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生人格心理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生人格心理有重要影响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后者是心理性的,包括他尊、自尊、友谊和爱、归属和依赖等超出身体组织和器官需求之外的一切活动的需要。分别由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喂养的两组猴子的行为特征进一步证明接触安慰的重要性。这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生人格心理有重要影响

(一)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者心理的相应的危险或者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和无力感,主要表现为对确定性和可控性程度大小的判断。

有一个资料显示,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也就是12个月之内,如果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足够敏感,那么这些孩子在第一年的下半年会哭的更少,即前面他每次哭都会得到正确的回应,后面的6~12个月的时候就会哭的很少。而且他更愿意去配合、满足父母的愿望,比如说父母哄10个月左右的孩子睡觉,你困了,拍拍孩子说:“爸爸妈妈困了,你睡觉吧,好不好?”他可能就能听懂,就会满足你的愿望。

这些都说明,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会让你的孩子变得比较好抚养,你抚养他的时候会很轻松。因为你能够及时地回应他,他也愿意及时地回应你,因为他觉得很安全,我没必要哭得那么大声,我没必要把手脚的动作搞得那么剧烈,才能表达我的需要。我只要稍微发出一个信号,就一定会有人来帮助我,一定会有人来满足我。这个孩子就已经开始形成良好的安全感。

1.安全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重要影响,在人格形成方面弗洛姆也主张儿童人格的形成复演着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在幼年时期,儿童完全依赖父母,父母给儿童限制种种界限和禁忌。此时的儿童虽然没有自由,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同父母的联系日益减少,这一发展过程的直接结果是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丧失,因为他要单独的面对社会,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给人们以极大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由的增大,使得现代人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日益减少,个人的责任日益增大。现代人日益缺乏归属感,经常体验到孤独和不安全。这一体验的最终结果是,许多的个体为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把自己的权利和命运交给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提出了“基本焦虑”的概念,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个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当父母对儿童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支配、冷漠或怪癖行为、对儿童个人的需要缺乏尊重、缺乏真诚的指导、轻蔑的态度、过分颂扬或缺乏赞扬、缺乏令人信赖的温暖、使儿童在父母的争吵中选择一方、负担过多的责任或不负责任、偏袒、隔绝同其他儿童的交往、不公正、歧视、不守信用、充满敌意的气氛等。当父母用上述方式来对待儿童时,儿童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敌意。但由于儿童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儿童又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导致儿童把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使儿童认为世间的一切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危险,这就导致了不安全感的产生并进而转化为基本焦虑。

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依照沙利文的观点,人类行为的动力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满足的需求,一类是对安全的需求。前者是生物性的需求,包括食物、睡眠和休息、皮肤接触等的需求。后者是心理性的,包括他尊、自尊、友谊和爱、归属和依赖等超出身体组织和器官需求之外的一切活动的需要。沙利文指出:人类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是受社会制约的,儿童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意识到,有些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不是父母所赞许的,儿童必须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父母的标准,以获得安全。随着儿童的成长,不仅父母,教师和其他一些社会力量的代表如“警察”等会使儿童体验到不安全感,而且其追求满足的要求可能被社会拒绝也会使之体验到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或被称之为焦虑。

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看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我们成人自己的安全基地可以是自己在原生家庭形成的,也可以是我们在后天为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的安全基地。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有一个安全基地,因为没有安全基地的人是没有根的,是非常孤独的。

(二)安全依恋

1.依恋理论——恒河猴实验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为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其合作者决定制作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

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然后他们又组装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这只铁丝母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然后,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哈罗企图将喂养的作用与接触安慰的作用分离开来。他把猴子放在笼子里,并记下在出生后的前5个月中,幼猴与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问题。结果发现所有的猴子都倾向于待在木质猴子身边,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猴的主要因素(有奶也并不就是娘)。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www.xing528.com)

分别由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喂养的两组猴子的行为特征进一步证明接触安慰的重要性。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原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这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2.陌生人情景实验

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出现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实验发现儿童的依恋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1)安全型依恋。

妈妈要短暂离开,孩子哭闹着去试图抓住妈妈。然而,在母婴观察的实验中,妈妈接受研究人员指示,必须离开。看到妈妈离开,孩子大哭。哭了一会儿自己安抚了自己,安静了下来开始游戏。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孩子当然很兴奋。他张开双臂,得到了期待中的妈妈的拥抱,跟妈妈粘一会儿,就又能自己玩自己的了。

安全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多半情绪稳定,且持续给予了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样,孩子就会内化很多安全感在心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会很高,人们跟他相处会很舒服。你若需要他,他有足够能量给予;你若离开他,他也不会有被抛弃感、崩塌感以及不必要的怨艾。因为他在跟父母的早期相处过程中,已经确认了:我是可爱的,有价值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赖的,有希望的。

(2)回避型依恋。

妈妈走,这个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反应。妈妈来,他们看起来也没什么反应。但这只是表面上。如果有仪器测量他们的心跳,会发现,不管妈妈离开还是回来,这个孩子心跳都会加速。他们并非不在乎,而是过早地学会了压抑与克制。

回避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多半情感疏离,很少给孩子温暖的共情。好比孩子的宠物狗死掉了,大人可能会说,“只是一条狗而已,大不了再买一条。”而不是去接纳和安抚孩子的情绪,“你现在一定很难过。”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更喜欢和机器在一起,而不是跟人在一起。他们情感隔离,亲密关系中极度需要距离感,通常独自承受过多的负性情绪,容易有躯体上的病理性反应。

(三)矛盾型依恋

妈妈走的时候,这个孩子会不停地大哭大喊。在妈妈离开的过程中,他无法游戏,因为他根本无法安抚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等到妈妈回来,他会闹,甚至会打妈妈,表现出很难安抚、与妈妈纠缠的状态。

矛盾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多半不稳定,时好时坏不靠谱。心情好的时候跟孩子各种腻歪都可以,心情不好或孩子犯错了,立刻冷若冰霜,甚至情绪、行为失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充满焦虑和依赖性,怕被抛弃,充满了控制感。我们认识的那种惯于妥协退让与讨好的人,或者关系里控制欲很强的人都属于这种。说白了他们很怕被抛弃。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那种伴侣一分手就互相指责,甚至动辄报复对方的,则属于这种矛盾型依恋的极端表现。

心理学家们早就发现,依恋并非一成不变。所以,一个善于觉察的父母,就一直有机会可以去改善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