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忆与遗忘问题的调整策略

记忆与遗忘问题的调整策略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图11-2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三)学习与记忆的调整策略记忆是学习的一种基本要素。

记忆与遗忘问题的调整策略

小艾是一名大一女生,上大学后,她发现自己和同龄人相比记忆力真的很不好。生活里的事,无论是多久或者很近的事,基本都很难想起,即使想起也只是片段式的碎片。容易健忘,平时一本备忘录走天下。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在即,小艾也在抓紧复习,但是认真看了相当于没看的感觉实在太烂了,根本回忆不起自己到底看了什么东西!雁过不留声,没有什么印象!感觉自己看的都是一堆蚂蚁!重复了好多遍都无济于事!她不知道自已是怎么了,小艾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平时很少用脑,所以脑子“生锈”了,还是自己心理潜意识选择遗忘东西?

上大学后,很多同学都有和小艾一样的困惑——貌似记什么都记不住。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因为自身文化课基础不是太好,有些教师讲的知识学生根本听不懂,只能无奈地选择忽视,到了临近期末考试时,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其实,小艾出现记忆力问题的原因,除了个人智力因素,最主要的是其对学习与记忆的规律没有弄明白,没有按照记忆与遗忘相关规律来指导学习。

(一)记忆与遗忘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出现记忆遗忘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认知,一方面在于记忆与遗忘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知识识记慢且准确度不高。通常,学生最大的感受可能是貌似记住了,但知识提取时往往不能够准确回忆。

第二,知识遗忘快且不及时复习。通常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学生可能听懂了,可能一知半解,但是课下基本不再复习,下一次上课时翻开书,脑袋一片空白,知识遗忘速度快。

(二)记忆与遗忘规律

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对以前所学知识能够正确提取,就是保持;不能提取或者不能正确提取,就是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指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图11-2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三)学习与记忆的调整策略

记忆是学习的一种基本要素。正是由于记忆的存在,个体习得的知识、经验才得以延续、积累乃至运用。正如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所说,“记忆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记忆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它依次由识记、保持、提取三个环节组成,根据记忆学习策略,增强知识识记、保持并准确提取,有助于做到事半功倍。(www.xing528.com)

第一,学会使用知识识记策略。

(1)有意识的识记。首先,要有明确的记忆意识,清楚知道记忆要达到的目标、记忆的内容乃至采用什么方法来记;其次,要提高自我参与的程度,无论记什么内容都要有强烈的记忆欲望,要相信自己“能记住”“会记住”,抱着这种信念,识记的效果就会朝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再次,限时记忆。规定识记的内容在一定时限内完成。限时记忆加强了对记忆时间的意识,能增强紧迫感,迫使具有惰性的大脑全面紧张起来,使识记效果大大提高;最后,树立长远的识记目标,保证记住的内容经久不忘。识记的内容尽量要求自己记久一点、记远一点,终身受用,不要仅为了考试或临时的任务而已。

(2)意义识记效果好。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心理学叫作意义识记,反之叫机械识记。艾宾浩斯和肯斯雷的研究揭示了意义识记在识记的数量、精确性以及时间的节省上都大大优于机械识记。在知识识记时,一是要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取得联系,只有当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系统与网络中,新知识才真正被理解,只有固定在旧知识的“桩”上,新知识才不会成为孤立的、零星的、易被遗忘的知识点;二是对必须记住,而意义不强的内容,赋予人为的意义来提高识记效果。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义不强,甚至枯燥的内容,如历史课的年代、人名,地理课的地名,外语课的生词等,对这些内容可人为赋予意义来记住。如爱因斯坦在记一个人为24361的电话号码时,以“两打加19的平方”就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3)感官协同。感官协同活动,手、眼、耳并用;识记的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也能提高识记的效果。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可以手写单词、口念单词、耳听单词、眼看单词,且这几种活动一起进行,甚至我们可以使手写单词的速度与口念单词的速度相同。

(4)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即在刚刚能背诵或回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学习内容的保持量随过度学习的增加而增加。过度学习有个次数多少的问题,过度学习的次数过少,保持效果不理想;但次数过多,其保持量增加的幅度也不再明显。研究表明,保持效果既好又省时省力的最佳过渡学习率为50%。如刚能背诵一首诗需读6遍,那么过度学习的最佳值就为3遍,即背诵这首诗9遍时识记效果最好。坚持过度学习,获得的知识会更牢固。

第二,学会使用知识保持策略。

知识的保持离不开复习。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如何复习才有较好的效果呢?

(1)及时复习。心理学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识记一结束,遗忘就开始了。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据此,学习结束后要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学习后在当天内复习一刻钟往往比一星期后复习一小时的效果更佳。特别是对外语单词、符号、公式等意义不强的学习材料更需如此。及时复习犹如加固大厦,待大厦倒塌了再修补则为时晚矣。

(2)睡前复习。研究表明遗忘的原因之一是活动的干扰妨碍了记忆。国外有人就做了这样的实验,让两名大学生识记同样的内容,一个熟记后睡眠,一个熟记后仍进行日常活动。结果表明后者的遗忘远远高于前者的遗忘。这是因为后继的日常活动干扰了前行的识记内容,睡眠则无此干扰。因此,若能在每天睡觉前坚持用一刻钟时间将当天学习的重要内容回顾一下,定能取得满意效果。此外,清晨复习十来分钟也能取得类似效果,这是因为睡前复习无后继活动干扰,清晨复习则无前行活动干扰。若能既坚持清晨复习,又保证睡前复习,当然效果更好。

(3)分散复习。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及时复习并不能完全解决遗忘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定时复习。研究表明在定时复习时,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即一次复习两个小时,不如分为四次,每次复习半小时效果为好。此外,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多,定时复习的时间间隔可逐步延长。

(4)尝试回忆。有许多同学复习时习惯于一遍又一遍地读,实际上这是一种少、慢、差、费的复习方式。研究表明,有效的复习应多以试图回忆方式复习为好,即在阅读材料几遍后,就掩卷而思,尝试背诵,实在回忆不起的地方再重复阅读、尝试背诵。如此反复循环,直到记牢为止,且将全部练习时间的80%用来试图回忆,20%用来诵读的效果更佳。这种方法之所以能提高复习效果,主要是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反馈,避免了反复阅读、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