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际理解教育曾被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公民教育”(Edu—cation for world citizenship)[8](p.117)。然而,由于“世界公民教育”的概念预示着存在着超越主权国家的权力,所以,1952年,“世界公民教育”被改称为世界共存教育(Education for Living in the World Community)。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提出世界共存教育的八项目标是必须认识到[8](pp.117~118):1)开展全球社会的教育,缔造一个与联合国宪章精神相一致的国家社会;2)各成员国无论存在着何种差异,都有权力和义务在国际机构中合作;3)世界文明来自许多国家的共同贡献,所有国家之间都相互依存;4)不同人们在生活方式、传统习惯、个性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各自都有赖以存在的理由;5)人类在历史上、道德上、智力上和技术上的进步逐渐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尽管世界上仍被冲突的政治利益和紧张局势所分割,但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明显;6)国际组织成员国所制订的条约上要各国人民积极布局的支持,就会发挥重大作用;7)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心灵上要有全球和平的责任意识;8)发展儿童健康的社会态度,为增强国际理解与合作奠定基础。
以上八项目标成为以后推动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原则,并产生过持久的影响。这个工作小组还建议用“国际理解”或“国际合作”术语代替过去的“世界公民”、“世界共同体”等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概念。于是,1954年,“国际理解教育”这个术语开始稳定地应用开来。
另外,这个小组还提出在联合国成员国的学校中开展国际协作性的行动方案,被称之为“联合国教科文联合学校计划”(Unesco Associ—ated School Program,简称为"ASP")[8](p.118)。该计划明确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并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其工作核心和总结报告的主题。“联合学校计划”的总结报告明确自己的宗旨在于[9]:1)增强对世界问题和全球合作的了解;2)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及不同人民的文化促进国际理解;3)增进人权知识,遵守人权的基本原则;4)高度评价并大力支持联合国在世界和平、友谊等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www.xing528.com)
50年代早期,国际理解教育具有理想主义倾向,比如提倡教育人类成为世界共同体;再加把道德上、智力上和技术上的进步看作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然而,50年代后期,国际理解教育逐渐呈现出较为现实性,甚至带有冲突性的问题,比如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冲突所引起的如何正确妥当地认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成为国际理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课题。特别是1954年,苏联加入联合国后,尤其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发布了新的不结盟协定后,使得国际形势发生极大转折,联合国的研究项目,包括国际理解教育计划开始披上“冷战”的政治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