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理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重要学习心理学理论:
(一)学习刺激—反应说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他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巴甫洛夫用狗分泌唾液与铃声的关系揭示了学习的过程,如望梅止渴,红灯止步等。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的。巴氏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以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反复次数少时,狗听到摇铃会产生一点唾沫;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很多唾沫,但是经过许多重复联系,仅仅听到声音1~2秒后,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在这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即已有的一种反应诱因,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应——对非条件刺激的非条件反应,铃声是条件刺激——一种被动引起的非条件刺激的反应。巴氏实验中,食物和铃声之间的联系重复,最终导致狗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一种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射。比如一只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狗,在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得到食物也没有听到铃声,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可以和以前保持一样强烈,当然这“一段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在三天内只有铃声没有食物或只有食物没有铃声,那么原来存在于铃声和食物间的联系将减弱。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主要体现了以下关于学习的定律:
第一,学习的消退。消退是指在没有无条件刺激的伴随下,多次单独呈现条件刺激,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过程。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种主动抑制的过程,自发恢复则是抑制的解除过程。
第二,学习的泛化。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刺激和类似刺激都会引发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泛化。例如,如果实验动物学会了对一个高音分泌唾液的话,那么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泛化反应的程度与两个刺激间的相似程度有关,两个刺激越相似,所引发的泛化反应就越强。泛化是人类将学习成果应用到不同情境中的有效途径,但泛化包括积极条件反射的泛化,也包括一切不良条件反射的泛化,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在生活中建立有益的联结,避免不良的联结。
在实际学习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而学到的。例如,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作用,可能泛化到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校机构的恐惧,以致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二)学习试误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结果,学习只有不断尝试,才能获得最终结果。桑代克用饥饿的猫吃鱼实验说明了学习是不断尝试与修正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试验开始了。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桑代克的学习试误说主要包含了以下学习定律:
第一,练习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练习律又分为应用律和失用律,应用律是指一个联结的使用(练习),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失用律是指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减弱这个联结的力量或使之遗忘。桑代克后期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他指出,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第二,准备律。桑代克定义的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是需要有准备的,包括状态的准备、心理的准备,正如那只饥饿的猫,只有具有需求,学习现象才会产生。简而言之,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第三,效果律。效果律是指“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满意之感的动作,就会和那一情境发生联系,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易于重现。反之,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不适感的动作,就会与那一情境发生分裂,结果当这种情境再现,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难于再现。”这也就是说,当建立了联结时,导致满意后果(奖励)的联结会得到加强,而带来烦恼效果(惩罚)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桑代克后来对此律进行了修改,他认为从效果看,在教育教学上,赏与罚的作用并不等同,赏比罚更加有力。准备律、练习律以及效果律,只靠单纯练习,不能导致进步,只有把练习的结果和反馈联结起来,才能取得进步。(www.xing528.com)
(三)学习强化说
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他指出学习是强化的结果。斯金纳设计了小白鼠与杠杆的实验,来揭示学习要不断地强化,因此要主动建构个人经验和知识结构,主动进行知识加工。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性刺激,其实验程序为,一只白鼠禁食24小时后被放入箱内,开始时,它在箱内探索,偶尔按压了杠杆,获得食丸。白鼠开始可能并没有注意到食物落下,但若干次重复后,就形成了压杆取食的条件反射。如果经过多次按压,食丸不再出现,小白鼠就会减少甚至不再进行撞击杠杆的行为。据此,斯金纳得出了学习是不断强化的结果。
斯金纳所理解的强化包括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
第一,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例如,学校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奖学金、认可、表扬等),以表示对学生努力学习行为的肯定,从而增强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行为。
第二,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若学生能按所要求的方式行动,就可减少或消除令人不愉快的处境,从而也增加了学生符合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例如,学院学生处告知学生若不遵守学生手册,就要受到批评、警告、处分,可能还得不到奖学金,于是学生为了避免此种不期望的结果,而认真按学生手册进行规范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负强化容易与惩罚相混,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作惩罚。正强化与负强化都有加强行为的效用,惩罚是制止某种不当行为,这是惩罚与负强化的主要区别。
第三,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销。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惩罚和自然消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上述三种类型的强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强化的体系,并成为一种制约或影响人的行为的特殊环境因素。
强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行为的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这种间接方式来实现的。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四)学习观察说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理论学家班杜拉提出了学习观察说。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榜样学习、替代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习得的,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必依赖于直接强化。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实验是儿童模仿攻击充气娃娃的实验。在这项实验中,实验者先要求儿童观看成人攻打充气娃娃的视频,之后,第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得到了奖赏,实验者称赞他是英雄;而第二组儿童则看到成人得到了惩罚,实验者批评了他。之后,将这两组儿童被带进了有充气娃娃的房间,实验者告诉儿童,可以自由玩耍,而实验者则出来躲在单向玻璃后面。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模仿成人的行为,在模仿的过程中,儿童也学会了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估。第二组儿童在进入房间后,攻打充气娃娃的倾向明显地少于第一组的儿童。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老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而更多的是,家长或者老师在自己的行为中没有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在学生偶然表现出一点攻击性时,家长不但不予以纠正,反而还高兴的夸奖孩子学到东西了,如此这般,学生的攻击性自然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