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红鲫毒理学应用研究及标准化

实验红鲫毒理学应用研究及标准化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于其他鱼类,实验红鲫的灵敏度更高,分子标记多态性含量高。另外还将实验红鲫应用于农药毒理学、核辐射污染的应激相应、核辐射毒理学和核辐射损伤修复研究中。将实验红鲫应用到水污染治理中,在水和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中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拓展了环境毒理学领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奠定了该学科发展的研究基础。

实验红鲫毒理学应用研究及标准化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对毒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找到能够预警水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势在必行。鱼类是最早被应用于水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Beldind等在1929年就已经根据鱼的呼吸变化指示环境污染毒性状况,开创了鱼类监测环境的先河。Mc Kenzie等研究了在毒性污染下,鱼类的生理特征变化,根据其运动特征及代谢活动可以预警河流污染。作为预警鱼类,要具备以下几点:对有毒物质具有敏感性和反应的稳定性;对水环境适应性高,产生毒性反应时间长。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所用的实验动物大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数量有限,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型海洋鱼及淡水鱼由于饲养装置和饲养条件所限制,很难在实验室养殖,而小型淡水鱼来源稳定、饲养简单、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且快,鱼类作为实验动物也愈来愈多地应用于生物研究的各个领域,如胚胎学及发育生物学、基因克隆、性别决定、药理学遗传学、环境毒理学等。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满足水环境监测用鱼的基本要求,可以在水质监测与水质预警研究中得到应用,被广泛用于毒物和废水的生物监测、评价。

本实验采用的实验动物为南华大学实验动物部吴端生教授领导的团队所培育的一种近交系实验红鲫。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是鲫(Carassiusauratus)的变种,它既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也可作为观赏鱼类。近几年,红鲫在动物实验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作为实验动物有很多优点:生命力强,利于水族箱人工饲养;性成熟早,繁殖力强;体色全红,易于观察,可用于淘汰变异个体;杂食性,饲养成本低,因此可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与纯化。相比于其他鱼类,实验红鲫的灵敏度更高,分子标记多态性含量高。传统的实验动物很多要在全部处死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而本试验所用样本为血液基因组DNA,在不处死鱼的情况下,可以多次提取血液基因组。(www.xing528.com)

目前已经初步研究了氯化镉对实验红鲫毒性效应,完成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形态学、主要组织切片、急性毒性试验、微核试验等,实验结果表明镉与实验红鲫的损伤程度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可以将实验红鲫作为监测水环境中镉离子污染的生物监测物。其次还研究了实验红鲫对苯酚甲苯的毒性效应,并且研究了苯酚对实验红鲫微卫星标记的影响,得出了苯酚在实验红鲫体内的富集会导致多态性信息含量增高的结果。另外还将实验红鲫应用于农药毒理学、核辐射污染的应激相应、核辐射毒理学和核辐射损伤修复研究中。将实验红鲫应用到水污染治理中,在水和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中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拓展了环境毒理学领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奠定了该学科发展的研究基础。本章将分节讲述实验红鲫在毒理学各领域上的研究和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