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际特质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许多研究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诸多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
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类需要如下:
(1)包容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和他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2)控制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是使用权利、权威、超越、影响、控制、支配、领导他人等。
(3)感情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舒茨的人际反应特质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人际关系实际的了解,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而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数以千计的非语言线索与行为,包括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眼睛的注视、手势以及语气语调等。从握手的方式到发型,这些非语言细节揭示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非语言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非语言沟通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严肃的场合,都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
脸部表情:经常反映我们内在的情绪。想想看,微笑一下或皱一下眉可以传递多少信息。在日常的沟通中,别人脸上的表情常常是我们第一眼看到的,然后才会听到别人说什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非语言沟通和行为可以迥然不同。然而,像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这四种人类基本的面部表情,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相似的。
目光接触:眼神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流,包括看、盯、眨眼等。人的心理特征的表达与接受往往与眼睛分不开的。高水平的目光接触,往往被认为是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这一规则也有例外。当人们遇到他们喜欢的人或物事,眨眼的频率增高,瞳孔放大。眼神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情绪,包括敌意,兴趣,以及吸引。观察别人的眼神,也是一个测谎的方式。通常坚定的眼睛接触被看作是诚实和值得依赖。闪躲的眼神和不进行眼睛接触,表明这个人在说谎或在骗人。(www.xing528.com)
肢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肢体语言可以暗示我们的情感和态度。关于肢体语言以及姿势的研究,从1970年迅速发展。但是,大众媒体仍然停留在过度解释这些肢体语言,如防御的姿势——手臂和腿交叉等。事实上,肢体语言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微妙,更加隐讳。所以,如果想利用肢体语言来解读别人,还需要非常慎重才行。
非言语线索的意义:是在口头沟通时的语气语调的变化、语言节奏、音量大小、语言的节奏等。当说一件事情时,比较强烈的语气,可能使听者解释为赞成或热情;比较迟疑的语气可能会传递不支持和缺乏兴趣的意思。当你问别人好不好时,别人可能回答“还不错”。但是,当对方语调冷冰冰时,可能表示他(她)并不好,而且不希望讨论这个。而明快、开心的语调表示对方确实挺好的。当对方用忧郁、低沉的方式回答你时,表示对方并不好,希望你进一步询问。
手势:手势在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手势包括,挥手、指点,以及用手指来指示数量。其他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意思。
触觉交流:父母的触摸对婴儿期和童年早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这些时期,孩子经常得不到触摸,他们的身心发展将被阻碍。触摸可以被用于交流感情,触摸可以表明两个的亲疏关系,触摸还可以表示同情以及其他情绪。女人倾向于用触摸来传递关心、担心和教育等信息;而男人更可能用触摸来表示力量或控制。
外部展示:我们对于颜色、衣服、发型,以及其他影响我们外表的选择也是一种非语言交流。颜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不同的颜色可以唤起不同的心情。外表可以改变我们对别人的生理反应,对别人判断,以及对别人行为的解释。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印象是如此重要。所以,专家会建议求职者在面试时要穿得得体一些。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外表来判断别人的收入情况。
(三)对人的归因偏见
归因偏差是大多数人具有的无意或非完全有意地将个人行为及其结果进行不准确归因的现象,最常见的有基本归因偏差和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归因分歧是常见于行为实施者与观察者之间的一种归因偏差,即对于同一行为,实施行为的人与旁观者所作的归因是不同的、有分歧的。研究表明,实施行为的人往往强调情境的作用,对自己的行为多强调外部原因,作外归因。而旁观者常常强调并高估实施行为的人自身的、内在的因素。比如学员甲向学员乙借了一条香烟,说好一月后偿还。但一月后未如期偿还。学员甲则会强调最近太忙,没时间等外部原因。而学员乙则更可能认为是学员甲生性如此,需时积极,不用则忘,甚至是个私心重,有借不愿还的人。
形成这种偏差主要是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旁观者往往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从常规的逻辑出发。如认为人就要说到做到,借东西就应该如期偿还,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等,一旦发现不合常规,就归因于行为实施者的个人因素。而实施行为的人则更多的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强调实际行为的特殊情境。如借东西未还是因为太忙,没时间,朋友没及时帮忙是因为有急事走不开等等。可见,归因的分歧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个因素。
人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努力等。但对失败等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考试没考好,常见的归因是题目太难,时间太紧,或打分太严。但观察者却往往从行为者自身去寻找行为的原因,进行内归因。如,你病得很厉害,可是却发现给你看病的医生显得很冷漠。实际上,你恰恰忽略了医生的职业特点,即每天他都在接触大量病人,对各种各样的痛苦已经习以为常,而且他的责任在于准确地做出诊断,并不是对你的病表示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