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红鲫标准化研究概览

实验红鲫标准化研究概览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对实验鱼类标准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在剑尾鱼、斑马鱼、实验红鲫、虾虎鱼、稀有鲫等。2013年,以稀有鲫为标准供试生物的国家标准《GB/T 29763—2013化学品稀有鲫急性毒性试验》由上海市检测中心联合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5家单位共同研制完成,并正式颁布实施。目前,尚未检索到国外的实验鱼类标准。

实验红鲫标准化研究概览

国内,对实验鱼类标准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在剑尾鱼、斑马鱼、实验红鲫、虾虎鱼、稀有鲫等。

2000年左右,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吴淑勤等开始剑尾鱼标准的研究。农业部于2012年3月1日发布了水产行业标准《剑尾鱼RR-B系》(SC/T1115-2012),2012年6月1日实施。2007年,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开展了实验用鱼地方标准的系统研究。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正式颁布北京市地方系列标准《实验用鱼》(DB11/T1053.1-2013~DB11/T1053.6-2013),并于2014年4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斑马鱼和剑尾鱼,包括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遗传质量控制、配合饲料技术要求、环境条件、病理诊断规范六个部分的内容。

最近,柯贤福等在应用斑马鱼的基础上,也开展了斑马鱼的环境设施、养殖用水及饲料标准等研究,以期建立实验用斑马鱼的浙江省地方标准。

2013年,以稀有鲫为标准供试生物的国家标准《GB/T 29763—2013化学品稀有鲫急性毒性试验》由上海市检测中心联合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5家单位共同研制完成,并正式颁布实施。201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又批准了由上海市检测中心牵头、六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化学品稀有鲫幼体生长试验》国家标准编制工作(项目编号20140324-T—469)。(www.xing528.com)

2009年,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向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实验动物 鱼类环境与质量控制标准》编制并获得立项(编号20091329-T—469)。2014年底,由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等5家单位起草完成了《实验动物 鱼类环境与质量控制》等5个国家标准送审稿。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斑马鱼、剑尾鱼和诸氏鲻虾虎鱼。

目前,尚未检索到国外的实验鱼类标准。不过,美国实验动物研究所等编写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指南》相当于行业标准,它对科研、测试和培训用的实验鱼类在水生小环境和大环境、水质、生命维持系统、温度、湿度和通风、照明、噪声与振动、饲养与管理等方面均有较详细的规定。类似的还有《欧洲保护用于实验和其他用途的脊椎动物公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