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某大专大二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入学成绩是班里的前几名。他是个大忙人,因为性格外向,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进入大学之后在参加各种社团组织面试时便被各种组织接纳,同时兼任了3个组织的外联部长职务,整天忙忙碌碌,游走于各种会议、活动之中。老师家长都劝他应该多花些精力在学习上,他不以为然。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有3门功课亮起了红灯,其他成绩也都徘徊在及格线边缘。
上大学之后,很多同学像小刘一样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虽然这些活动确实可以提高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大家都像小刘一样,不会合理管理时间,可能就会颠倒了主业和副业的关系,影响自己的学业和未来。时间管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一)时间管理不当的表现
所谓时间管理,主要探索如何减少“时间浪费”,以便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时间管理,究其本质在于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大学生时间管理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管理意识缺乏,即在时间管理上无计划。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如何管理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由于缺乏时间观念,没有充分认识时间的价值,对点滴时间不知爱惜,使得大部分时间在打游戏、看韩剧,购物中度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惰性,时间意识缺乏就会越发严重。
第二,时间计划效率低。即在时间管理上有计划,不执行。尽管有一些大学生有较强的时间管理意识,能制定出一个时间计划,但往往由于计划安排不恰当、目标设置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中的任务。
第三,时间拖延问题。拖延症是大学生时间管理最大的敌人,它既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倾向,也是一种有害的行为习惯。拖延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精神面貌,这种现象几乎出现在每一位大学生身上,拖延洗衣服,拖延写作业,连社团开会都会迟到,去图书馆只是刷了微信,每次上课迟到,早上由于不能早起不吃早餐,这种种都是拖延现象。拖延现象造成的大量时间浪费拖滞了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的脚步。
(二)时间管理不当的调整策略
大学生时间管理不当,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有效时间认知不充分、不全面,还没有完全掌握时间管理的精髓。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活到74岁的老人,他的一生中,睡觉时间是21年,工作时间是14年,整理个人卫生时间是7年,吃饭时间是6年,旅行时间是6年,排队时间是6年,学习时间是4年,开会时间是3年,打电话时间是3年,找东西时间是1年,其他活动时间是3年。我们发现,除去吃饭睡觉等必须时间,留给学习提升的时间并不多,因此需要合理管理时间,提高对时间的使用效率。
第一,依据四象限法,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传统的时间管理观念是以事件的紧急程序来划分事件的优先级,只要是“紧急”的事情,就要优先处理,因此就会出现一种怪现象,每天都忙于处理那些“急事”,天天在到处救火,一面忙得焦头烂额,但一面却因为忙而觉得很有成就感,难道这种单纯的、不分轻重的忙是越多越好?这种“忙”越多就表示收获的结果越多?答案是否定的。紧急的事件有很多,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有能带来创造价值的和不能的,还有可做的和可不做的,如果你都在忙一些不重要的、不能带来价值的事件,那你就算一天忙24小时,也会颗粒无收。
美国的时间管理法则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法则的理论——时间四象限管理法,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对每一天的活动,建议列出一张活动优先表来,必须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尽量减少无计划、无节制、无意义的时间。按处理顺序划分: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接着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再到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
在时间管理上,首先,我们应集中精力用大块时间完成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期间不做任何其他事情,如生病就医、上课、考试等;其次,充分利用闲置人力资源,委托熟悉又不太忙的亲朋好友顺路帮你做紧急但不太重要的事,如参加没有意义的活动、买生活急需品等;再次,在重要但不紧急事务的处理上,要把80%的精力投入到此,以使第一象限的“急”事无限变少,不再瞎“忙”,建议将此事分摊到每天的剩余时间中一点点完成,或者选一个时间,全神贯注地完成,如社交、提升自我等;最后,要勇于对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说NO,如上网聊天、追剧、打游戏等。如果是放松身心,为之后更好地学习工作做准备的活动可以有选择地去做。但是前提是全部完成第一象限的事情。(www.xing528.com)
图11-1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第二,依据生物钟规律,充分利用高效时间。
在不同的时间里,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状态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学习时间的质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在不同质的时间里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人上午的学习效率要高于下午。在高效时段内学习,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利用生物钟规律,充分使用高效时间。例如,要在人生理功能旺盛、精力充沛的时候,从事最重要、最紧张的学习活动,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第三,依据客观情况,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客观来讲,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多,但由于人们利用时间的程度不同,因此每个人的收获也就大不一样。大学生应该学会科学地利用时间,使自己的时间在主观上比其他人更长。例如,可以利用课余、饭前饭后、等人等车、乘车等时间。首先,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处理学习上的杂事;其次,读短篇或看报纸杂志,拓宽自已的知识面,或者背诵诗词和外文单词,这实际上等于在进行分散复习,可提高记忆效率;此外,可以进行讨论和信息沟通,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轻松的气氛里与人交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第四,依据注意力特点,选择适宜的时间长度。
不同年龄、不同习惯的人,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也不同,大多数成年大学生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为60~90分钟,在记忆广度、遗忘数量和记忆保持量上,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身心特征以及任务的特点来确定适宜的阶段学习时间长度。
下面介绍番茄时间管理法。
朋友圈里有人问“你今天吃了多少个番茄?”有一朋友回答,“虽然番茄抗氧化功能很强,多吃可以延缓衰老,但是天天都吃,难道不腻吗?”
其实,这里说的“吃了多少番茄”,是番茄时间的简称,是用来衡量工作效率的一个标尺。之所以取名“番茄”,是因为本方法中需要使用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带有番茄外观的机械计时器。
番茄钟时间管理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微观时间管理方法。所谓番茄时间管理法,即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如20~25分钟)。番茄时间管理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有利于建立可持续专注的步伐。
番茄时间管理法的操作原则:第一,每一个番茄时间约为25分钟,每完成一个番茄时间休息5分钟;第二,在每一个番茄时间里,如遇突发事件被迫打断,该番茄时间作废;第三,非必须马上待办事项应安排到下一个番茄时间处理;第四,每连续完成4个番茄时间后,建议休息25分钟作为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