义。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向几十千米以外的3个村子前进,第一组人既不知道要走多远,也不知村子叫什么,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前走就行。走了两三千米,就有人开始叫苦了;走到一半的时候,有的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的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边每1000米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1000米大家便知道离目的地又近了1000米。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目的地。(www.xing528.com)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自我成长的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长期目标而制订出相应的短期计划。研究表明,明确性、近期性、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才能对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1)目标必须明确量化。比如这个学期,你的目标就是英语四级考试,所以从现在开始,你每天英语的任务就是听力30分钟,单词20个,每天做4篇阅读理解。在有限的时间内,明确每天要做什么,而不是每天空喊我要努力。

(2)目标必须是近期的。一位母亲鼓励六年级的孩子,“好好干,你只要辛苦七年就好了,就上大学了”。这个目标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遥远,七年的辛苦岁月,使孩子内心更加害怕、抵触学习,产生焦虑情绪,所以目标应该是近期内可以看到成效的。比如说,这学期我的目标是拿到专业课的奖学金,并为此列出几个月的学习计划,每门课怎么学习,上课、下课、平时在学习上要达到什么程度等。

(3)目标要有挑战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与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学生提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1896—1934),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等观点。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第二,学会正确、积极地归因。

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做事情成功或者失败后,我们都会为自己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原因的找寻,这就是归因。心理学研究认为,归因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以及后续的努力方向。

心理学上将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为六类: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心理学研究建议,应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积极归因,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努力等可控性因素,从而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佳等,避免引发“习得性无助”,设法激励学生更加努力、更加科学地进行学习行为,使学生学习动机不断强化。

“习得性无助感”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通俗的解释就是“破罐子破摔”现象。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将小白鼠放到一个有门的笼子里,笼子的底是金属的,然后,给笼子底通低电流,使小白鼠受到虽然不致命,但是足可以引起相当痛楚的电击。如果将笼子门打开,小白鼠会立刻跑出笼子以逃避电击。但如果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那么小白鼠在遇到电击往外跑的时候,就会在玻璃板上撞一下,然后被挡回来。重复给笼子底通电,使小白鼠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最终,小白鼠学会了屈服,它匍匐在笼子里,被动地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的企图。这时,即使笼子门上的玻璃板移走,而且让小白鼠的鼻子从门伸出笼外,它也不会主动逃出笼子,而是放弃所有努力,绝望而被动地忍受着痛苦。小白鼠的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现象在大学生学习中也时有发生。它是指个体连续经受到失败,体验到行为后果与行为无关而产生的一种无助心理,并从此放弃努力的行为缺陷习得性无助者常常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对前途悲观绝望、听天由命。

第三,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主观推测与判断。孔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肯定自我,获得自信,不断进取,一步一步取得成功。自我效能感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以前的经验(成功或失败);他人的言语说服(特别是有威望的师长);榜样的示范(同伴的力量)。因此,大学生要善于听取他人言论,发现自身优势,向榜样学习,善于不断肯定自我,增强自信,培养自我效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