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应当让儿童生活得美满、愉快、幸福,儿童不是为了未来生活而受教育,而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所以应让儿童活出质量来。认为除了生活之外,教育没有另外的目的。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生活呢,那就是能满足儿童内在需要的教育,就是快乐的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与此观点相适应的有人认为儿童玩耍、娱乐、休闲正是他们的内在的需要。说“童年玩耍不足是造成许多人人格缺陷和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8],认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不是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不是为了发挥特长……而是为了保证孩子“玩”。于是《玩出来的留美博士》一文到处转载,甚至认为20世纪划时代的创造发明,直白地说都是“玩出来的”。
如果说中国传统教育在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关注学生休闲、玩耍方面,存在着缺陷、不足,这是对的。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三字经》上也说:“勤有功、戏有益”。所以,长期以来,上学就是读书,并无闲暇与玩耍。但如果教育类似玩耍,玩耍就是教育,一切从儿童兴趣出发,教育都须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在教育过程中,无须学生的努力,无须学生刻苦学习,这就值得研究了。(www.xing528.com)
要知道,儿童、少年、甚至青年尚无理性的判断力和正确的选择力。比如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并非都利于他身体健康发育。按美国的方式,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喜欢吃什么菜自己点。按中国的方式,许多家长不这样纵容孩子,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的全面供应,孩子每餐必须吃些青菜,并不管孩子爱吃不爱吃。再如,孩子到了少年期,性开始萌发,生理、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一些少年出现早恋现象,甚至产生早育现象。按美国教育方式,家长或教师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后果由他自己去检验和承担,因此,多是采取放任、随意的态度,按中国的教育方式,家长或教师则要批评禁止,认为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并意识不到早恋或早育所产生的后果以及他们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所以,教育不能以他们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更不能满足他们的内在冲动与需求。还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他们具备了学习的生理、心理的条件,但他们未必产生了读、写、算的需求,是成人清醒知道他们要想适应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必须读书,就必须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否则,要被社会淘汰或被社会沦为从事简单劳动和低收入阶层,年龄越小越意识不到社会竞争的冷酷性,按孩子的内在意愿,不读书才好,玩耍更好。是什么力量驱动学生学习呢?是近因的某些方式的激励,是成人说教在孩子心中所产生的朦胧幻觉,或学习过程本身所带来的积极的感受。严格说来,学好功课并不是他内在的需求。一位在美国大学、中学、小学都任过教的教师对中美两国的教育作比较,认为美国人要按照孩子的爱好、需要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中国人则按照大人的意愿、理想来处理孩子的生活;美国人认为孩子有对事物的判断力和独立选择的能力,中国人则认为没有这种判断力,因此,大人应干预他的生活,有时甚至强迫。美国孩子往往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中国孩子在大人的点点滴滴的说理中,慢慢培养了这种社会责任感。这位老师认为,在教育传统上,美国人与中国人其实差不多,说美国总统布什小时候,不喜欢吃菜花,他母亲一直强迫他吃,他不得不吃,他无自由。只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青年人翻天,加上心理学家们的推波助澜,邪说纷纭,美国人才不得不放弃对孩子的管教”。[9]是随孩子心态安排儿童生活,还是按社会需求主导孩子的教育,这是教育的不同的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